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专题研究。对于山西省沁水县来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独特,在加快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这些独特优势,加强统筹谋划,促进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就山西省沁水县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建议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沁水县;文化事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45-02
1 沁水县文化概况
沁水县特殊的区域位置,促成了河东文化与潞泽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渗透,积淀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现存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6处,市级7处,县级7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10项,县级23项。历史文化名村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从下川史前文化到现代赵树理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血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滋养升华,彰显出沁水县文化的精粹,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沁水县称为文化资源大县当之无愧。
沁水因沁河而得名。有河流就有生命的律动,有河流就有文化的繁衍。沁水特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沁水文化生成的独立性,显现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形态。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道德崇尚、宗教信仰、村落居所、家族本业、山川崇拜等文化差异,形成了城西舜帝文化、城东沁河文化为两大主流的沁水文化总架构。
舜帝文化、沁河文化是沁水文化之魂。人类先祖渔猎和原始农耕遗存,分布密集的舜帝庙宇,崇拜舜德的民间传说,诸多村庄地名的演绎,构成了城西颇具典型的舜帝文化。人类走出大山逐步向沁河流域迁徙,沁河文化也随之在城东一带而张扬。仰韶、龙山、夏、商、周文化遗存,官、商、士、农、工宅院相融合的古村城堡,叱咤时代风云的历史名人,都承担和传承着沁河文化,他们的居所、生活、思想、品质、著述都是文化的凝聚和延续,代表着一个时代艺术的巅峰和文学流派,为沁河文化注入了更新的内涵,构成了城东独具特色的沁河文化。
2 沁水县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沁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建起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乡村文化广场85处,农家书屋56个,业余文艺团体100余个,文化大院150个,广播电视实现了全覆盖,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氛围。同时,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整理、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化旅游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下川历史文化、舜王坪农耕文化、历山东西峡自然山水、三都古城、郭壁窦庄古堡古村落、赵树理故居、张峰水库、岳阳山庄、示范牧场等旅游资源正在加快挖掘、开发、建设。全县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全县文化事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思想观念滞后
一是对文化事业建设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受煤炭产业支撑沁水经济的传统影响,没有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沁水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产业去思考,没有将发展文化事业像抓煤炭产业一样去重视。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我们对此还是认识不够深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经济而轻文化,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日常工作等方面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二是缺乏改革意识。虽然近几年各文化单位都经过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思想仍然较封闭保守。有些文化经营性单位仍然处在“大锅饭”时期,机制不活,人员不畅,效益不高。三是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干部职工不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去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不去抢抓文化进入市场的机遇,一味“等靠要”,墨守成规。思想观念的落后决定了行动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2 经费严重不足
从沁水县实际情况看,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一是上级投入“偏少”。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仍然不够,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项目也投入偏少。二是本级政府配套“困难”。县、乡镇财政基本是保工资、保运转、保钢性开支,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事业费等资金很难按上级政策标准配套。尤其各乡镇想要开展一些活动也都苦于没有资金。
3.3 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缺设
一方面是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加之人员不足,使很多工作难以理顺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力量薄弱,工作压力非常大。国家有新闻出版署,沁水县虽然在文化局同时挂新闻出版局牌子,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县文化稽查大队成立时间不长,要管理好全县城乡文化市场十分困难,只好蜻蜓点水。从而使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形成真空地带。
3.4 人才青黄不接
文体、广电工作不同其他行业部门,对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经磨炼和长期培养很难胜任新闻、文艺、体育等方面工作。而目前这类人才已严重青黄不接,原来的骨干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或退休或退养,文艺创作、编剧、导演、主持人等多方面的人才后继乏人,严重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5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强,监管不力
一些典型的文化资源仍处于自然状态下,风雨剥蚀、人为损坏、逐步消亡,缺乏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有些优势资源一卖了之,任其自由,缺乏有效的监管;重点不突出,辐射效应弱。历山舜王坪、柳氏民居、湘峪古城、赵树理故居这些可谓沁水县文化的品牌,但发展速度缓慢,构不成体系,形不成规模,辐射效应不明显。 4 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4.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如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沁水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沁水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对文化事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要以更超前的思维,更开阔的视野,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沁水实际,用科学发展的理念重视文化建设,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狠抓文化建设,用现代科技的创意提升文化产业品牌。尽快编制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
