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西蒙·斯蒂芬斯(Simon Stephens)改编,玛丽安尼·艾略特(Marianne Elliott)导演的舞台剧《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以下简称深夜小狗),自其2012年创作,相继以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形式在全球广泛传播,饱受好评,揽获了2013年奥利弗奖(Olivier Awards)的七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新戏剧”奖。2014年该剧进军百老汇后,还在2015年获得了托尼奖(Tony Award)包括“最佳话剧”在内的五项大奖。今年入夏,《深夜小狗》开启了其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的大规模巡演活动,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这部作品都可谓是近几年中国引进国外作品中的佼佼者,而其在世界各地的好评如潮,更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舞台剧,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个中缘由产生好奇。实际上,看罢《深夜小狗》演出的观众,很容易就会发现,除了大量地使用电脑、灯光技术,这部作品在演出中并没有使用什么出人意料的舞台手法,舞台上反而是许多我们最常见的表演方式,比如演员饰演物品,通过托举、肢体配合构筑剧中情境等等,所以有舆论会将《深夜小狗》归为一部高度工业化的剧场作品。这固然道出了作品各个部门配合的成熟度之高,但与此同时,该剧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如此之好的口碑,如此深受观众的追捧,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追问,况且作品所改编的原作,本身就是一部畅销小说。这其中最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作为一部改编自畅销小说的舞台剧作品,《深夜小狗》如何以独特的剧场质感,同时满足小说的粉丝与剧场的观众,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深夜小狗》的原作是2003年英国作家、漫画家马克·哈登(Mark Haddon)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剧场作品的主创大多也是小说的忠实读者。就故事而言,《深夜小狗》讲的是个典型的成长故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作品也不陌生,作品2005年由林静华翻译[1],在中国出版时,书名译为《深夜小狗神秘习题》。神秘习题也好,离奇事件也罢,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患有社交障碍的15岁英國少年克里斯托弗,在故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某天深夜,他看到邻居家的狗——威灵顿躺在草坪上,身上插着钢叉,崇拜福尔摩斯的克里斯托弗决定自己去寻找杀死小狗的凶手;其二是父亲欺骗克里斯托弗他的母亲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而克里斯托弗却在父亲的卧室里发现了母亲写给他的信,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还发现杀死邻居家狗的凶手竟然也是自己的父亲。这一切让克里斯托弗失去了对父亲的信任,他决定独自上路去寻找自己的母亲。一个患有社交障碍的孩子独自踏上漫长的旅程,这个发生在全剧第二幕的主要情节,充满了冒险色彩,与所有的成长故事一样,这些冒险所要抵达的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男孩克里斯托弗内心的蜕变。在故事的结尾,克里斯托弗变得更加强大和勇敢。
从小说到剧场,《深夜小狗》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克里斯托弗的心路历程。虽然主创极力摆脱克里斯托弗身上“自闭症”的标签,强调这是一个讲述如何与自己不同的人相处的故事。但这个成长故事对于剧场艺术而言,其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一层面正在于主创是如何通过剧场手段、舞台元素,成功地将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又是如何让观众与台上的主人公感同身受。
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他们感受世界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虽然依据程度不同,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自闭症患者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往往就在于无法正确理解别人的行动动机,他们通常患有社交障碍,惧怕肢体接触。在相关研究中,有实验表明,当你试图询问一个自闭症孩子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回答,而是选择重复问题。而对于模仿学习能力而言,自闭症孩子往往更具有选择性,他们通常会去模仿那些直接达到目标的行为动作,而对于那些额外的、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忽略不计。他们无法理解复杂的社会活动,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恰恰相反,他们虽然缺乏整体理解能力,但往往对细节具有惊人的观察力,不少孩子更是具有思维、艺术上的出色才华。
