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她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刊登的文章涉及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等,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经过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目前的900万册,2006年4月更是达到1003万册,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个月发行量突破千万的大刊,居世界综合文化类期刊第四位。《读者》杂志连续8年稳居国内第一,占有1/28的市场份额;在海外累计发行百万册,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20多年来该杂志创利税2亿元,品牌价值达36.28亿元。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的奇迹,被业内称为“《读者》现象”。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的角逐日趋白热化,鹿死谁手不得而知。然而一本创办于1981年4月,至今已有27年历史的杂志能够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书报亭,并且总是摆在醒目的位置,这就是《读者》。在这场媒体的战争中,《读者》因何突围成功?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内容称王;二、审美制胜。
内容称王:将多元文化的精髓细腻呈现,始终观照人性.成就心灵鸡汤
吸引眼球,多元文化共存。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只有在多样性的存在中才能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如果任何文化都固步自封,维持自己的单一性,本身是不利于文化繁荣的。并且由于任何单一的文化不仅是单调乏味的,而且是不利于进步的,多样性是进步的酵母,无论从价值的多元性还是从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上来看,文化的本性都在于多样性。
《读者》杂志是一本多元文化共存的微型百科全书。她在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的前提下,又力图把中华文化置入世界文化的大构架中。她恪守了中国风格,同时对外来文化持包容和吸纳的态度,不妄自尊大。在多元文化中,《读者》还强调文化的综合性,设法在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科普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体现文化的文明本质以及它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补性、交叉性、传承性和永恒性。不管看《读者》多少年,都会感觉到读者有一种史诗般的波澜壮阔。通过看这本杂志,能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而且它非常有包容性。《读者》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现实,用新视野、新观念看待现代社会、看待改革开放,在价值观上与现代社会保持一致。
观照心灵,体现人文关怀。《读者》杂志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历史,号称一代人的“心灵鸡汤”。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发行量如此大的杂志出现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其实已成为历史的缩影,不知负载过多少人生的冷暖。”更有人将《读者》誉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在这本薄薄的杂志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宏大的叙述,她的文章却如涓涓细流般浸润心田,也许这正是人性的力量。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读者》始终抓住人性这个主题不放,试图从多方面予以诠释,让心灵得到滋养。在人性的大主题中,《读者》选择了真善美的人性追求,一以贯之地铺陈和展示,乐此不疲。她试图找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那些优美的故事、文字和图画感染人们,轻轻触摸到各色人等心灵的最软处,使人们从中得到领悟、抚慰、联想、净化、认同、关爱,甚至援助的阅读乐趣。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往往忽略真性情,而《读者》带给人的恰恰是一份久违的真情,能够带给人瞬间的感动,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
《读者》永远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纷繁世界,思索着如何坚守传统价值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诠释当代文化。因此,她力求客观地描述发生在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却不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和好恶。在异常冷静的外表下,体现着《读者》炽热的灵魂。
《读者》对社会现象保持敏锐的观察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关注和介绍时代文化的同时,努力体现自己的主张和倾向。《读者》力图在紧扣时代脉搏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传统文化,挖掘那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阐释时代文化,引导读者更清晰地分析问题。
平民化视角让人无法抗拒。有人这样评价《读者》,说她“只是一介平民,和老百姓一样生活和呼吸。她视读者为朋友,而不是所谓的‘上帝’,读者待她如知己,可诉说衷肠。亦能鼎力相助”。《读者》服务读者的精神、回报读者的行动、高质低价的策略,都来自其平民化的视角。所以,《读者》对教育的支持、对环境保护的号召,都得到广大读者的理解、认可与热烈响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作家李书磊评价《读者》时说:“她的这种诗意的情调实际上代表着人生的正统。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人类自身存在的绝对认可。”《读者》的长盛不衰,一直受到媒体关注,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读者》现象”。
审美制胜:将传统道德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坚守核心价值观:真、善、美的统一
