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周刊》:与传统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淡化了母公司以及地理总部的概念,这是否首先意味着原有组织形态的颠覆?
吴伯凡:“全球公司”是很新的概念,还只是一种理想类型,这个概念能不能被企业和管理学界普遍接受还很难说,但是这个概念所描述的趋势和指向的图景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国际上现在对未来的公司有一种提法叫“一个共同创新的社区整合者”,过去公司是一种“产品提供中心”,这种变化里面也包含所谓全球公司的形态。但它不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而是一种渐变,所以彻底的颠覆是不大可能的。
网络时代物流、信息流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必然会改变公司的组织形态。管理学上讲“帝国制”到“联邦制”的转变,过去跨国公司有点像一个帝国,把一个区域当成输出资本的市场和获取资源的产地,是跨国公司的一种延伸。全球公司与传统跨国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母公司的概念了,过去跨国公司把产品卖到中国来,中国是一个下游的地位,但现在很难区分上下游了,金字塔式的结构会瓦解。如果今天一个跨国公司来中国还是布道者的姿态,而不是来赶考,一定是会失败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就是证明。
最近有一本书叫《海星与蜘蛛》,全球公司实际是一种海星式组织,类似于计算机术语上的分布式计算。相对于中央控制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在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过去母公司和分公司之间有从属关系,现在全球公司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基础之上的物流和信息流可以在全球通畅的流动,必然要求企业顺应这一外部条件,在内部实行较大的战略弹性和战略包容度,这就是所谓“联邦制”。但它又不是各自为政、军阀割据的状态,一定还是有整体协调的,不然不成其为一家公司,就像联邦制的统一宪政一样。
《商务周刊》:全球公司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其产品、资金和人才配置到全球范围内最需要的地区,从管理学上讲,这种快速灵活的资源配置能力源于哪里?
吴伯凡:分布在全球各区域的公司要有全能作战的能力,要在一个区域独立发展起来,获取当地市场需求的渠道和能力,对复杂需求链条的发现、甄别、分类和反应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它首先要让本地客户满意,而不是克隆母公司的某种模式。
从能力形成的角度,组织形态决定组织能力。德鲁克说过公司的形态最初是“棒球”模式,每个人在固定职能位置上各司其职,后来发展到“足球”模式,每个人的功能和位置有了一定的弹性,再后来变成“网球双打”模式,位置和角色更加灵活,是基于信息共享的一种协作模式。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烟囱”式和“下水道”式组织结构,过去大公司内的事业部像烟囱一样,自下而上条块分割,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之间的沟通协调很费劲。在无个性化产品时代,这种结构的优势可能更大,因为它高度专业化会产生规模效应,但一旦涉及到个性化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需要随时调整变化的产品和服务时,这种结构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这时候它就会被另外一种“下水道”式组织结构替代,横向连接的下水管道式组织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迅速组织协调,形成非常灵活的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
对于现在的跨国公司而言,公司内外部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以戴尔为例,它的虚拟整合能力非常强,由于采购量非常集中,它对供应商的研发方向具有重大影响力。虽然产权上没有关系,但供应商实际成为戴尔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整个供应链中,它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尽管它连仓库都没有,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但由于它具有虚拟整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戴尔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全球公司。
《商务周刊》:全球公司面对的最大挑战会是什么?
吴伯凡: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将是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问题。就是在同一种文化中,信息失真和误读也是一个古老的难题,在越来越虚拟的全球公司,与从未谋面的同事交流将非常普遍,如何确保整个数字神经系统不至紊乱,是很大的难题。
《商务周刊》:跨国公司转向全球公司这一趋势,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是什么?