《深夜小狗》中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他知道全世界的国家和它们首都的名字;还知道7507以前的每一个质数;在数学、科学方面拥有惊人的才华和知识储备;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宇航员,所以他对太空世界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拒绝与人接触,无法理解别人的动作和表情。在原作小说中,作者哈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让读者能够随时跟上克里斯托弗的想法,分享他内心的焦虑与波澜。但这对于剧场而言,作为一种需要与观众共情的艺术形式,如何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的克里斯托弗的内心世界,成了所有舞台手法的一致目标。
在《深夜小狗》的舞台剧改编上,最大的变化是编剧斯蒂芬斯将小说中雪伦这一角色提炼出来。在小说中,雪伦是克里斯托弗最亲近的老师,同时也是鼓励克里斯托弗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的人。到了舞台上,除了这些身份设定以外,雪伦同时被赋予了贯穿全剧的“说书人”角色,她不仅一边阅读克里斯托弗的书,一边向观众讲述站在舞台上的克里斯托弗此时此刻的想法,同时也在现场与克里斯托弗交流,随时帮助深处焦虑情境中的克里斯托弗保持镇定。此外,她还鼓励克里斯托弗将这本书排成一部戏,不断以此与现场的观众交流,由此赋予了《深夜小狗》更强烈的现场感,让观众保持与克里斯托弗情绪变化的同步。
对于克里斯托弗这个角色的塑造,创作者将其与众不同的性格,通过演员的动作、舞台手法更加凸显出来,让观众无时无刻不在意识到,这是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又对外部世界充满理解障碍的男孩。比如在开场不久,克里斯托弗在威灵顿被杀的现场接受警察的询问。通过雪伦的叙述和克里斯托弗的行动,观众得知克里斯托弗看到了粘在警察鞋底的黄树叶,同时因为拒绝警察的触摸而袭警,这些处理让观众在戏剧刚开场就接收到了克里斯托弗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基于角色的这些特征,创作者还进一步赋予了演出以间歇性的喜剧色彩,这让观众看到这个看似不正常的男孩,实际有其单纯、可爱之处。比如小说中警察询问克里斯托弗威灵顿死亡细节的场景,到了舞台上,被转化成当警察问克里斯托弗:“你在这个花园里做什么?”克里斯托弗回答:“我在和你说话。”这些引发观众笑声的处理,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克里斯托弗的不同寻常之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他、同情他。 在《深夜小狗》的舞台上,克里斯托弗的社交障碍,正是通过演员的叙述,加上肢体动作的配合得以呈现出来。比如当克里斯托弗决定挨家挨户调查谁是杀害威灵顿的凶手时,他遇到了住在39号的老太太。老太太邀请克里斯托弗吃饼干,当老太太转身进屋取饼干时,小说中描述此时克里斯托弗眼中的 世界是:“她走得很慢,因为她是个老太太, 而且她进去了至少六分钟,因此我开始紧张,因为我不知道她在屋子里干什么。我和她不熟,不知道她说拿橘子汁和贝登堡蛋糕是不是实话。我又猜想她说不定会打电话给警察,那我就麻烦大了,因为我已经被警告过一次。”[2]试想一下,如果这一段仅仅依靠叙述的方式向观众传递,这就需要观众调动自己全部的积极性与注意力,才能体会到克里斯托弗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在舞台上,创作者让克里斯托弗独自站在门口讲述自己的内心,与此同时,舞台上的其他演员同步加快了动作的速度与频率,比如喝咖啡,翻报纸。这让观众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克里斯托弗此刻内心的焦虑。正如《深夜小狗》聘用的自闭症顾问罗宾·斯特沃德(Robyn Steward)所说,这部作品所有的舞台手法,实际上都是以多重感官的制作“向一无所知的观众解释什么是自闭,作为一个自闭患者是什么感受”。
如果加以分类,这些感官制作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演员的肢体动作,二是舞台设计。就演员肢体而言,配合雪伦对克里斯托弗此时此刻所想所做的叙述,舞台上的演员往往通过肢体、托举等一系列动作,参与叙述、情境的搭建。比如当克里斯托弗回到家,演员们就会饰演他经过的家具、物品。或是克里斯托弗畅想太空世界时,演员们会将克里斯托弗举起,让他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遨游。演出中有趣的一场处理是克里斯托弗偷偷进入父亲的卧室,去寻找他的书,结果在床底下翻出了各种物品,包括一片巧克力饼干,一本色情杂志,一只死掉的蜜蜂等等,这些物品由演员以情境化的方式表演出来。比如巧克力饼干,会有一束灯光打到一个吃饼干的演员身上,而死掉的蜜蜂则是由一个演员表演一只蜜蜂被打死的过程。这些细节,既让观众体验到了观演的乐趣,同时也有效地让观众感受到克里斯托弗寻找的过程。
