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在概述电池热失控滥用工况及诱发机制的基础上,总结电池在宽温域内可能出现的性能衰退、失效形式和热失控风险,并提出电池在低温、正常温度和高温等环境下工作的保障措施,以促进锂离子电池安全发展.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在概述电池热失控滥用工况及诱发机制的基础上,总结电池在宽温域内可能出现的性能衰退、失效形式和热失控风险,并提出电池在低温、正常温度和高温等环境下工作的保障措施,以促进锂离子电池安全发展.
其他文献
为契合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汽车电控技术”课程引入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理念进行建设.在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理念下,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学习过程监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闭环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汽车电控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分析,说明该课程建设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该课程建设对推动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金课”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比人造石墨,软碳具有更好的低温循环性能.考察软碳与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在三元材料/人造石墨-软碳体系中的低温循环性能.使用软碳与人造石墨(质量比3∶7)复合材料的电芯,在-20℃下以1.0 C于2.5~4.2 V循环25次,放电容量恢复至初始容量的48.20%,高于使用人造石墨的34.73%.分析低温充电曲线可知,使用软碳与人造石墨复合材料的电芯在低温充电过程中,Li+优先嵌入软碳材料中.软碳作为低温大倍率充电的主要载体,降低了人造石墨析锂的风险.
为了拓展学生应用新理论设计机构的能力,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设计了一种折纸式三指机械手,先对基本折痕和单根手指分别进行几何分析,利用Visio绘制三指机械手折痕示意图;再采用DH坐标法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MATLAB对其操作空间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该教学案例,不仅使学生获得机构学理论新知识,而且使学生熟练掌握了2种软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一名出色的科技期刊编辑,不一定要是一个学术型的专家,但是一定要做编辑中的杂家,需要终身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坚持学习各种知识.从个人参加工作遇到的一些事例,如写月度总结、学习期货名词,说明一名编辑要善于自学,要付出精力,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提高,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用学术为所在行业服务.
为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对Li1.3Al0.3Ti17(PO4)3(LATP)固态电解质的影响,利用XRD、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分析LATP的物相组成、形貌及导电性能.当合成体系的pH=7.0并添加20%过量的锂盐时,可制备出纯相LATP;前驱体经750℃煅烧后再烧结,有利于LATP的致密化.在800℃下低温烧结制备的LATP具有最佳的电导率,为1.1×10-4 S/cm.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催化剂活性低和甲醇渗透等问题,利用Pd的催化阻醇性能,以油胺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还原Pd络合物,合成基于Pd的催化阻醇纳米材料,并涂覆到质子交换膜上,与阴极、阳极构成四合一复合膜电极组件(MEA).与常规三合一MEA相比,复合MEA的质子电导率更高,甲醇渗透率降低了 20%,电池性能得到提升.在30℃、60℃和80℃温度下,复合MEA制备的电池性能均高于常规MEA制备的,最高输出功率密度达152.32 mW/cm2.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1-x-yCoxMnyO2,NCM)三元正极材料因高比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岩盐相生成与氧损失、表面残余锂、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和颗粒裂纹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对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手段进行综述.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元素掺杂、表面包覆和单晶结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策略.在总结解决策略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对NCM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基于该课程的特点,采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阶段性理论构建项目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式教学改革应用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一共由2个项目单元组成,设计难度由简单到复杂,每个项目单元都是由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3个阶段构成.课程使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辅导方式,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参赛和在线展览的方式进行展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最终以景观设计方案和学习笔记作为课程成果,由课程教师、景观设计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程评价.
使用高浓度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Fe共掺杂的锰基普鲁士蓝材料(FeNi-MnHCF).产物呈单斜相,颗粒尺寸为亚微米级,比容量较高、倍率性能较好且循环寿命较长.以0.1 C的电流在2.0~4.0 V循环,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5.2mAh/g和117.8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4.1%;以20.0 C的大电流放电3 min,比容量仍有104.0 mAh/g;以5.0 C循环370次,容量保持率可达96.9%.用100L反应釜一次合成制备公斤级FeNi-MnHCF样品,并以商业硬碳为负极,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退役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是缓解退役潮压力、解决产业链“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手段.综述国内外退役动力电池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再生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产业化现状及应用前景,并对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