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制片人 黄建新
中国电影业老兵一枚,工业化建设基石一块。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40载春秋寒暑,完成名导到名制片人的蜕变。
第五代导演黄建新从业40余年来始终活跃在第一线,在编剧、导演、监制、制片人的多重身份中高效切换。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建新执导的电影《决胜时刻》于国庆档上映;由他担任总制片人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密钥延至12月31日,目前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九位,已突破30亿元。
用年轻思维拍摄主流电影
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到90年代的“都市三部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黄建新执导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且极具“先锋”气质。但对于当下年轻观众而言,黄建新更具知名度的是他后来的“红色三部曲”(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以及今年创下票房佳绩的《我和我的祖国》。这些作品均以强大的明星阵容和恢宏的视听画面,做到了主旋律与商业元素的有机融合,也颠覆了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传统认知。
《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七个故事选取了新中国历史中开国大典前夜、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女排夺冠、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要的节点时段,将“我”与祖国、个人和集体融合在一起。作为总制片人,黄建新坦言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引发共情,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家国记忆。片中的七个故事分别由七位导演执导,之前也有影片采用类似形式,但往往呈现出强烈的割裂感,因此黄建新最初曾有过统一风格的想法,“统一才能连贯。所以一开始我们陷在这里讨论很久,讨论到最后才发现这个思路是错的。”黄建新解释说,每个导演各有所长,如果为了统一风格而去服从某个固定想法,会限制其发挥和想象,“七位导演就应该光彩夺目,我们最后让他们把各自的看家本事都拿出来,按自己的想法来拍。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让大家感同身受,这事才能成。”
不仅是这部《我和我的祖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赢。黄建新不喜欢用“主旋律”这个词,而是用“主流电影”定义此类题材,“主流电影是市场的支撑体。什么叫主流?就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黄建新认为,主流电影往往因为要呈现特殊时代的重大事件,故事内容的时间背景与现在相距甚远。除了表现形式,怎样打破与年轻观众的年龄壁垒,是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此,黄建新表示要用当下的语境和年轻人的思维去讲述过去的故事,“观众对电影的要求不同了,创作者就要按当时的电影语境去讲述历史故事。电影语言跟写文章一样,想要赢得现在的观众,就要换方法、换语境、换位置,把它讲成大家喜欢听的故事。”
助力完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如今,除了担任导演,“金牌监制”“金牌制片人”是黄建新在业界更为响亮的身份。身份的转变源于黄建新在与国外同行合作时,发现国内外的电影制片制度完全不同,随后其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开启了全新思考。“监制和制片人其实是一回事,不过中国分开叫了,一般将总制片人叫监制,下面还有执行制片人等等。监制其实是制片人制度的核心,所有事项都要参与,包括定导演、选演员、发行、融资、宣发等,就相当于上市公司的CEO需要把控全局。”黄建新说,这样的职位就是要保证钱都用对地方,保证电影制作全流程从前端到后端的贯通,给导演集中精力拍片子提供保障,在对作品负责的同时,也對投资者负责。而他从导演转型做监制、制片人,也正是希望为中国电影工业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让黄建新欣慰的是,过去内地电影多是导演统管,监制、制片人这样的职位并不被认可,大家甚至不知道具体职责为何。但现在,好的监制、制片人大家都在抢,“因为导演可以安心去创作了。过去我们的导演在现场连签字报销都要管,这怎么可能拍好戏?怎么去各司其职?”不仅是认知的改变,因为规则的透明、契约精神的存在,大家也越来越能够服从电影生产、电影本体的诸多特性与要求。
面对2019年中国票房大盘已经突破600亿元这一成绩,黄建新认为大盘创纪录的背后仍有隐忧,“现在的情况是,爆的更爆,惨的变成大多数。可能20部电影的票房就占了600亿元的80%,剩下的大部分电影其实都是赔钱的。”但愈加残酷的生存环境也挤掉了大量泡沫和投机行为,“之前很多人投电影抱有赌博心态,所以才会出现没剧本先定演员的状态,导致电影市场出现混乱状态,这些都不是良性投资,给行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黄建新强调,电影不是简单的投资项目,不能依赖爆款,要想获得平衡、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去创造“常态电影”,并逐步完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黄建新,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1985年首次独立执导的剧情片《黑炮事件》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奖。此后执导的《轮回》《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埋伏》《说出你的秘密》《求求你,表扬我》《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斩获金鸡奖、华表奖、华鼎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在《投名状》《女人不坏》《十月围城》《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智取威虎山》《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中担任监制或制片人。