《深夜小狗》的舞台设计一直饱受好评。一个由灯光打造的网格状盒子,加上灯光、投影,成为了所有演出发生的所在地。演出在结尾处特意安排了一个彩蛋,让克里斯托弗向观众解释自己在剧中解答的数学题。相比于小说中的叙述,舞台演出借由这段“彩蛋”,让饰演克里斯托弗的演员在向观众解释演出中所调用的媒体技术,包括VL1000弧光灯、地板上的发光二极管、JBL控扬声器、松下PTDX800EK投影仪等等。这些技术让克里斯托弗的内心能够完全以感官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接受百老汇的Playbill杂志采访中,导演艾略特将《深夜小狗》的舞台设计,称为一个“魔法盒子”(Magic Box),将舞台上的网络格子设计,作为克里斯托弗大脑思维的一种视觉转换。“在书中,他(克里斯托弗)形容自己的大脑是一台机器,我认为它应该是史蒂夫·乔布斯或者马克·扎克伯格引以为傲的机器:一台非常聪明、但是生病的机器,当他坏掉的时候,就像电脑的垃圾邮件一样……我们尽力去挖掘他感受事物的每个时刻,那些他无法清晰地表达的,然而尝试在舞台上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3]
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门观演艺术,一场戏剧作品所获得的反馈,实际就是每个观众个体感官数据的堆积。随着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展,我们得以对这些观演现象进行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尤其是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镜像神经元(Mirrior Neurons)的发现,作为人体神经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向我们解释了我们为何具有学习、感受、模仿他人的能力,同时也解释了我们在观看戏剧时会“感同身受”的原因,是神经元赋予了我们头部以社会性的神经系统,反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闭症患者会缺乏这种能力。
《深夜小狗》并非是一部为自闭症患者打造的戏剧,甚至可以说,它对自闭症患者并不友好。缺乏“感同身受”能力的自闭症患者往往对声音、灯光也会过度敏感,尤其是频闪灯。对他们友善的剧场演出,常常会将音量控制在90分贝,其他举措还包括取消频闪灯的使用,停止突然的黑场,观众席的灯管始终保留百分之三十等等。但这并不是一部写给自闭症患者的剧,恰恰相反,作者是在教会观众如何理解自闭症患者,通过我们“感同身受”的能力,去学会理解他们的无法“感同身受”,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学会与他们相处的正确方式。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6700万的自闭症患者,这意味着他们身处我们之中,而我们也会有大量的机会与他们相遇、甚至相处。实际上,近年来自闭症与戏剧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方面,人们发现,戏剧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自闭症患者,戏剧作为一种向观众传递情感的艺术,通过戏剧的即兴、角色扮演、游戏等手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学习情感认知能力,包括如何表达、传递情感;如何进行非语言的交流与表达,比如眼神交流、交谈的技巧;如何进行有效地社交等等。而戏剧创作所需要的各个环节的合作,比如舞台设计、灯光等等,也可以有效地让自闭症患者进行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实际上这些与众不同的人群,也一直是艺术创作领域重要的灵感之一。比如以视觉闻名的导演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就将患有自闭症的诗人克里斯托弗·诺尔斯(Christopher Knowles)视为其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又如致力于跨界剧场实验的美国“生铁剧团”(Pig Iron Company)创作的《契诃夫的蜥蜴头脑》(Chekhov Lizardbrain)借用契诃夫的《三姐妹》与脑科学理论,讨论人类头脑的运转,包括我们如何回忆、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等问题。
就戏剧自身而言,无论是戏剧、后戏剧,或是更广义上的表演艺术,只要是具有观演关系特征的艺术,实际都是通过动作、表情来激活观众的感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处理自闭症患者题材的戏剧,或是以戏剧的形式与自闭症患者接触,实际上都是一个接近戏剧艺术本质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受生活方式与别人不同状态的情境,这正是剧场作为一个可以虚拟、虚构的场所提供给我们的无限可能的所在,通过对他人世界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加理解自身。对于一次对畅销小说的成功改编,《深夜小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恰到好处的剧场手法,更在于创作者对观演关系人类共情能力的真诚体悟与理解。在舞台剧版的结尾,创作者对结尾稍作修改,当克里斯托弗反复追问雪伦:“所以说我能做到任何事了吗?”雪伦并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克里斯托弗内心的转变成了一个问号,抛给所有在场的观众,正如人类情感世界中无尽的奥秘一样,等待我们不断用自身的经验去探索。
参考文献:
1.Telory Davies Arendell. The Autistic Stage:How Cognitive Disability Changed 20th-Century Performance.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15.