以“家”为审美对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就经常运用“家”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乃至内政、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审美的准则。《读者》杂志中有许多讲述家庭成员关系的文章,比如说2006年第4期的文章《也许,我们一生都不理解母亲》,这篇文章叙述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虽然故事老套但却真情感人。在网络上,很多读者都留言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在《最后一盘磁带》中,一个身患癌症的母亲,忍受病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对子女的叮嘱都录制下来,而她的叮嘱无非是孩子的衣食琐事;在《母亲的牙托》中,母亲患了更年期多语症,为不妨碍儿子,戴上一副拳击手的护牙托,使自己少说话;在《地震中的撑起》中,母亲为保护孩子,撑起了巨石。这种“家”的概念、“母亲”的概念都作为审美的对象被充实并且延续下来,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因而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审美指向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可作为一种凝聚力促使历史发展前进,也是《读者》所要倡导的精髓。“每个民族都是一个独立的团队,这些团队在进行竞争的时候,如果每个成员只顾自己,不能设想它能够组成一支铁的团队去跟别人抗衡。从这一角度而言,一个民族的爱心有多少、责任感有多强,这个民族的希望就有多大”。
以“气节”“尊严”为审美要旨。中国人一向重视“气节”。成语“不食嗟来之食”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积淀下来。“气节”体现在危亡关头,体现在苦难时刻。《读者》在表现气节尊严方面,视觉独特,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讲述了发生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家面馆里的故事,老板夫妻连续14年,每逢除夕都会为贫穷的母子三人留下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碗面鼓励着母子顽强地生活下去,挺过了生活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角落里的阳光》中,主人公是_一个贫民区的孩子,姐姐是个残疾人。“我”坚持给小男孩100美元,他还是硬塞给“我”,说“我们自己行”;《站立的尊严》中,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已负债累累,但他们举的求助牌上写着“要药,不要钱”;《一个寒门学子的心酸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无法交清学费而经历的心理屈辱。这种感受也是源自强烈的自尊和不愿意接受施舍的心理。他们虽然钱少,却一样过得有滋有味,对生活一样充满希望。正如《角落里的阳光》中,小男孩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了钱一定买给你!”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或许处于社会底层,或许正经历着经济贫困的折磨,或许身体残疾……虽然这些人身处逆境,但都表现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气节,并且依然追求幸福的生活。
27年来,《读者》杂志始终以博采中外、汇聚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导向,不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坚守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陶冶人的性情,让读者在享受美文的同时,净化心灵,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的角逐日趋白热化,鹿死谁手不得而知。然而一本创办于1981年4月,至今已有27年历史的杂志能够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书报亭,并且总是摆在醒目的位置,这就是《读者》。在这场媒体的战争中,《读者》因何突围成功?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内容称王;二、审美制胜。
内容称王:将多元文化的精髓细腻呈现,始终观照人性.成就心灵鸡汤
吸引眼球,多元文化共存。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只有在多样性的存在中才能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如果任何文化都固步自封,维持自己的单一性,本身是不利于文化繁荣的。并且由于任何单一的文化不仅是单调乏味的,而且是不利于进步的,多样性是进步的酵母,无论从价值的多元性还是从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上来看,文化的本性都在于多样性。
《读者》杂志是一本多元文化共存的微型百科全书。她在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的前提下,又力图把中华文化置入世界文化的大构架中。她恪守了中国风格,同时对外来文化持包容和吸纳的态度,不妄自尊大。在多元文化中,《读者》还强调文化的综合性,设法在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科普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体现文化的文明本质以及它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补性、交叉性、传承性和永恒性。不管看《读者》多少年,都会感觉到读者有一种史诗般的波澜壮阔。通过看这本杂志,能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而且它非常有包容性。《读者》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现实,用新视野、新观念看待现代社会、看待改革开放,在价值观上与现代社会保持一致。