中国电影业老兵一枚,工业化建设基石一块。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40载春秋寒暑,完成名导到名制片人的蜕变。
第五代导演黄建新从业40余年来始终活跃在第一线,在编剧、导演、监制、制片人的多重身份中高效切换。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建新执导的电影《决胜时刻》于国庆档上映;由他担任总制片人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密钥延至12月31日,目前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九位,已突破30亿元。
用年轻思维拍摄主流电影
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到90年代的“都市三部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黄建新执导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且极具“先锋”气质。但对于当下年轻观众而言,黄建新更具知名度的是他后来的“红色三部曲”(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以及今年创下票房佳绩的《我和我的祖国》。这些作品均以强大的明星阵容和恢宏的视听画面,做到了主旋律与商业元素的有机融合,也颠覆了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传统认知。
《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七个故事选取了新中国历史中开国大典前夜、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女排夺冠、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要的节点时段,将“我”与祖国、个人和集体融合在一起。作为总制片人,黄建新坦言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引发共情,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家国记忆。片中的七个故事分别由七位导演执导,之前也有影片采用类似形式,但往往呈现出强烈的割裂感,因此黄建新最初曾有过统一风格的想法,“统一才能连贯。所以一开始我们陷在这里讨论很久,讨论到最后才发现这个思路是错的。”黄建新解释说,每个导演各有所长,如果为了统一风格而去服从某个固定想法,会限制其发挥和想象,“七位导演就应该光彩夺目,我们最后让他们把各自的看家本事都拿出来,按自己的想法来拍。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让大家感同身受,这事才能成。”
不仅是这部《我和我的祖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赢。黄建新不喜欢用“主旋律”这个词,而是用“主流电影”定义此类题材,“主流电影是市场的支撑体。什么叫主流?就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黄建新认为,主流电影往往因为要呈现特殊时代的重大事件,故事内容的时间背景与现在相距甚远。除了表现形式,怎样打破与年轻观众的年龄壁垒,是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此,黄建新表示要用当下的语境和年轻人的思维去讲述过去的故事,“观众对电影的要求不同了,创作者就要按当时的电影语境去讲述历史故事。电影语言跟写文章一样,想要赢得现在的观众,就要换方法、换语境、换位置,把它讲成大家喜欢听的故事。”
助力完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如今,除了担任导演,“金牌监制”“金牌制片人”是黄建新在业界更为响亮的身份。身份的转变源于黄建新在与国外同行合作时,发现国内外的电影制片制度完全不同,随后其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开启了全新思考。“监制和制片人其实是一回事,不过中国分开叫了,一般将总制片人叫监制,下面还有执行制片人等等。监制其实是制片人制度的核心,所有事项都要参与,包括定导演、选演员、发行、融资、宣发等,就相当于上市公司的CEO需要把控全局。”黄建新说,这样的职位就是要保证钱都用对地方,保证电影制作全流程从前端到后端的贯通,给导演集中精力拍片子提供保障,在对作品负责的同时,也對投资者负责。而他从导演转型做监制、制片人,也正是希望为中国电影工业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让黄建新欣慰的是,过去内地电影多是导演统管,监制、制片人这样的职位并不被认可,大家甚至不知道具体职责为何。但现在,好的监制、制片人大家都在抢,“因为导演可以安心去创作了。过去我们的导演在现场连签字报销都要管,这怎么可能拍好戏?怎么去各司其职?”不仅是认知的改变,因为规则的透明、契约精神的存在,大家也越来越能够服从电影生产、电影本体的诸多特性与要求。
面对2019年中国票房大盘已经突破600亿元这一成绩,黄建新认为大盘创纪录的背后仍有隐忧,“现在的情况是,爆的更爆,惨的变成大多数。可能20部电影的票房就占了600亿元的80%,剩下的大部分电影其实都是赔钱的。”但愈加残酷的生存环境也挤掉了大量泡沫和投机行为,“之前很多人投电影抱有赌博心态,所以才会出现没剧本先定演员的状态,导致电影市场出现混乱状态,这些都不是良性投资,给行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黄建新强调,电影不是简单的投资项目,不能依赖爆款,要想获得平衡、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去创造“常态电影”,并逐步完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黄建新,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1985年首次独立执导的剧情片《黑炮事件》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奖。此后执导的《轮回》《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埋伏》《说出你的秘密》《求求你,表扬我》《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斩获金鸡奖、华表奖、华鼎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在《投名状》《女人不坏》《十月围城》《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智取威虎山》《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中担任监制或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