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伊始,全国的小学生都开始使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对比原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有了巨大的变化:
1.“部编本”教材的开篇体现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渗透到字里行间。大量增加了经典阅读,传承传统文化,本册教材意义深远。
2.先识字再学拼音。
“部编本”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这一变化说明新教材比以往更关注儿童的需求,先从常用字学起,再学拼音。
3.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4.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5.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6.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
7.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从教材的变化中,我們不难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习惯提出了新的标准,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研讨,我觉得语文学科的评价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在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应以低年级孩子的年纪小、好动、注意力持久性不够、知识结构不建全等为出发点,寻找孩子们能接受并乐意接受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学得快乐,化被动为主动;②听说读写相结合原则。把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作为读、写、听、说训练的主要载体,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处进行读、听训练;把课文作为范文,由机械模仿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来弥补语文课内听、说、读、写训练在数量上的不足、使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得以全面训练、协调发展。
一、“我会听”
要求:要求: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培养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
具体方法:课堂练习,学生当堂反馈。
二、我会说
要求:能在老师指导下,根据情境说三四句话。表达时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意思比较连贯。能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比较清楚。
具体方法:
(1)训练基本句式。
例: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的……有的……还有的……
(2)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画面或者文字说三四句话。
(3)能造句。
三、我会读
要求: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方法:
(1)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多反馈,重讲评指导。
(2)加强课文重点段落、语句朗读指导。
(3)与“与绘本交朋友”,多多益善。
(4)乐于与小朋友、老师、家长分享自己读到的好书好文章。
(5)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古诗,伴着“呼呼收音机”里的“奶泡泡学古诗”入睡和醒来。
(6)鼓励学生每两周能到图书馆借阅三本以上的图书。比一比谁的书读得多。
四、我会写
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方法:
(1)写字姿势规范。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
(2)笔画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八种,最基本的有八种。这八种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在写字之前,要让学生认识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3)笔顺规范。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
(4)运笔规范。运笔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如何提、按、顿、挫;什么叫逆锋,什么叫回锋;轻、重、缓、疾如何把握等。学会正确运笔,学生才能写得快、写得规范。
(5)间架结构规范。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总之,新教材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部的初衷:立德树人,自然渗透:保护天性,幼小衔接: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宜,梯度合理:强化运用,联系生活:引导发现,倡导自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因此改变评价体系也是势在必行,一年级应以鼓励为主,采用多种方式评价,至少能了解孩子多方面的才能,树立孩子的自信。而且,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学校改变考试形式,意在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快乐学习语文的“钥匙”,希望有助于推进幼小衔接,并减少一年级孩子的课业压力,提高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孩子在以后的语文考试中得到理想的成绩。
作者简介
吕凤,盘锦市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生文化,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教育工作29年,荣获“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盘锦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辽河油田最佳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有3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著书两册《播种价值》《播种诗情》,现从事盘锦市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办公室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部编本”教材的开篇体现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渗透到字里行间。大量增加了经典阅读,传承传统文化,本册教材意义深远。
2.先识字再学拼音。
“部编本”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这一变化说明新教材比以往更关注儿童的需求,先从常用字学起,再学拼音。
3.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4.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5.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6.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
7.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从教材的变化中,我們不难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习惯提出了新的标准,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研讨,我觉得语文学科的评价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在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应以低年级孩子的年纪小、好动、注意力持久性不够、知识结构不建全等为出发点,寻找孩子们能接受并乐意接受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学得快乐,化被动为主动;②听说读写相结合原则。把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作为读、写、听、说训练的主要载体,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处进行读、听训练;把课文作为范文,由机械模仿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来弥补语文课内听、说、读、写训练在数量上的不足、使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得以全面训练、协调发展。
一、“我会听”
要求:要求: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培养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
具体方法:课堂练习,学生当堂反馈。
二、我会说
要求:能在老师指导下,根据情境说三四句话。表达时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意思比较连贯。能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比较清楚。
具体方法:
(1)训练基本句式。
例: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的……有的……还有的……
(2)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画面或者文字说三四句话。
(3)能造句。
三、我会读
要求: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方法:
(1)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多反馈,重讲评指导。
(2)加强课文重点段落、语句朗读指导。
(3)与“与绘本交朋友”,多多益善。
(4)乐于与小朋友、老师、家长分享自己读到的好书好文章。
(5)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古诗,伴着“呼呼收音机”里的“奶泡泡学古诗”入睡和醒来。
(6)鼓励学生每两周能到图书馆借阅三本以上的图书。比一比谁的书读得多。
四、我会写
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方法:
(1)写字姿势规范。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
(2)笔画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八种,最基本的有八种。这八种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在写字之前,要让学生认识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3)笔顺规范。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
(4)运笔规范。运笔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如何提、按、顿、挫;什么叫逆锋,什么叫回锋;轻、重、缓、疾如何把握等。学会正确运笔,学生才能写得快、写得规范。
(5)间架结构规范。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总之,新教材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部的初衷:立德树人,自然渗透:保护天性,幼小衔接: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宜,梯度合理:强化运用,联系生活:引导发现,倡导自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因此改变评价体系也是势在必行,一年级应以鼓励为主,采用多种方式评价,至少能了解孩子多方面的才能,树立孩子的自信。而且,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学校改变考试形式,意在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快乐学习语文的“钥匙”,希望有助于推进幼小衔接,并减少一年级孩子的课业压力,提高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孩子在以后的语文考试中得到理想的成绩。
作者简介
吕凤,盘锦市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生文化,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教育工作29年,荣获“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盘锦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辽河油田最佳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有3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著书两册《播种价值》《播种诗情》,现从事盘锦市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办公室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