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黏膜凹窝分型分析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证实的早期大肠癌33例,对l临床症状、肿瘤的部位、大小、大体形态、黏膜凹窝分型、治疗方法、肿瘤的浸润深度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以便血为多,占60.6%(20/33),肛检阳性率高,占60.6%(20/33),肿瘤位于直肠及右半结肠多,占90.9%(30/33),形态以隆起型为主,其中亚有蒂型占57.6%(19/33),直径l.6em的占90.9%(30/33),pit panern分型Ⅳ十Ⅴ、Ⅴ型占80%(8/10),肿瘤局部切除加内镜下治疗占36.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大肠腺瘤、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控基因Bcl-2、Bcl-Ⅺ和核因子-κB的表达状态,探讨核因子-κB在大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
目的研究绿脓杆菌菌毛制剂(佰安)对机体的免疫刺激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佰安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的影响以及佰安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结果佰安在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方法8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39例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加用加斯清,
目的探索PTC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6例阻塞性黄疸,在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进行PTC胆道活检.此技术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通道送入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