4.2 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要切实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体育健身等项目等公益文化事业要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培训等经费的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农村演出的文艺团体,政府给予奖励。要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投入。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调动各方面投入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办文化的良好氛围。
4.3 大胆改革,创新机制,充实文化人才
要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加强队伍建设。文化部门要从办小文化转向管大文化,从管理部门文化转向管理行业文化。进一步抓好乡镇文广中心的改革,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全文化机构,增强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强人才培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选聘一批宣传专业、群文专业、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文体、广电队伍,在资金、政策、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全面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抓好产业,活跃市场
坚持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新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结合沁水实际,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挖掘和有效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加快下川历史文化、舜王坪农耕文化、历山东西峡自然山水、三都古城、郭壁窦庄古堡古村落、赵树理故居、张峰水库、岳阳山庄、示范牧场等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建设,把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巧打“文化牌”,发展具有鲜明特点、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
4.5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促进全县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全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有利发展、状大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实行企业带动,逐步建立企业带动捆绑发展长效机制,形成“一企一文”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局面。二是实行市场运作,拓宽社会多元办文化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带动一系列文化相关产业的兴起和文化产品的开发、研制,真正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双赢。三是实行资金倾斜,要举全县之力抓文化产业发展,集中财力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财力向兴办文化产业方面倾斜,强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沁水县267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沉积着厚重的文化岩层,散落着丰富的文化碎片,弘扬沁水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共建精神家园,是沁水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是沁水县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把沁水文化同现代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一批代表沁水形象,体现沁水特色的文化品牌,壮大沁水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一个“文化品位高雅、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魅力新沁水!倾全县之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促使全县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沁水县;文化事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45-02
1 沁水县文化概况
沁水县特殊的区域位置,促成了河东文化与潞泽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渗透,积淀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现存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6处,市级7处,县级7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10项,县级23项。历史文化名村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从下川史前文化到现代赵树理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血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滋养升华,彰显出沁水县文化的精粹,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沁水县称为文化资源大县当之无愧。
沁水因沁河而得名。有河流就有生命的律动,有河流就有文化的繁衍。沁水特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沁水文化生成的独立性,显现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形态。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道德崇尚、宗教信仰、村落居所、家族本业、山川崇拜等文化差异,形成了城西舜帝文化、城东沁河文化为两大主流的沁水文化总架构。
舜帝文化、沁河文化是沁水文化之魂。人类先祖渔猎和原始农耕遗存,分布密集的舜帝庙宇,崇拜舜德的民间传说,诸多村庄地名的演绎,构成了城西颇具典型的舜帝文化。人类走出大山逐步向沁河流域迁徙,沁河文化也随之在城东一带而张扬。仰韶、龙山、夏、商、周文化遗存,官、商、士、农、工宅院相融合的古村城堡,叱咤时代风云的历史名人,都承担和传承着沁河文化,他们的居所、生活、思想、品质、著述都是文化的凝聚和延续,代表着一个时代艺术的巅峰和文学流派,为沁河文化注入了更新的内涵,构成了城东独具特色的沁河文化。
2 沁水县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沁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建起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乡村文化广场85处,农家书屋56个,业余文艺团体100余个,文化大院150个,广播电视实现了全覆盖,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氛围。同时,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整理、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化旅游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下川历史文化、舜王坪农耕文化、历山东西峡自然山水、三都古城、郭壁窦庄古堡古村落、赵树理故居、张峰水库、岳阳山庄、示范牧场等旅游资源正在加快挖掘、开发、建设。全县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全县文化事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思想观念滞后
一是对文化事业建设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受煤炭产业支撑沁水经济的传统影响,没有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沁水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产业去思考,没有将发展文化事业像抓煤炭产业一样去重视。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我们对此还是认识不够深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经济而轻文化,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日常工作等方面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二是缺乏改革意识。虽然近几年各文化单位都经过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思想仍然较封闭保守。有些文化经营性单位仍然处在“大锅饭”时期,机制不活,人员不畅,效益不高。三是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干部职工不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去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不去抢抓文化进入市场的机遇,一味“等靠要”,墨守成规。思想观念的落后决定了行动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2 经费严重不足