吴伯凡: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都会逐渐消失,产品和服务可流动性高的行业,无重化产品和可比特化的产品行业最有可能出现全球公司,比如软件、音乐、时尚产品等。过去是隔行如隔山,现在这道山没了,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商已经不是佳能或尼康,而是诺基亚,这就是管理学上的“极限竞争”。中国企业要从全球企业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自己面临的竞争态势,关起门来称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边界和壁垒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要思考在无边界、无壁垒、无障碍的情况下如何筹划自己未来的竞争力。
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如果不是以全球公司的眼光,而是以跨国公司的眼光走出去,以为凭借自己在母国的优势,可以输出和延伸优势资源,到国外去复制成功,可能就不合时宜了,一定要有思维和世界观上的改变。然后要从公司的结构、激励方式、决策权分配和信息传递方式四方面去塑造自己的全球公司基因。
吴伯凡:“全球公司”是很新的概念,还只是一种理想类型,这个概念能不能被企业和管理学界普遍接受还很难说,但是这个概念所描述的趋势和指向的图景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国际上现在对未来的公司有一种提法叫“一个共同创新的社区整合者”,过去公司是一种“产品提供中心”,这种变化里面也包含所谓全球公司的形态。但它不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而是一种渐变,所以彻底的颠覆是不大可能的。
网络时代物流、信息流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必然会改变公司的组织形态。管理学上讲“帝国制”到“联邦制”的转变,过去跨国公司有点像一个帝国,把一个区域当成输出资本的市场和获取资源的产地,是跨国公司的一种延伸。全球公司与传统跨国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母公司的概念了,过去跨国公司把产品卖到中国来,中国是一个下游的地位,但现在很难区分上下游了,金字塔式的结构会瓦解。如果今天一个跨国公司来中国还是布道者的姿态,而不是来赶考,一定是会失败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就是证明。
最近有一本书叫《海星与蜘蛛》,全球公司实际是一种海星式组织,类似于计算机术语上的分布式计算。相对于中央控制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在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过去母公司和分公司之间有从属关系,现在全球公司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基础之上的物流和信息流可以在全球通畅的流动,必然要求企业顺应这一外部条件,在内部实行较大的战略弹性和战略包容度,这就是所谓“联邦制”。但它又不是各自为政、军阀割据的状态,一定还是有整体协调的,不然不成其为一家公司,就像联邦制的统一宪政一样。
《商务周刊》:全球公司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其产品、资金和人才配置到全球范围内最需要的地区,从管理学上讲,这种快速灵活的资源配置能力源于哪里?
吴伯凡:分布在全球各区域的公司要有全能作战的能力,要在一个区域独立发展起来,获取当地市场需求的渠道和能力,对复杂需求链条的发现、甄别、分类和反应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它首先要让本地客户满意,而不是克隆母公司的某种模式。
从能力形成的角度,组织形态决定组织能力。德鲁克说过公司的形态最初是“棒球”模式,每个人在固定职能位置上各司其职,后来发展到“足球”模式,每个人的功能和位置有了一定的弹性,再后来变成“网球双打”模式,位置和角色更加灵活,是基于信息共享的一种协作模式。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烟囱”式和“下水道”式组织结构,过去大公司内的事业部像烟囱一样,自下而上条块分割,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之间的沟通协调很费劲。在无个性化产品时代,这种结构的优势可能更大,因为它高度专业化会产生规模效应,但一旦涉及到个性化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需要随时调整变化的产品和服务时,这种结构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这时候它就会被另外一种“下水道”式组织结构替代,横向连接的下水管道式组织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迅速组织协调,形成非常灵活的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
对于现在的跨国公司而言,公司内外部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以戴尔为例,它的虚拟整合能力非常强,由于采购量非常集中,它对供应商的研发方向具有重大影响力。虽然产权上没有关系,但供应商实际成为戴尔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整个供应链中,它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尽管它连仓库都没有,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但由于它具有虚拟整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戴尔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全球公司。
《商务周刊》:全球公司面对的最大挑战会是什么?
吴伯凡: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将是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问题。就是在同一种文化中,信息失真和误读也是一个古老的难题,在越来越虚拟的全球公司,与从未谋面的同事交流将非常普遍,如何确保整个数字神经系统不至紊乱,是很大的难题。
《商务周刊》:跨国公司转向全球公司这一趋势,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是什么?
吴伯凡: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都会逐渐消失,产品和服务可流动性高的行业,无重化产品和可比特化的产品行业最有可能出现全球公司,比如软件、音乐、时尚产品等。过去是隔行如隔山,现在这道山没了,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商已经不是佳能或尼康,而是诺基亚,这就是管理学上的“极限竞争”。中国企业要从全球企业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自己面临的竞争态势,关起门来称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边界和壁垒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要思考在无边界、无壁垒、无障碍的情况下如何筹划自己未来的竞争力。
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如果不是以全球公司的眼光,而是以跨国公司的眼光走出去,以为凭借自己在母国的优势,可以输出和延伸优势资源,到国外去复制成功,可能就不合时宜了,一定要有思维和世界观上的改变。然后要从公司的结构、激励方式、决策权分配和信息传递方式四方面去塑造自己的全球公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