【摘 要】
:
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龋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
【机 构】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龋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风险因素。
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分析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和口腔保健习惯等在治疗后无龋和再次患龋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分析治疗后再次患龋特点及龋坏类型(分为再发龋和继发龋,前者指对原发龋病灶进行修复后在同一牙齿其他部位发生的龋,后者指在已有修复体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
结果在完成7~13个月随访的70例患儿中,29例(41%)在13个月观察期内保持无龋,41例(59%)在13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个别牙再次龋坏。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后除下颌乳切牙外其他牙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再次患龋,其中上颌乳切牙以继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和12),上下颌乳尖牙及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均较高(上下颌乳尖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2和6,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6和12),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以再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9和5)。治疗后再次患龋牙面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磨牙邻面(37)、乳磨牙
面(28)、乳尖牙邻面(13)、乳磨牙颊舌面(12)、乳前牙唇舌面(10)、乳尖牙唇舌面(8)和乳前牙邻面(5)。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和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在治疗后保持无龋和再次患龋的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方面,治疗后7和13个月随访时患龋组甜食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
结论2~4岁S-ECC患儿全身麻醉下治疗后有较高的再患龋风险,定期复查维护十分必要;复查中应着重预防和治疗乳磨牙新发和继发龋坏,以及乳前牙继发龋坏;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是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重要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阿比特龙是一种不可逆性细胞色素P450c17酶抑制剂,具有阻断雄激素合成的作用,于2011年被批准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单药阿比特龙治疗通常会导致以低钾血症、液体潴留和高血压为特征的盐皮质激素过量综合征。本文报道一例前列腺癌应用阿比特龙治疗后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医师,特别是内分泌科医师,对阿比特龙导致低钾血症的认识。
Background::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is a common childhood disease that seriously affects the pati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study aime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两大类。其中,PD非运动症状在病程早期极易被误诊、漏诊,如有些PD相关性睡眠障碍甚至是患者先驱症状。进一步研究PD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预防性延缓PD疾病进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PD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分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为PD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对病案实施有效的跟踪,将条形码技术应用到病案的流通管理中,可帮助病案人员快速找到病案。在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下,病案得到全过程的跟踪,它们每流通到一个地方都通过条形码进行扫描登记,病案的行踪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面,检索起来方便快捷。病案人员只需要在示踪系统输入病案号,就可以快速获得病案的位置和状态,缩短病案查找时间,加快病案的供应速度。应用条形码管理病案资料以后,每个流通环节都有相应的记录,病案位置和状态变化随时得到监控,病案人员可充分掌握病案的流通去向,避免了病案的丢失。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唾液腺组织肿瘤,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腮腺肿瘤手术多采用大切口翻瓣,带来的并发症以及美观问题常会给患者造成诸多困扰。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医师对组织病理学和解剖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患者对美学及功能要求的增高,手术切除方式和切口设计均在不断改进。本综述将重点围绕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方式及入路设计的演变等内容展开,并基于内镜辅助下腮腺肿瘤切除术的初步应用提出展望。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86例肝左叶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1例,女115例;年龄33-82岁,中位年龄5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组(104例)和开腹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腔
目的探讨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衰弱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石河子市3个社区的401例老年慢病共存患者,使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和衰弱筛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自我感知老化量表总分及5个维度与衰弱量表总分及5个条目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总得分为(49.73±7.50)分;衰弱与衰弱前期发生率分别为21.70%(87/401)和53.12%(213/4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自
目的研究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风湿科住院确诊SoJIA患儿75例,分析SoJIA合并IL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75例SoJIA中合并ILD 12例(占16%),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发病年龄(7.9±2.6)岁。12例均有发热,伴关节炎10例,以大关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肾癌亚型,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随访13个月无复发和转移。该病无显著临床表现,确诊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本病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晚期仍存在进展可能。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西藏肝包虫病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收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拟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包虫病患者60例,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组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依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CT组和术前三维重建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入术前CT组,随机数字为偶数者入术前三维重建组。根据影像学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案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