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结果自足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

来源 :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汉语有一类动词,如"破、败、伤、灭、断"等,其语义构成中既包含动作义,又包含结果义,其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自主性]、[+可控性]、[+外向性]、[+终结]。这种语义特征决定了这类动词特别的句法表现——可以自由地出现在三种句法槽:(一)"NP1NP2"句法槽;(二)"NP"句法槽;(三)"NP1+VNP2"句法槽。以往的研究多根据(一)(二)两种句法分布来论证这类动词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也有学者据此认定其为作格动词。文章结合句法分布(三)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类动词既不同于自动词,也不同于他动词,比照作格语言看作作格动词也不大合适,故而根据其语义特征将其命名为"结果自足动词"。
其他文献
文章认为,语言学者提出的“双音词的构成跟短语相似”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汉语的特点,有利于人们以简驭繁把握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但随后提出的“造句的形式和构词的形
文章沿着赵元任“我叫张老三”不是来自被动句法过程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了现代汉语“称说”义动词所构成的句式的来历。一则发现“叫”的三元句和二元句均来自历史上的话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