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时下的中国人来说,艺术教育是个人的事情,因为目前尚未能有足够的美术馆、健康的艺术教育体制,全社会的整体艺术修养也处在极低的位置。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年轻一代的父母们便想让孩子全身心地体验他们成长期间被剥夺的一切,其中最明显的行为之一就是送孩子去学习艺术。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已经免除了生存忧患,甚至可以说生活优渥,他们那些才几岁的孩子每周起码要上三个班,英语、琴艺和绘画几乎成了大城市儿童业余生活的标配。在这些新一代父母们看来,自己不得不过平庸的生活是一个悲剧,贫乏的时代导致他们无法从小学习艺术,如果能给子女拥有那些他们所不曾拥有的艺术教育机会,那么他/她生命中的缺憾会得到弥补,别人也会对他们刮目相看,让人觉得他们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满足孩子。
我们特意区隔时代,采访了分别出生在上个世纪60、70、80年代的成功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实践者,但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最珍惜的是未被父母安排、监督的生活,父母强制推销给他们的东西无论好坏都会引起反感。就绘画而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基础训练,在懂得艺术之美和发现创造的快乐之前,就要失去玩耍的时间,忍受枯燥的练习,其最大的可能性是导致原本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憎恨艺术。
当然,所谓“无为而治”并不代表空洞,所有刻意或无意中接触到的东西都像种子一样,会埋在他们的心里成为精神资源。艺术的作用更像一扇窗口,孩子们通过它感知更丰富的人性,并借由它了解各种相关的社科知识,使得他们不再是单向度的人。而学习艺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好的过程是让他们通过自由自在的创作,感受想象力飞扬的喜悦感,那种快乐会被永恒地留在记忆里。
对于有天赋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来说,不幸的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艺术教育这么多年来仍然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里,但是这个时代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却都告诉我们,好的艺术家是能从“不足”中挖掘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扁平化的世界里,独特的成长经验反而有可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已经免除了生存忧患,甚至可以说生活优渥,他们那些才几岁的孩子每周起码要上三个班,英语、琴艺和绘画几乎成了大城市儿童业余生活的标配。在这些新一代父母们看来,自己不得不过平庸的生活是一个悲剧,贫乏的时代导致他们无法从小学习艺术,如果能给子女拥有那些他们所不曾拥有的艺术教育机会,那么他/她生命中的缺憾会得到弥补,别人也会对他们刮目相看,让人觉得他们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满足孩子。
我们特意区隔时代,采访了分别出生在上个世纪60、70、80年代的成功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实践者,但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最珍惜的是未被父母安排、监督的生活,父母强制推销给他们的东西无论好坏都会引起反感。就绘画而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基础训练,在懂得艺术之美和发现创造的快乐之前,就要失去玩耍的时间,忍受枯燥的练习,其最大的可能性是导致原本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憎恨艺术。
当然,所谓“无为而治”并不代表空洞,所有刻意或无意中接触到的东西都像种子一样,会埋在他们的心里成为精神资源。艺术的作用更像一扇窗口,孩子们通过它感知更丰富的人性,并借由它了解各种相关的社科知识,使得他们不再是单向度的人。而学习艺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好的过程是让他们通过自由自在的创作,感受想象力飞扬的喜悦感,那种快乐会被永恒地留在记忆里。
对于有天赋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来说,不幸的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艺术教育这么多年来仍然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里,但是这个时代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却都告诉我们,好的艺术家是能从“不足”中挖掘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扁平化的世界里,独特的成长经验反而有可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