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梅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
“十二五”期间,梅县将全力实施“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发展战略,围绕“当好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排头兵、建设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发展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山区科学发展新路,推动梅县事业大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革命先烈传承下来的苏区精神正在激励着梅县人民不断前行。
走马梅县,处处呈现欣欣向荣、和谐幸福的喜人景象:城市乡村新楼林立、厂矿企业红红火火,田野乡间一派喜庆丰收气象。
过去的五年,是梅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28.26亿元、工业增加值53.34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2%、1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58亿元,增长1.88倍,位居全省山区五市30个县(市)第三位,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跃居全省山区县(市)第四位。
在加快绿色经济崛起的山区科学发展道路上,梅县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大步迈进。五年来,梅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发展战略深化提升
梅县全面落实广东省委汪洋书记挂点联系梅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梅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编制了《梅县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立了“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的新战略和“当好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排头兵、建设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新目标,将全县划分为现代绿色产业板块、文化商贸物流和总部经济板块、园区经济板块、现代农业产业板块“四大板块”推进建设,并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面对煤炭行业的全面退出、小炼钢厂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关闭拆除、落后钢铁和水泥产能的淘汰、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和冲击,梅县迎难而上,错位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9.15亿元,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32.92亿元,增长31.3%。五年来,共引进项目206个、计划投资总额128.32亿元,其中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企业9家,计划投资8.52亿元,引进美国卡莱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31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50.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1:45.5:28.4调整到2010年的22.7:47.9:29.4。农业基础地位加强,柚果、油茶、名贵树种等一批农业基地不断壮大,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工业经济较大发展,民营企业发展提速,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电力、电子、建材、机械制造、编织工艺、生物医药、矿业“七大产业”壮大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旅游业蓬勃兴起,旅游环境大为改善,成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雁南飞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5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9.4%;2011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又达32.92亿元,同比增长31.3%。交通公路、江河堤围、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乡电网得到大面积更新改造。通讯程控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提高。五年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新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县城功能配套,建成新城水质净化厂等一大批市政项目,体育场馆、新人民医院等一批在建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新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7.1平方公里增至2010年的12.31平方公里、人口由6万多人增至12万人,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和“广东省文明县城”,同城同创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建成了雁洋长教客家文化新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面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城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提升,森林覆盖率达72.9%,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
社会民生逐年改善
五年来,全县民生领域累计投入41.73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0.69亿元。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4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69%和58%。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城乡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有18.1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对全县农房实行免费统一投保,对贫困白内障、重症精神病等特殊病种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对全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的同等帮扶,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大,1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双转移”,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达3.5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6.36万人,劳务输出12.31万人次。社会和谐稳定,被评为“2005-2008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建设了叶剑英纪念园、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加大了林风眠故居等一批名人名居和古村落的维护和开发力度,茶山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口镇侨乡村被命名为“广东省古村落”。五年来教育支出11.7亿元,年均增长23.6%;投入4亿多元用于“创强”,提前一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县”创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从2005年64.7%提高至92.8%,提前一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固本强基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被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先进县”。
“十二五”期间,梅县将全力实施“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发展战略,围绕“当好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排头兵、建设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发展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山区科学发展新路,推动梅县事业大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革命先烈传承下来的苏区精神正在激励着梅县人民不断前行。
走马梅县,处处呈现欣欣向荣、和谐幸福的喜人景象:城市乡村新楼林立、厂矿企业红红火火,田野乡间一派喜庆丰收气象。
过去的五年,是梅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28.26亿元、工业增加值53.34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2%、1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58亿元,增长1.88倍,位居全省山区五市30个县(市)第三位,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跃居全省山区县(市)第四位。
在加快绿色经济崛起的山区科学发展道路上,梅县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大步迈进。五年来,梅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发展战略深化提升
梅县全面落实广东省委汪洋书记挂点联系梅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梅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编制了《梅县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立了“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的新战略和“当好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排头兵、建设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的新目标,将全县划分为现代绿色产业板块、文化商贸物流和总部经济板块、园区经济板块、现代农业产业板块“四大板块”推进建设,并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宜居梅县”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面对煤炭行业的全面退出、小炼钢厂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关闭拆除、落后钢铁和水泥产能的淘汰、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和冲击,梅县迎难而上,错位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9.15亿元,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32.92亿元,增长31.3%。五年来,共引进项目206个、计划投资总额128.32亿元,其中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企业9家,计划投资8.52亿元,引进美国卡莱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31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50.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1:45.5:28.4调整到2010年的22.7:47.9:29.4。农业基础地位加强,柚果、油茶、名贵树种等一批农业基地不断壮大,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工业经济较大发展,民营企业发展提速,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电力、电子、建材、机械制造、编织工艺、生物医药、矿业“七大产业”壮大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旅游业蓬勃兴起,旅游环境大为改善,成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雁南飞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5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9.4%;2011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又达32.92亿元,同比增长31.3%。交通公路、江河堤围、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乡电网得到大面积更新改造。通讯程控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提高。五年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新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县城功能配套,建成新城水质净化厂等一大批市政项目,体育场馆、新人民医院等一批在建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新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7.1平方公里增至2010年的12.31平方公里、人口由6万多人增至12万人,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和“广东省文明县城”,同城同创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建成了雁洋长教客家文化新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面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城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提升,森林覆盖率达72.9%,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
社会民生逐年改善
五年来,全县民生领域累计投入41.73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0.69亿元。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4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69%和58%。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城乡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有18.1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对全县农房实行免费统一投保,对贫困白内障、重症精神病等特殊病种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对全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的同等帮扶,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大,1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双转移”,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达3.5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6.36万人,劳务输出12.31万人次。社会和谐稳定,被评为“2005-2008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建设了叶剑英纪念园、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加大了林风眠故居等一批名人名居和古村落的维护和开发力度,茶山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口镇侨乡村被命名为“广东省古村落”。五年来教育支出11.7亿元,年均增长23.6%;投入4亿多元用于“创强”,提前一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县”创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从2005年64.7%提高至92.8%,提前一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固本强基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被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