2.Theatr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Ed. By Clelia Falletti, Gabriele Sofia, Victor Jacono, London UK, New York NY: Bloomsbury Methuen Drama, 2016.
注释:
[1][英] 马克·哈登著,林静华译:《深夜小狗神秘习题》[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后又有印姗姗翻译,南海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版本。
[2][英] 马克·哈登著,林静华译:《 深夜小狗神秘习题》[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48页
[3] Michael Gioia:《 Curiosity Killed the Dog: How the Transcendent Incident in the Night-Time Was Shaped for Broadway》, Nov 13,2014.
責任编辑 原旭春
《深夜小狗》的原作是2003年英国作家、漫画家马克·哈登(Mark Haddon)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剧场作品的主创大多也是小说的忠实读者。就故事而言,《深夜小狗》讲的是个典型的成长故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作品也不陌生,作品2005年由林静华翻译[1],在中国出版时,书名译为《深夜小狗神秘习题》。神秘习题也好,离奇事件也罢,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患有社交障碍的15岁英國少年克里斯托弗,在故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某天深夜,他看到邻居家的狗——威灵顿躺在草坪上,身上插着钢叉,崇拜福尔摩斯的克里斯托弗决定自己去寻找杀死小狗的凶手;其二是父亲欺骗克里斯托弗他的母亲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而克里斯托弗却在父亲的卧室里发现了母亲写给他的信,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还发现杀死邻居家狗的凶手竟然也是自己的父亲。这一切让克里斯托弗失去了对父亲的信任,他决定独自上路去寻找自己的母亲。一个患有社交障碍的孩子独自踏上漫长的旅程,这个发生在全剧第二幕的主要情节,充满了冒险色彩,与所有的成长故事一样,这些冒险所要抵达的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男孩克里斯托弗内心的蜕变。在故事的结尾,克里斯托弗变得更加强大和勇敢。
从小说到剧场,《深夜小狗》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克里斯托弗的心路历程。虽然主创极力摆脱克里斯托弗身上“自闭症”的标签,强调这是一个讲述如何与自己不同的人相处的故事。但这个成长故事对于剧场艺术而言,其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一层面正在于主创是如何通过剧场手段、舞台元素,成功地将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又是如何让观众与台上的主人公感同身受。
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他们感受世界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虽然依据程度不同,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自闭症患者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往往就在于无法正确理解别人的行动动机,他们通常患有社交障碍,惧怕肢体接触。在相关研究中,有实验表明,当你试图询问一个自闭症孩子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回答,而是选择重复问题。而对于模仿学习能力而言,自闭症孩子往往更具有选择性,他们通常会去模仿那些直接达到目标的行为动作,而对于那些额外的、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忽略不计。他们无法理解复杂的社会活动,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恰恰相反,他们虽然缺乏整体理解能力,但往往对细节具有惊人的观察力,不少孩子更是具有思维、艺术上的出色才华。
《深夜小狗》中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他知道全世界的国家和它们首都的名字;还知道7507以前的每一个质数;在数学、科学方面拥有惊人的才华和知识储备;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宇航员,所以他对太空世界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拒绝与人接触,无法理解别人的动作和表情。在原作小说中,作者哈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让读者能够随时跟上克里斯托弗的想法,分享他内心的焦虑与波澜。但这对于剧场而言,作为一种需要与观众共情的艺术形式,如何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的克里斯托弗的内心世界,成了所有舞台手法的一致目标。
