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晨读训练。我们可以采用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多种形式并举、及时检查等策略来提高初中语文晨读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 晨读 方法 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部分学校都安排了晨读课。然而,晨读课效果不佳、形同虚设。刚开始学生声嘶力竭、喊破喉咙,渐渐地却如“骤雨初歇”,到最后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学生干脆变晨读课为作业课、自习课。这样时间一长,以至于连教师也感觉晨读课如“鸡肋”了。这显然与设置晨读课的初衷相距甚远了。而实践表明,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晨读这一宝贵时间,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指导晨读呢?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影响晨读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的重要条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学生只有对晨读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晨读。激发学生的晨读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环境熏陶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
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特别是对学习方面的文化熏陶。可以在学校的橱窗、教室的走廊、室内的墙壁张贴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或者一些有哲理性的语句。例如: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李苦禅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刘彝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让学生受这些文化氛围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对晨读产生兴趣。
2、用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
成就感,说到底就是自己的做法和取得的结果得到别人的肯定时产生的一种满足或兴奋的心理。这种兴奋可以增强自信心,产生一股抑制不住的再奋斗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晨读的优点,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享受到取得成绩的满足和兴奋,从而对晨读产生兴趣,提高自己晨读的自觉性。
激发学生的晨读兴趣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晨读习惯打基础的。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使之对晨读有着良好的习惯。
二、明确目标,有序训练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来体现的。晨读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晨读时间是识记、巩固、积累语文知识的最佳时间。语文教师应该对晨读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晨读,并激发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在晨读时没有任务,没有目标,那么晨读就只流于一个表面的形式,走走過场而已,势必造成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晨读前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落实任务,明确目标。
晨读在有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序训练。学生可以在晨读这一最佳时间内去诵读相关的课内知识,但语文课内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的延伸则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必要也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晨读体系。在学年初(或学期初)教研组要精心制订整个学校的语文晨读计划,并指导落实。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晨读计划(有条件的话可以制订到每一位学生),然后再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使晨读训练真正落实到序列化的轨道上来,进而提高晨读训练的针对性。如七年级,教师可以对学生重点训练诗歌的诵读。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诵读课本上的诗歌,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包括古代的诗词)。这样,通过一学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可以诵读近百首的诗歌,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升的。八年级,可以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感受我国古老文化的精华;九年级,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时文美文让学生诵读,从侧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这些序列训练的内容绝不是单一进行的,我们也可以根据情况交叉训练,效果会更理想。
三、有效训练,不拘形式
晨读的主要形式是诵读,但是单一的诵读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读的心理,所以并非要求学生一定采用自主一读到底这一传统形式,而是要充分发挥不同诵读形式的作用,变“单调诵读”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诵读”,求实创新,以期使晨读效率最优化。具体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教师读。教师可以引读、导读、领读、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的技巧,明确如何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问题。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读的错误,提高读的准确性。
个人读。指的是学生根据具体的诵读材料,自己采用大声朗读、默读等形式来读。这一形式相对灵活,学生自己也可以反复诵读规定的材料,以巩固诵读的成果。
小组读。就是说在班级内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本小组的晨读工作,帮助和带动组内其他同学共同晨读。组内同学要相互鼓励,相互监督。通过这一形式晨读,不但可以提高晨读的实际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晨读的积极性。
此外,根据具体的晨读材料,还可以采用全班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形式,丰富晨读内容,活跃晨读气氛。当然,在晨读形式的运用上,我们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读书状态,灵活运用。
四、及时检查,巩固提升
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其中当然包括必要的检查测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晨读指导和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及时检查晨读的效果。可以采用出题目、指名诵读等形式检查,检查要以鼓励为主,并根据检查情况适时对学生提出建议或者改进措施,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巩固所诵读的材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晨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安排晨读内容和形式,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晨读。
参考文献:
[1]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
[2]《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武汉),2005.1
【关键词】语文 晨读 方法 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部分学校都安排了晨读课。然而,晨读课效果不佳、形同虚设。刚开始学生声嘶力竭、喊破喉咙,渐渐地却如“骤雨初歇”,到最后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学生干脆变晨读课为作业课、自习课。这样时间一长,以至于连教师也感觉晨读课如“鸡肋”了。这显然与设置晨读课的初衷相距甚远了。而实践表明,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晨读这一宝贵时间,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指导晨读呢?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影响晨读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的重要条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学生只有对晨读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晨读。激发学生的晨读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环境熏陶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
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特别是对学习方面的文化熏陶。可以在学校的橱窗、教室的走廊、室内的墙壁张贴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或者一些有哲理性的语句。例如: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李苦禅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刘彝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让学生受这些文化氛围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对晨读产生兴趣。
2、用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
成就感,说到底就是自己的做法和取得的结果得到别人的肯定时产生的一种满足或兴奋的心理。这种兴奋可以增强自信心,产生一股抑制不住的再奋斗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晨读的优点,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享受到取得成绩的满足和兴奋,从而对晨读产生兴趣,提高自己晨读的自觉性。
激发学生的晨读兴趣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晨读习惯打基础的。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晨读的兴趣,使之对晨读有着良好的习惯。
二、明确目标,有序训练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来体现的。晨读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晨读时间是识记、巩固、积累语文知识的最佳时间。语文教师应该对晨读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晨读,并激发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在晨读时没有任务,没有目标,那么晨读就只流于一个表面的形式,走走過场而已,势必造成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晨读前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落实任务,明确目标。
晨读在有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序训练。学生可以在晨读这一最佳时间内去诵读相关的课内知识,但语文课内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的延伸则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必要也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晨读体系。在学年初(或学期初)教研组要精心制订整个学校的语文晨读计划,并指导落实。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晨读计划(有条件的话可以制订到每一位学生),然后再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使晨读训练真正落实到序列化的轨道上来,进而提高晨读训练的针对性。如七年级,教师可以对学生重点训练诗歌的诵读。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诵读课本上的诗歌,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包括古代的诗词)。这样,通过一学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可以诵读近百首的诗歌,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升的。八年级,可以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感受我国古老文化的精华;九年级,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时文美文让学生诵读,从侧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这些序列训练的内容绝不是单一进行的,我们也可以根据情况交叉训练,效果会更理想。
三、有效训练,不拘形式
晨读的主要形式是诵读,但是单一的诵读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读的心理,所以并非要求学生一定采用自主一读到底这一传统形式,而是要充分发挥不同诵读形式的作用,变“单调诵读”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诵读”,求实创新,以期使晨读效率最优化。具体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教师读。教师可以引读、导读、领读、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的技巧,明确如何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问题。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读的错误,提高读的准确性。
个人读。指的是学生根据具体的诵读材料,自己采用大声朗读、默读等形式来读。这一形式相对灵活,学生自己也可以反复诵读规定的材料,以巩固诵读的成果。
小组读。就是说在班级内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本小组的晨读工作,帮助和带动组内其他同学共同晨读。组内同学要相互鼓励,相互监督。通过这一形式晨读,不但可以提高晨读的实际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晨读的积极性。
此外,根据具体的晨读材料,还可以采用全班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形式,丰富晨读内容,活跃晨读气氛。当然,在晨读形式的运用上,我们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读书状态,灵活运用。
四、及时检查,巩固提升
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其中当然包括必要的检查测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晨读指导和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及时检查晨读的效果。可以采用出题目、指名诵读等形式检查,检查要以鼓励为主,并根据检查情况适时对学生提出建议或者改进措施,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巩固所诵读的材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晨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安排晨读内容和形式,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晨读。
参考文献:
[1]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
[2]《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武汉),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