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匆匆》、《背影》、《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这些特征或通过朴实地叙事流露出来,或蕴藏于生动明丽的景物与清雅疏朗的意境中,或融注于充满女性味的人性光辉中,或通过蕴藉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
朱自清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朱自清在创作中严格地恪守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虽各有所成,但相比下,他的散文创作更为成功,影响也最大,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委婉细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相映成趣。他的亲情散文以叙事写意为主,别有一种韵味。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认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优美的语言艺术
(一)善用口语,朴实无华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二)巧用修辞,新鲜贴切
讲究修辞,特别爱用新巧和富有诗意的比喻、比拟,从各种角度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朱自清语言的又一特点。如《春》中,把“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神似地描绘出“春”的活力、明媚和力量;《绿》中的人化自然描绘,便可深感朱自清比喻神似的技艺高超了。
(三)是节奏鲜明,和谐生动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韵味,散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节和谐是通过押韵和叠音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是很讲究平仄和押韵的。朱自清先生古文功底深厚,所以,他不由自主的吸收这一传统而体现在他的散文语言中。朱自清散文的音节和谐动听,还在于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运用反复、回环、排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节奏,能根据写景和情感变化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句式。叙述、议论、设问、反问、感叹句交叉并用,相错成文;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舒卷自如,错落有致;语言有徐有疾,欢快跳跃。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同自己的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景物既写得细腻自然,又具有纯真朴实的情致,悄无声息地将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在清新疏朗的意境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朱自清在意境的塑造中,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是善于运用女性意象,使散文充满浓郁的女性味,笼罩着温馨的人性光辉。瘦西湖的烟花三月、小桥流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晓风残月,扬州悠久的人文文化,妩媚、优雅了朱自清的诗文。常常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具有独特的抒情魅力。
真挚、深厚的感情投入
朱自清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有的人说他“文如其人”,有的人赞扬他的散文“富有至情”,正道出了他散文的可贵特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朱自清是真诚的,肺腑中饱蕴着至真至诚的感情。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呈现出“轻灵澹远”的风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中出来。”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荷塘月色》也好,《绿》也好,还有那感人至深的《背影》,等等,无一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真所谓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
【注释】
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22页。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年第124页。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第1页。
英子:《狂狷之间》,《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3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
3、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匆匆》、《背影》、《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这些特征或通过朴实地叙事流露出来,或蕴藏于生动明丽的景物与清雅疏朗的意境中,或融注于充满女性味的人性光辉中,或通过蕴藉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
朱自清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朱自清在创作中严格地恪守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虽各有所成,但相比下,他的散文创作更为成功,影响也最大,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委婉细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相映成趣。他的亲情散文以叙事写意为主,别有一种韵味。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认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优美的语言艺术
(一)善用口语,朴实无华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二)巧用修辞,新鲜贴切
讲究修辞,特别爱用新巧和富有诗意的比喻、比拟,从各种角度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朱自清语言的又一特点。如《春》中,把“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神似地描绘出“春”的活力、明媚和力量;《绿》中的人化自然描绘,便可深感朱自清比喻神似的技艺高超了。
(三)是节奏鲜明,和谐生动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韵味,散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节和谐是通过押韵和叠音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是很讲究平仄和押韵的。朱自清先生古文功底深厚,所以,他不由自主的吸收这一传统而体现在他的散文语言中。朱自清散文的音节和谐动听,还在于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运用反复、回环、排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节奏,能根据写景和情感变化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句式。叙述、议论、设问、反问、感叹句交叉并用,相错成文;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舒卷自如,错落有致;语言有徐有疾,欢快跳跃。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同自己的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景物既写得细腻自然,又具有纯真朴实的情致,悄无声息地将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在清新疏朗的意境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朱自清在意境的塑造中,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是善于运用女性意象,使散文充满浓郁的女性味,笼罩着温馨的人性光辉。瘦西湖的烟花三月、小桥流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晓风残月,扬州悠久的人文文化,妩媚、优雅了朱自清的诗文。常常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具有独特的抒情魅力。
真挚、深厚的感情投入
朱自清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有的人说他“文如其人”,有的人赞扬他的散文“富有至情”,正道出了他散文的可贵特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朱自清是真诚的,肺腑中饱蕴着至真至诚的感情。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呈现出“轻灵澹远”的风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中出来。”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荷塘月色》也好,《绿》也好,还有那感人至深的《背影》,等等,无一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真所谓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
【注释】
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22页。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年第124页。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第1页。
英子:《狂狷之间》,《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3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
3、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