从沁水县实际情况看,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一是上级投入“偏少”。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仍然不够,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项目也投入偏少。二是本级政府配套“困难”。县、乡镇财政基本是保工资、保运转、保钢性开支,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事业费等资金很难按上级政策标准配套。尤其各乡镇想要开展一些活动也都苦于没有资金。
3.3 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缺设
一方面是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加之人员不足,使很多工作难以理顺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力量薄弱,工作压力非常大。国家有新闻出版署,沁水县虽然在文化局同时挂新闻出版局牌子,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县文化稽查大队成立时间不长,要管理好全县城乡文化市场十分困难,只好蜻蜓点水。从而使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形成真空地带。
3.4 人才青黄不接
文体、广电工作不同其他行业部门,对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经磨炼和长期培养很难胜任新闻、文艺、体育等方面工作。而目前这类人才已严重青黄不接,原来的骨干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或退休或退养,文艺创作、编剧、导演、主持人等多方面的人才后继乏人,严重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5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强,监管不力
一些典型的文化资源仍处于自然状态下,风雨剥蚀、人为损坏、逐步消亡,缺乏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有些优势资源一卖了之,任其自由,缺乏有效的监管;重点不突出,辐射效应弱。历山舜王坪、柳氏民居、湘峪古城、赵树理故居这些可谓沁水县文化的品牌,但发展速度缓慢,构不成体系,形不成规模,辐射效应不明显。 4 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4.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如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沁水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沁水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对文化事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要以更超前的思维,更开阔的视野,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沁水实际,用科学发展的理念重视文化建设,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狠抓文化建设,用现代科技的创意提升文化产业品牌。尽快编制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
4.2 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要切实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体育健身等项目等公益文化事业要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培训等经费的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农村演出的文艺团体,政府给予奖励。要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投入。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调动各方面投入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办文化的良好氛围。
4.3 大胆改革,创新机制,充实文化人才
要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加强队伍建设。文化部门要从办小文化转向管大文化,从管理部门文化转向管理行业文化。进一步抓好乡镇文广中心的改革,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全文化机构,增强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强人才培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选聘一批宣传专业、群文专业、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文体、广电队伍,在资金、政策、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全面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抓好产业,活跃市场
坚持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新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结合沁水实际,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挖掘和有效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加快下川历史文化、舜王坪农耕文化、历山东西峡自然山水、三都古城、郭壁窦庄古堡古村落、赵树理故居、张峰水库、岳阳山庄、示范牧场等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建设,把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巧打“文化牌”,发展具有鲜明特点、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
4.5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促进全县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全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有利发展、状大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实行企业带动,逐步建立企业带动捆绑发展长效机制,形成“一企一文”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局面。二是实行市场运作,拓宽社会多元办文化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带动一系列文化相关产业的兴起和文化产品的开发、研制,真正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双赢。三是实行资金倾斜,要举全县之力抓文化产业发展,集中财力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财力向兴办文化产业方面倾斜,强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沁水县267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沉积着厚重的文化岩层,散落着丰富的文化碎片,弘扬沁水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共建精神家园,是沁水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是沁水县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把沁水文化同现代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一批代表沁水形象,体现沁水特色的文化品牌,壮大沁水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一个“文化品位高雅、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魅力新沁水!倾全县之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促使全县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