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金融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采用Tobit回归模型结合中介效应方法,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保持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上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未能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环境污染、消费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其他文献
基于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采用2010—2019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相关数据测算其碳排放量,并建立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路径,测算其减排潜力。结果发现:2010—2019年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19年高达1.96亿吨;排放结构是抑制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规模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排放强度促进作用最强;三种情景下新型煤化工产业都可以于2030年前碳达峰,强化政策
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基础,探索“区块链+融资租赁”的新型商业模式,剖析其运作机制,构建全新的“区块链+融资租赁”平台,并针对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不完善、技术缺口的困境,提出融资租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租赁公司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利用区块链的优势创新出新型的租赁产品和租赁模式,在产品应用、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圈,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