在《深夜小狗》的舞台剧改编上,最大的变化是编剧斯蒂芬斯将小说中雪伦这一角色提炼出来。在小说中,雪伦是克里斯托弗最亲近的老师,同时也是鼓励克里斯托弗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的人。到了舞台上,除了这些身份设定以外,雪伦同时被赋予了贯穿全剧的“说书人”角色,她不仅一边阅读克里斯托弗的书,一边向观众讲述站在舞台上的克里斯托弗此时此刻的想法,同时也在现场与克里斯托弗交流,随时帮助深处焦虑情境中的克里斯托弗保持镇定。此外,她还鼓励克里斯托弗将这本书排成一部戏,不断以此与现场的观众交流,由此赋予了《深夜小狗》更强烈的现场感,让观众保持与克里斯托弗情绪变化的同步。
对于克里斯托弗这个角色的塑造,创作者将其与众不同的性格,通过演员的动作、舞台手法更加凸显出来,让观众无时无刻不在意识到,这是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又对外部世界充满理解障碍的男孩。比如在开场不久,克里斯托弗在威灵顿被杀的现场接受警察的询问。通过雪伦的叙述和克里斯托弗的行动,观众得知克里斯托弗看到了粘在警察鞋底的黄树叶,同时因为拒绝警察的触摸而袭警,这些处理让观众在戏剧刚开场就接收到了克里斯托弗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基于角色的这些特征,创作者还进一步赋予了演出以间歇性的喜剧色彩,这让观众看到这个看似不正常的男孩,实际有其单纯、可爱之处。比如小说中警察询问克里斯托弗威灵顿死亡细节的场景,到了舞台上,被转化成当警察问克里斯托弗:“你在这个花园里做什么?”克里斯托弗回答:“我在和你说话。”这些引发观众笑声的处理,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克里斯托弗的不同寻常之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他、同情他。 在《深夜小狗》的舞台上,克里斯托弗的社交障碍,正是通过演员的叙述,加上肢体动作的配合得以呈现出来。比如当克里斯托弗决定挨家挨户调查谁是杀害威灵顿的凶手时,他遇到了住在39号的老太太。老太太邀请克里斯托弗吃饼干,当老太太转身进屋取饼干时,小说中描述此时克里斯托弗眼中的 世界是:“她走得很慢,因为她是个老太太, 而且她进去了至少六分钟,因此我开始紧张,因为我不知道她在屋子里干什么。我和她不熟,不知道她说拿橘子汁和贝登堡蛋糕是不是实话。我又猜想她说不定会打电话给警察,那我就麻烦大了,因为我已经被警告过一次。”[2]试想一下,如果这一段仅仅依靠叙述的方式向观众传递,这就需要观众调动自己全部的积极性与注意力,才能体会到克里斯托弗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在舞台上,创作者让克里斯托弗独自站在门口讲述自己的内心,与此同时,舞台上的其他演员同步加快了动作的速度与频率,比如喝咖啡,翻报纸。这让观众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克里斯托弗此刻内心的焦虑。正如《深夜小狗》聘用的自闭症顾问罗宾·斯特沃德(Robyn Steward)所说,这部作品所有的舞台手法,实际上都是以多重感官的制作“向一无所知的观众解释什么是自闭,作为一个自闭患者是什么感受”。
如果加以分类,这些感官制作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演员的肢体动作,二是舞台设计。就演员肢体而言,配合雪伦对克里斯托弗此时此刻所想所做的叙述,舞台上的演员往往通过肢体、托举等一系列动作,参与叙述、情境的搭建。比如当克里斯托弗回到家,演员们就会饰演他经过的家具、物品。或是克里斯托弗畅想太空世界时,演员们会将克里斯托弗举起,让他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遨游。演出中有趣的一场处理是克里斯托弗偷偷进入父亲的卧室,去寻找他的书,结果在床底下翻出了各种物品,包括一片巧克力饼干,一本色情杂志,一只死掉的蜜蜂等等,这些物品由演员以情境化的方式表演出来。比如巧克力饼干,会有一束灯光打到一个吃饼干的演员身上,而死掉的蜜蜂则是由一个演员表演一只蜜蜂被打死的过程。这些细节,既让观众体验到了观演的乐趣,同时也有效地让观众感受到克里斯托弗寻找的过程。
《深夜小狗》的舞台设计一直饱受好评。一个由灯光打造的网格状盒子,加上灯光、投影,成为了所有演出发生的所在地。演出在结尾处特意安排了一个彩蛋,让克里斯托弗向观众解释自己在剧中解答的数学题。相比于小说中的叙述,舞台演出借由这段“彩蛋”,让饰演克里斯托弗的演员在向观众解释演出中所调用的媒体技术,包括VL1000弧光灯、地板上的发光二极管、JBL控扬声器、松下PTDX800EK投影仪等等。这些技术让克里斯托弗的内心能够完全以感官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接受百老汇的Playbill杂志采访中,导演艾略特将《深夜小狗》的舞台设计,称为一个“魔法盒子”(Magic Box),将舞台上的网络格子设计,作为克里斯托弗大脑思维的一种视觉转换。“在书中,他(克里斯托弗)形容自己的大脑是一台机器,我认为它应该是史蒂夫·乔布斯或者马克·扎克伯格引以为傲的机器:一台非常聪明、但是生病的机器,当他坏掉的时候,就像电脑的垃圾邮件一样……我们尽力去挖掘他感受事物的每个时刻,那些他无法清晰地表达的,然而尝试在舞台上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3]
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门观演艺术,一场戏剧作品所获得的反馈,实际就是每个观众个体感官数据的堆积。随着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展,我们得以对这些观演现象进行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尤其是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镜像神经元(Mirrior Neurons)的发现,作为人体神经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向我们解释了我们为何具有学习、感受、模仿他人的能力,同时也解释了我们在观看戏剧时会“感同身受”的原因,是神经元赋予了我们头部以社会性的神经系统,反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闭症患者会缺乏这种能力。
