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与格介词“过”和“畀”的变异考察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表示引进交付、传递的对象或受益者的与格介词,广州话中的“过”至晚于明末清初便已经出现,在明末至清末的几百年间.“过”的使用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而“畀”作为与格介词的用法直到清末时期仍然相对少见。与格介词“畀”自产生起就处于与“过”竞争的变异状态。自民国中后期开始,广州话的与格介词“过”便呈现出被“畀”取代的趋势。“过”和“畀”的变异既是语言自身演变规律的体现,也是语言运用影响的结果。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环境的改善,使高校图书馆用户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技术应用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其发展趋势是:培训内容注意实用性、新颖性、合法性;培训方式强调灵活性、专业性;培
“交往”在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应从人类社会发展中“交往”的逐步扩大入手,随着地域之间交往的扩展,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分散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佛山市的各类民间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民间组织在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用多种志愿形式推动和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缺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