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在英语中称为Inquiry Learning,也译作探究性学习。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如果学生具备了研究性学习意识,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科知识。本文对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开展了浅要的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意识;初中英语课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27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正逐步走向学习”这一新的趋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贯彻于自己的教学上。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周围,稍加留意,便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广告、招牌。诸如“Business hours(营业时间)”,“Office hours(办公时间)”,“This side up (此面朝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等等。让学生随时留意,布置学生收集、摘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养成主动学习的自我意识,笔者常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采用pair work、row work、team work、group work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笔者总是先让他们小组讨论,并在旁边指导,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加以补充、归纳总结,这就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促进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2 Section A问路与指路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采用了group work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各个小组讨论问路的各种表达法及其回答(Excuse me, where is...? /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 Which is the way to...? / etc.),笔者给予纠正和补充,然后让学生采用 pair work 进行操练。如:
1.A : Excuse me, Where is...?
B : Go along the street and...
A : Thank you .
B : Not at all.
2 . A :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B : Yes .Turn left at the...crossing .
A : Thanks a lot .
B : You’re welcome .
3 . A :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B : Take the...turning on the left . You can’t miss it .
A : Thank you very much.
B : It’s my pleasure .
当学生流利地表演完dialogue后,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未来的教育目标应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和竞争应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共同参与语言实践,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例如:在教学An Accident时,让学生讨论:一群学生在离学校不远处的公路上,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撞到了马路中间的一袋大米,结果被摔伤了。如果自己面临这件事将任何对待?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们积极回答:1. I’ll stop a car to take him to hospital. 2. I’ll call a taxi to take him to hospital.3. We’ll ask a doctor to look over him. 4. We’ll call the police.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培养了团体精神,同时学生们更应关注交通安全、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研究性学习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拓展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性创造。
例如:在教完Unit 7 Lesson 26 即问学生:“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回答:1. Because he is too short.2. Beca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are broken.3. Because he likes to take exercise.
又如,在教完对话课后,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鼓励学生把他们改成生动有趣的小话剧,让学生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意识和品质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克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提倡在小组间既要合作也要竞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现实环境是充满着竞争的,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实现合作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举行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组织小组学习成果交流等,以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75170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意识;初中英语课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27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正逐步走向学习”这一新的趋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贯彻于自己的教学上。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周围,稍加留意,便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广告、招牌。诸如“Business hours(营业时间)”,“Office hours(办公时间)”,“This side up (此面朝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等等。让学生随时留意,布置学生收集、摘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养成主动学习的自我意识,笔者常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采用pair work、row work、team work、group work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笔者总是先让他们小组讨论,并在旁边指导,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加以补充、归纳总结,这就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促进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2 Section A问路与指路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采用了group work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各个小组讨论问路的各种表达法及其回答(Excuse me, where is...? /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 Which is the way to...? / etc.),笔者给予纠正和补充,然后让学生采用 pair work 进行操练。如:
1.A : Excuse me, Where is...?
B : Go along the street and...
A : Thank you .
B : Not at all.
2 . A :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B : Yes .Turn left at the...crossing .
A : Thanks a lot .
B : You’re welcome .
3 . A :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B : Take the...turning on the left . You can’t miss it .
A : Thank you very much.
B : It’s my pleasure .
当学生流利地表演完dialogue后,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未来的教育目标应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和竞争应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共同参与语言实践,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例如:在教学An Accident时,让学生讨论:一群学生在离学校不远处的公路上,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撞到了马路中间的一袋大米,结果被摔伤了。如果自己面临这件事将任何对待?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们积极回答:1. I’ll stop a car to take him to hospital. 2. I’ll call a taxi to take him to hospital.3. We’ll ask a doctor to look over him. 4. We’ll call the police.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培养了团体精神,同时学生们更应关注交通安全、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研究性学习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拓展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性创造。
例如:在教完Unit 7 Lesson 26 即问学生:“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回答:1. Because he is too short.2. Beca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are broken.3. Because he likes to take exercise.
又如,在教完对话课后,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鼓励学生把他们改成生动有趣的小话剧,让学生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意识和品质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克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提倡在小组间既要合作也要竞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现实环境是充满着竞争的,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实现合作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举行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组织小组学习成果交流等,以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7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