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年级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了一定的书面表达训练的基础上,教师着手于训练高年级学生更加纯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助力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从丰富学生阅读资料,助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教授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作文习作能力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写作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核心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点。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写起作文来非常困难,不是文不对题、字数过少、漏洞百出,就是行文生涩不已、逻辑不清晰,让人读之困惑、乏味。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因此,教师应当尤其注重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丰富学生阅读资料,助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对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入的必要手段,写作是学习者可以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出的方式。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量变达成质变,输出才有可能。只阅读不书写,经过长时间便会被遗忘,只写作不阅读亦是如此。丰富小学生的素材积累是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首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教师在教学习作部分《家乡的风俗》一课前,为了避免让学生在写作时出现无物可写的情况,为学生打印并发放了关于本地节日风俗的美文。除此之外,教师还联合家长,在近期的当地节日带领学生感受生活,融入生活,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观察和搜集素材。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风俗的资料,如民风民俗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为学生讲述了本地区风俗的来源以及发展历史。学生在多种资料的参考基础上,实现了写作素材的积累,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
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思想来源于生活。纵观许多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们都习惯在最后一段表达情感,这属于机械化的写作,源于缺少对实际生活情景的观察和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为依据,进行高效的教学探索,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写作,激励学生关注实际社会生活,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习作部分《让真情自然流露》一课时,就注重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了回忆以及习作的练习。如教师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并将其有条理地写下来。但是在学生进行写作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激活更多的思路,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并通过讨论、问答的方式总结讲述故事的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在讨论的最后部分,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了关于情感体验种类词语的简短总结,如“依依不舍”“心花怒放”“怒火中烧”。不仅如此,教师还让学生在进行故事梗概描述的过程中,适时将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思考写出来,避免只在文章的末尾进行情感的机械式表达。学生通过践行教师的建议,进行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高质量作文的写作练习。
三、教授學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写作可以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如同学生口语表达提升一样,需要技巧辅助作用的彰显。此时,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应是框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会写官方用语或者无话可说,而是让学生通过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达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程度。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记叙文的习作技巧时,为学生总结了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撰写的要点:人物性格、人物特点要通过描绘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行为、说出的话语来展现。“在写作记叙文时,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要在几件事中和谐、统一”。而对于要记叙的事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将事情发展的顺序、涉及到的人物等要素进行列举,并将其根据关系进行连线。这样,在写作时,可以让自己思路更清晰。同样,教师教授了学生学习其他文体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助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目标,就应始终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写作素材;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锻炼描写真情实感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科学、高效的写作方法。多措并举,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金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65-66.
[2]王丽.怎样才能给学生一支生花的妙笔——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95-9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写作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核心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点。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写起作文来非常困难,不是文不对题、字数过少、漏洞百出,就是行文生涩不已、逻辑不清晰,让人读之困惑、乏味。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因此,教师应当尤其注重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丰富学生阅读资料,助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对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入的必要手段,写作是学习者可以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出的方式。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量变达成质变,输出才有可能。只阅读不书写,经过长时间便会被遗忘,只写作不阅读亦是如此。丰富小学生的素材积累是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首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教师在教学习作部分《家乡的风俗》一课前,为了避免让学生在写作时出现无物可写的情况,为学生打印并发放了关于本地节日风俗的美文。除此之外,教师还联合家长,在近期的当地节日带领学生感受生活,融入生活,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观察和搜集素材。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风俗的资料,如民风民俗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为学生讲述了本地区风俗的来源以及发展历史。学生在多种资料的参考基础上,实现了写作素材的积累,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
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思想来源于生活。纵观许多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们都习惯在最后一段表达情感,这属于机械化的写作,源于缺少对实际生活情景的观察和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为依据,进行高效的教学探索,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写作,激励学生关注实际社会生活,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习作部分《让真情自然流露》一课时,就注重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了回忆以及习作的练习。如教师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并将其有条理地写下来。但是在学生进行写作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激活更多的思路,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并通过讨论、问答的方式总结讲述故事的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在讨论的最后部分,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了关于情感体验种类词语的简短总结,如“依依不舍”“心花怒放”“怒火中烧”。不仅如此,教师还让学生在进行故事梗概描述的过程中,适时将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思考写出来,避免只在文章的末尾进行情感的机械式表达。学生通过践行教师的建议,进行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高质量作文的写作练习。
三、教授學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写作可以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如同学生口语表达提升一样,需要技巧辅助作用的彰显。此时,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应是框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会写官方用语或者无话可说,而是让学生通过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达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程度。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记叙文的习作技巧时,为学生总结了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撰写的要点:人物性格、人物特点要通过描绘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行为、说出的话语来展现。“在写作记叙文时,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要在几件事中和谐、统一”。而对于要记叙的事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将事情发展的顺序、涉及到的人物等要素进行列举,并将其根据关系进行连线。这样,在写作时,可以让自己思路更清晰。同样,教师教授了学生学习其他文体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助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目标,就应始终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写作素材;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锻炼描写真情实感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科学、高效的写作方法。多措并举,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金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65-66.
[2]王丽.怎样才能给学生一支生花的妙笔——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