观照心灵,体现人文关怀。《读者》杂志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历史,号称一代人的“心灵鸡汤”。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发行量如此大的杂志出现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其实已成为历史的缩影,不知负载过多少人生的冷暖。”更有人将《读者》誉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在这本薄薄的杂志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宏大的叙述,她的文章却如涓涓细流般浸润心田,也许这正是人性的力量。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读者》始终抓住人性这个主题不放,试图从多方面予以诠释,让心灵得到滋养。在人性的大主题中,《读者》选择了真善美的人性追求,一以贯之地铺陈和展示,乐此不疲。她试图找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那些优美的故事、文字和图画感染人们,轻轻触摸到各色人等心灵的最软处,使人们从中得到领悟、抚慰、联想、净化、认同、关爱,甚至援助的阅读乐趣。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往往忽略真性情,而《读者》带给人的恰恰是一份久违的真情,能够带给人瞬间的感动,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
《读者》永远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纷繁世界,思索着如何坚守传统价值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诠释当代文化。因此,她力求客观地描述发生在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却不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和好恶。在异常冷静的外表下,体现着《读者》炽热的灵魂。
《读者》对社会现象保持敏锐的观察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关注和介绍时代文化的同时,努力体现自己的主张和倾向。《读者》力图在紧扣时代脉搏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传统文化,挖掘那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阐释时代文化,引导读者更清晰地分析问题。
平民化视角让人无法抗拒。有人这样评价《读者》,说她“只是一介平民,和老百姓一样生活和呼吸。她视读者为朋友,而不是所谓的‘上帝’,读者待她如知己,可诉说衷肠。亦能鼎力相助”。《读者》服务读者的精神、回报读者的行动、高质低价的策略,都来自其平民化的视角。所以,《读者》对教育的支持、对环境保护的号召,都得到广大读者的理解、认可与热烈响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作家李书磊评价《读者》时说:“她的这种诗意的情调实际上代表着人生的正统。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人类自身存在的绝对认可。”《读者》的长盛不衰,一直受到媒体关注,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读者》现象”。
审美制胜:将传统道德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坚守核心价值观:真、善、美的统一
以“家”为审美对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就经常运用“家”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乃至内政、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审美的准则。《读者》杂志中有许多讲述家庭成员关系的文章,比如说2006年第4期的文章《也许,我们一生都不理解母亲》,这篇文章叙述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虽然故事老套但却真情感人。在网络上,很多读者都留言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在《最后一盘磁带》中,一个身患癌症的母亲,忍受病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对子女的叮嘱都录制下来,而她的叮嘱无非是孩子的衣食琐事;在《母亲的牙托》中,母亲患了更年期多语症,为不妨碍儿子,戴上一副拳击手的护牙托,使自己少说话;在《地震中的撑起》中,母亲为保护孩子,撑起了巨石。这种“家”的概念、“母亲”的概念都作为审美的对象被充实并且延续下来,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因而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审美指向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可作为一种凝聚力促使历史发展前进,也是《读者》所要倡导的精髓。“每个民族都是一个独立的团队,这些团队在进行竞争的时候,如果每个成员只顾自己,不能设想它能够组成一支铁的团队去跟别人抗衡。从这一角度而言,一个民族的爱心有多少、责任感有多强,这个民族的希望就有多大”。
以“气节”“尊严”为审美要旨。中国人一向重视“气节”。成语“不食嗟来之食”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积淀下来。“气节”体现在危亡关头,体现在苦难时刻。《读者》在表现气节尊严方面,视觉独特,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讲述了发生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家面馆里的故事,老板夫妻连续14年,每逢除夕都会为贫穷的母子三人留下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碗面鼓励着母子顽强地生活下去,挺过了生活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角落里的阳光》中,主人公是_一个贫民区的孩子,姐姐是个残疾人。“我”坚持给小男孩100美元,他还是硬塞给“我”,说“我们自己行”;《站立的尊严》中,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已负债累累,但他们举的求助牌上写着“要药,不要钱”;《一个寒门学子的心酸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无法交清学费而经历的心理屈辱。这种感受也是源自强烈的自尊和不愿意接受施舍的心理。他们虽然钱少,却一样过得有滋有味,对生活一样充满希望。正如《角落里的阳光》中,小男孩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了钱一定买给你!”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或许处于社会底层,或许正经历着经济贫困的折磨,或许身体残疾……虽然这些人身处逆境,但都表现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气节,并且依然追求幸福的生活。
27年来,《读者》杂志始终以博采中外、汇聚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导向,不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坚守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陶冶人的性情,让读者在享受美文的同时,净化心灵,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