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材内容日益过时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和老师越来越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77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确保每周的课外视听活动不少于40分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00词,学生高中毕业,英语应该达到七级,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30万词。并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下的高考,除听力以外,其他的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阅读占比很大,所以,才有了的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阅读是高考得分的关键,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这是两种不同法人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同层面的阅读能力。精读是学生学习课标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泛读是帮助学生吸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边界,扩大视野,提升思维的重要推手。
可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教材是老师们唯一的教学资料,加上每天的作业,就没有其他的渠道可以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加之现在的教材偏旧,很多有已经过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意识到补充阅读材料的必要性。于是,群文阅读的就应运而生。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群文阅读是2008年由台湾小语会前会长赵镜中先生最先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然后很快就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始推广,后来英语方面的专家也开始看到群文阅读的巨大好处,从而在课堂逐步推进。
二、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以“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加大信息的输入。
三、群文阅读的选材
目前,選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网络,比如TED,可可英语,21世纪报,CNN news等,老师根据某一个话题来选择相对应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改编,比如换掉难度较大的词汇,改编较难的句子结构;二是来源于其他版本的教材,咱们各个教材虽然不同,但话题基本相同,难度不大,老师们把不同教材版本的文章进行整合,形成一节完整的群文阅读课;三是悦读联播,这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分级阅读,作者大都为英国知名大学教授,对于中国比较了解,行文既带着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又融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细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四、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群文阅读的量很大,通常一节课或者一节半课要阅读3到5篇,甚至是7篇文本,那么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挖掘出来的内容实在有限,个人对于文本的思考有限,理解往往都浮在表面,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探讨,互相交流,从而形成互补,提高阅读的效率。当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相互质疑,达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促进阅读的输出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比如:在讲《language in the future》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讨论在未来社会中,是只有一种语言好还是多种语言并存比较好?笔者把学生分成了3组,认为一种语言好的为第一组,多种语言并存好的为第三组,没有看法的学生为第二组。讨论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同学分别选代表发表组内讨论产生的观点,争取赢得第二组同学的支持。当两个小组拉票结束后,再进行重新选择,然后采访最后依然没有看法的学生,这样就使得各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并且都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碰撞。
(2)教师引导学习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现在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太宽,信息的输入已经不再需要老师强行灌入,这时候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老师需要提前筛选好文章,要思考本次阅读后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才能把较难的文本变得容易理解,怎样才能挖掘出文本背后的内容,所以老师的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成倍的增加了。比如在《美丽新世界》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这本书不了解,文本中的信息难以理解。笔者就提前阅读这本书和它对应的另外两本《1984》、《我们》,对比这三本反乌托邦小说的异同。阅读完之后发现选出来的文本中对于书中信息的写作有误,所以笔者进行了修改,并根据文本的内容改编出5个问题,然后利用这5个问题贯穿整节课。学生在对这5个问题进行梳理,讨论和笔者的引导后,学生对于整本书有了非常好的理解,并且在这节课结束后,有好些学生来找笔者借这几本书,所以群文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本节课的预期目标就达到了。
(3)“文学圈”阅读的教学方式
“文学圈”指的是暂时性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文学作品,独立完成阅读,然后由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并分配好每一位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为即将到来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整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引导并进行指导。比如:笔者在教授《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时,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不能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学生自发组成文学圈,阅读这本书的不同章节,按照文学圈的教学方式进行任务的分配,在课堂上完成了对于整本书的分享,探索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进行了一些内容的改编,提高了写作能力,增加了表达的欲望。
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当前比较热的阅读教学,但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地探索,笔者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哈伟·戴勒斯 《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1994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关键词:高中英语;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77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确保每周的课外视听活动不少于40分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00词,学生高中毕业,英语应该达到七级,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30万词。并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下的高考,除听力以外,其他的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阅读占比很大,所以,才有了的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阅读是高考得分的关键,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这是两种不同法人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同层面的阅读能力。精读是学生学习课标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泛读是帮助学生吸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边界,扩大视野,提升思维的重要推手。
可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教材是老师们唯一的教学资料,加上每天的作业,就没有其他的渠道可以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加之现在的教材偏旧,很多有已经过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意识到补充阅读材料的必要性。于是,群文阅读的就应运而生。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群文阅读是2008年由台湾小语会前会长赵镜中先生最先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然后很快就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始推广,后来英语方面的专家也开始看到群文阅读的巨大好处,从而在课堂逐步推进。
二、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以“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加大信息的输入。
三、群文阅读的选材
目前,選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网络,比如TED,可可英语,21世纪报,CNN news等,老师根据某一个话题来选择相对应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改编,比如换掉难度较大的词汇,改编较难的句子结构;二是来源于其他版本的教材,咱们各个教材虽然不同,但话题基本相同,难度不大,老师们把不同教材版本的文章进行整合,形成一节完整的群文阅读课;三是悦读联播,这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分级阅读,作者大都为英国知名大学教授,对于中国比较了解,行文既带着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又融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细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四、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群文阅读的量很大,通常一节课或者一节半课要阅读3到5篇,甚至是7篇文本,那么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挖掘出来的内容实在有限,个人对于文本的思考有限,理解往往都浮在表面,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探讨,互相交流,从而形成互补,提高阅读的效率。当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相互质疑,达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促进阅读的输出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比如:在讲《language in the future》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讨论在未来社会中,是只有一种语言好还是多种语言并存比较好?笔者把学生分成了3组,认为一种语言好的为第一组,多种语言并存好的为第三组,没有看法的学生为第二组。讨论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同学分别选代表发表组内讨论产生的观点,争取赢得第二组同学的支持。当两个小组拉票结束后,再进行重新选择,然后采访最后依然没有看法的学生,这样就使得各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并且都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碰撞。
(2)教师引导学习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现在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太宽,信息的输入已经不再需要老师强行灌入,这时候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老师需要提前筛选好文章,要思考本次阅读后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才能把较难的文本变得容易理解,怎样才能挖掘出文本背后的内容,所以老师的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成倍的增加了。比如在《美丽新世界》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这本书不了解,文本中的信息难以理解。笔者就提前阅读这本书和它对应的另外两本《1984》、《我们》,对比这三本反乌托邦小说的异同。阅读完之后发现选出来的文本中对于书中信息的写作有误,所以笔者进行了修改,并根据文本的内容改编出5个问题,然后利用这5个问题贯穿整节课。学生在对这5个问题进行梳理,讨论和笔者的引导后,学生对于整本书有了非常好的理解,并且在这节课结束后,有好些学生来找笔者借这几本书,所以群文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本节课的预期目标就达到了。
(3)“文学圈”阅读的教学方式
“文学圈”指的是暂时性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文学作品,独立完成阅读,然后由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并分配好每一位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为即将到来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整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引导并进行指导。比如:笔者在教授《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时,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不能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学生自发组成文学圈,阅读这本书的不同章节,按照文学圈的教学方式进行任务的分配,在课堂上完成了对于整本书的分享,探索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进行了一些内容的改编,提高了写作能力,增加了表达的欲望。
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当前比较热的阅读教学,但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地探索,笔者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哈伟·戴勒斯 《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1994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