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远赴新疆垦荒援建,60年代十万上海知青赴疆支边,新中国一代代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建设。如今,万余大学生志愿者依然迸发着青春热情,在天山南北“十年接力”,与新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把青春与希望撒播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留下的笑声、汗水和泪水让他们与这片热土紧紧相连。骆洪梅就是其中的一位。
跨越万里来到新疆
骆洪梅仍能记起2003年8月23日,她庄严宣誓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一分子,以及“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承诺。
自2003年起,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彼时,骆洪梅正在河北农业大学读大四,得知“西部计划”正在招募志愿者,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她一直对志愿者和各个领域内涌现的模范人物都很钦佩,在她心中,志愿者的内心都闪着光,她也期待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又坐了两天一夜的汽车,越过天山,穿过茫茫没有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万山之祖——昆仑山脚下,我才知道,于田到了,整整一万里。”这段回忆一直珍藏在骆洪梅的记忆里,那是她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次长途跋涉,彼时的心境,依然记得,激动、兴奋,还有一丝丝忐忑。
如今的骆洪梅担任于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一职,在工作中沉着,冷静,干练,坚韧,回忆着自己的青春经历,仿佛时光又回到了16年前。
于田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个当初只是在地图上看到过的地方,如今身处其中时,骆洪梅意识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开启了。
初到于田,骆洪梅不免有些忐忑:“这就是未来一年自己将要生活的地方吗?连话都听不懂,我能坚持下去吗?”骆洪梅和其他三名志愿者被安排到距县城4.8公里的科克亚乡,当农业技术员。维吾尔族老乡那一张张笑脸,令他们感到温暖。“这里民风纯朴,下乡时,不管到哪家讨口水喝,乡亲们都很热情。”
在接下来与老百姓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骆洪梅开始问自己:“我能为于田做点什么?”“语言有障碍,每次与老百姓交流,手舞足蹈、连比带划。从他们热切的眼神里,能看到对技术的渴望。他们用生硬的汉语亲热地叫我‘老师’,我们成了最亲近的朋友。我渐渐爱上了这个地方。”骆洪梅说。当她第一次在他们面前生涩地说出“安布”(钳子)时,周围的老乡都笑了。
在鄉里工作一个半月后,骆洪梅被调到于田县广播站,每逢周末她都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回乡里对乡亲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干农活。
于田的自然条件恶劣。有句谚语:于田人民苦,一天要吃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为了采访到第一手材料,经常顶着风沙,奔走在田间地头,脸上、嘴里都是土。由于口音问题,骆洪梅刚到广播站播音,同事们笑话说是“保定广播电台”。为了使“保定台”变成“于田台”,她下狠心“练”,经常晚上十一二点钟才回到宿舍。
为了多给老百姓传播信息,骆洪梅搜集了大量材料,包括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致富信息及通讯员来稿等。在半个小时节目中,不仅包括于田新闻,还添加了报纸摘要、法制专题、计生专题、安全生产专题、为农服务专题等栏目,以及有意义的诗歌、散文。后来,又增加了周末特别节目及《每周一歌》,受到当地听众的好评,彻底结束了于田县长达一年多没有汉语节目的状况。2004年,骆洪梅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铜奖奖章”。
到县里工作后,骆洪梅以为时间长了,乡亲们会把她忘了。2004年1月,当她作为记者报道县委会议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叫她的名字“洪梅”,喊她的正是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四大队老村支书斯的克,这令她激动不已。
在西部计划中成为光
于田最吸引她的地方是朴实的乡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当时乡里秋收,帮助农民收玉米,给一个老党员收玉米的时候,他们非要邀请我们去他们家作客喝茶。到了他们家以后,老大妈听说我是从河北来的一个志愿者,她当时给我们的乡领导说了很多话。后来乡领导给我翻译,她非常想让我做干女儿,感觉我特别不容易,还说让我买一辆摩托车,住在她们家。”骆洪梅回忆,“我当时听了以后特别感动。因为我们到那里以后就感觉当地人很不容易,条件很差。但是她也觉得背井离乡的小女孩能到那里工作,也很不容易,这种相互的体贴让我特别的感动。”
志愿服务期满,回内地的工作机会也有,骆洪梅甚至都已经为应聘一家大型企业做了一份简历,在去邮局投递的时候她犹豫了。那一刻,她知道,她离不开新疆。说服了父母,经过紧张备考,她通过公务员考试,留下来服务于田老百姓。她继续留在广播电视局,因为工作出色,很快被任命为于田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2006年,骆洪梅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2009年被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授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面对众多荣誉,骆洪梅说:“西部计划助我成长。每次提到‘志愿者’三个字,我都会感动、会激动,充满力量。它是我工作生活中的清醒剂,告诫我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它是我遇到挫折时的启明星,指引我克服困难,勇敢向前。”
她也常常感慨着在新疆生活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从乌鲁木齐到于田县,当时走了30多个小时,但是现在坐车是18个小时,如果想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又有飞机,又有火车。另外,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农民致富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骆洪梅常说,人在群众中,才感觉脚下有根!“民族团结是我们新疆人的生命线。当地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一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工作中,就感觉大家是同事。大家一起在做事,都奔着同一个目标。”
2017年,因工作上的需要,骆洪梅调任至于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与之前广播电视局的工作相比,在教育局工作节奏更快,全县一共有252所学校,85000左右师生,占全县四分之一多的人口。点多面广,涉及方面多,工作要有高度还要细致,压力确实大,但对我是一个非常大的锻炼和提升,教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筑牢根基的社会工程,很有成就感。”骆洪梅说。
如今的骆洪梅,说起新疆,会很自然地说“我们新疆”。她的口音中也有了新疆口音的尾音。“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骆洪梅曾经这样说过,“就像萤火虫一样,一只萤火虫放出的光亮是有限的,但如果1只再加1只,再加千千万万只,那么它们发出的光亮就是无穷的,所以我愿做飞在大漠中的第一只萤火虫,也希望我的点点光亮会引来千千万万无数只萤火虫,让这光亮照亮整个大漠天空!”
现在的骆洪梅,如同一只稳定的光源,持续不断地发热发光,也鼓舞着更多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