《深夜小狗》并非是一部为自闭症患者打造的戏剧,甚至可以说,它对自闭症患者并不友好。缺乏“感同身受”能力的自闭症患者往往对声音、灯光也会过度敏感,尤其是频闪灯。对他们友善的剧场演出,常常会将音量控制在90分贝,其他举措还包括取消频闪灯的使用,停止突然的黑场,观众席的灯管始终保留百分之三十等等。但这并不是一部写给自闭症患者的剧,恰恰相反,作者是在教会观众如何理解自闭症患者,通过我们“感同身受”的能力,去学会理解他们的无法“感同身受”,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学会与他们相处的正确方式。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6700万的自闭症患者,这意味着他们身处我们之中,而我们也会有大量的机会与他们相遇、甚至相处。实际上,近年来自闭症与戏剧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方面,人们发现,戏剧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自闭症患者,戏剧作为一种向观众传递情感的艺术,通过戏剧的即兴、角色扮演、游戏等手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学习情感认知能力,包括如何表达、传递情感;如何进行非语言的交流与表达,比如眼神交流、交谈的技巧;如何进行有效地社交等等。而戏剧创作所需要的各个环节的合作,比如舞台设计、灯光等等,也可以有效地让自闭症患者进行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实际上这些与众不同的人群,也一直是艺术创作领域重要的灵感之一。比如以视觉闻名的导演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就将患有自闭症的诗人克里斯托弗·诺尔斯(Christopher Knowles)视为其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又如致力于跨界剧场实验的美国“生铁剧团”(Pig Iron Company)创作的《契诃夫的蜥蜴头脑》(Chekhov Lizardbrain)借用契诃夫的《三姐妹》与脑科学理论,讨论人类头脑的运转,包括我们如何回忆、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等问题。
就戏剧自身而言,无论是戏剧、后戏剧,或是更广义上的表演艺术,只要是具有观演关系特征的艺术,实际都是通过动作、表情来激活观众的感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处理自闭症患者题材的戏剧,或是以戏剧的形式与自闭症患者接触,实际上都是一个接近戏剧艺术本质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受生活方式与别人不同状态的情境,这正是剧场作为一个可以虚拟、虚构的场所提供给我们的无限可能的所在,通过对他人世界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加理解自身。对于一次对畅销小说的成功改编,《深夜小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恰到好处的剧场手法,更在于创作者对观演关系人类共情能力的真诚体悟与理解。在舞台剧版的结尾,创作者对结尾稍作修改,当克里斯托弗反复追问雪伦:“所以说我能做到任何事了吗?”雪伦并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克里斯托弗内心的转变成了一个问号,抛给所有在场的观众,正如人类情感世界中无尽的奥秘一样,等待我们不断用自身的经验去探索。
参考文献:
1.Telory Davies Arendell. The Autistic Stage:How Cognitive Disability Changed 20th-Century Performance.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15.
2.Theatr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Ed. By Clelia Falletti, Gabriele Sofia, Victor Jacono, London UK, New York NY: Bloomsbury Methuen Drama, 2016.
注释:
[1][英] 马克·哈登著,林静华译:《深夜小狗神秘习题》[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后又有印姗姗翻译,南海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版本。
[2][英] 马克·哈登著,林静华译:《 深夜小狗神秘习题》[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48页
[3] Michael Gioia:《 Curiosity Killed the Dog: How the Transcendent Incident in the Night-Time Was Shaped for Broadway》, Nov 13,2014.
責任编辑 原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