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与一个朋友通电话,得知她的孩子马上要读高二了,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高二是关键时期。在聊天中我感觉到了朋友隐隐的不安和忧虑,便安慰道:“你没必要过于担心,只要不沉溺于打架斗殴、堕落吸毒、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再说,你家那个孩子,内心充满了阳光,人又奋发向上,你不要有杞人之忧。”
她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幽幽地说:“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他能考上个一本也就可以了。”我和她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人生路途,该怎样走?如何走才完全正确?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成功没有统一的模板。
在生活中,我总把事隋往坏处想,结果,很多事情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于是,我便会喜出望外,感慨世界的美好。
人生足可忧虑的事颇多,而对子女方面似乎尤其过甚。多数人对儿女的担忧,应该说对女儿的担忧更甚于对儿子的担忧。诸如早恋,对于儿子,即使风流成性,父母亲友也没有面对女儿的那种忧虑和尴尬。毕竟,在这类事隋,男孩似乎更容易抽身,而对女孩来说,除了道德观念的谴责以外,还要承担身体方面的伤害。
到了养育子女的年龄,很多人都会把美好的愿望、未遂的壮志,转嫁到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孩子身上。对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冷惜疼爱。那稚嫩纯净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可爱,哭了笑了都牵动心怀。从上小学开始,学习成了第一要务,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就读的学校到授业的老师,每个父母,都会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小学六年似乎是最为漫长的,转眼初中、高中,孩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知不觉变成了小大人。偶或见面相聚的亲友,夸赞孩子又长高了一截,更懂事了,或者长得更好看了,父母的心里,总是甜丝丝的。但一提到学习状况,可能多数都会有些隐隐不安,担心孩子智识的汲取与身体的成长不合比例。
从女儿读小学开始,每一天的作业,每一次的测试,成绩的优劣,都成了我快乐或者愤怒的源泉。小考、初考、高考,女儿三次人生节点中的紧急关头,彻夜不眠、焦灼不安的,总是我,但我还要竭力掩饰自己的情绪,担心影响孩子的临战状态,秉承一种“与其让社会来磨砺、校正,不如我预先教导好”的观念。对女儿,我总是过于严厉,用自己欠缺理性、自诩完善的标准,来衡量、评判、规范女儿的言行,使其动辄获咎。
有一次,在一个好朋友家,我正对其倾诉衷肠,喋喋不休地责难女儿,“我觉得孩子已经够听话的了,也够优秀的了,至少,比起你,已经强多了,你凭什么还要这样求全责备?”因为是至交知己,朋友一针见血地对我说。被他如此当头棒喝,我猛然呆住了,细细品味,觉得他的话极为有理。
电话那头,朋友静静地听我叙说。感觉得出来,她似乎也在反省沉思,是否也犯了跟我一样的毛病。想到朋友的境况与我大不相同,我便在电话里自嘲道:“你和我不一样,当年,你考取的就是名牌大学,对孩子的要求,自然就要更高一些。但是,凭你的修为学养,凭你对孩子的悉心教育引导,肯定会笋子出林高过母,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考个一本,肯定没有问题。”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忧虑,有生之年,是永远都会存在的。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担心忧虑的事情,有所不同而已。孩子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了,也许,你会长长地松一口气,长达10多年的一场激烈战斗暂时停止。但是,很快你就会发觉,孩子需要你关心照料、督促鞭策的地方还很多,既忙事业,又顾家庭,真是令人心力交瘁、乏惫不堪,某天揽镜自顾,你才骤然惊觉,白发已经不知觉夹杂在青丝之中,额头已经哨悄爬满了皱纹,好像还没有认真地年轻过,怎么就一下子老了呢?
孩子的大学时光很快就会结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让人感觉轻松的,或许也就是这四年。接踵而至的,是孩子的就业、恋爱、婚姻、哺育下一代的问题,可能你还喘息未定,新的问题又让你忧心忡忡。
电话那头,朋友听我滔滔不绝,不时发出赞同的感喟声。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身体强健的时候,面对不绝如缕的忧思,你可能还会坚强地面对,即使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还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寻找到一条宣泄、缓解压力的途径。身患疾病,体弱神乏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念及曾在你身边猝然惊现,夺走了你的亲友熟人的死亡。我曾在经受疾病困扰时,对女儿说过一句极不情愿的话:“其实,在这個世界上,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我怕万一哪天我就死了,剩下你,怎么办呢?你会怎样呢?”女儿沉默了半天,痛苦茫然地嗫嚅着:“我也不知道,我……肯定会……很孤独。”
其实,孩子并不会真正孤独,因为到那时,他们会专注于他们的牵挂——需要他们关心呵护的下一代。人生,就是如此因循不息,生生不已的轮回。
有牵挂,才会有忧思,有忧思的人生,才会真正饱满丰盈。
罗马神话中的天门神伊阿诺斯,他有前后两张面孔,前面一张脸,青春年少,俊美清秀;后面一张脸,白发苍苍,胡须满腮。前面一张瞻前,展望未来,后面一张顾后,回味人生。我愿蓄起长长的头发,遮住顾后的沧桑面孔,静静品咂回味人生的同时,尽情展望深情迷恋的青春,在有限的人生,憧憬无尽的未来。
最喜欢苏东坡的境界:“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摘自《邵通日报》2017年11月8日)
她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幽幽地说:“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他能考上个一本也就可以了。”我和她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人生路途,该怎样走?如何走才完全正确?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成功没有统一的模板。
在生活中,我总把事隋往坏处想,结果,很多事情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于是,我便会喜出望外,感慨世界的美好。
人生足可忧虑的事颇多,而对子女方面似乎尤其过甚。多数人对儿女的担忧,应该说对女儿的担忧更甚于对儿子的担忧。诸如早恋,对于儿子,即使风流成性,父母亲友也没有面对女儿的那种忧虑和尴尬。毕竟,在这类事隋,男孩似乎更容易抽身,而对女孩来说,除了道德观念的谴责以外,还要承担身体方面的伤害。
到了养育子女的年龄,很多人都会把美好的愿望、未遂的壮志,转嫁到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孩子身上。对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冷惜疼爱。那稚嫩纯净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可爱,哭了笑了都牵动心怀。从上小学开始,学习成了第一要务,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就读的学校到授业的老师,每个父母,都会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小学六年似乎是最为漫长的,转眼初中、高中,孩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知不觉变成了小大人。偶或见面相聚的亲友,夸赞孩子又长高了一截,更懂事了,或者长得更好看了,父母的心里,总是甜丝丝的。但一提到学习状况,可能多数都会有些隐隐不安,担心孩子智识的汲取与身体的成长不合比例。
从女儿读小学开始,每一天的作业,每一次的测试,成绩的优劣,都成了我快乐或者愤怒的源泉。小考、初考、高考,女儿三次人生节点中的紧急关头,彻夜不眠、焦灼不安的,总是我,但我还要竭力掩饰自己的情绪,担心影响孩子的临战状态,秉承一种“与其让社会来磨砺、校正,不如我预先教导好”的观念。对女儿,我总是过于严厉,用自己欠缺理性、自诩完善的标准,来衡量、评判、规范女儿的言行,使其动辄获咎。
有一次,在一个好朋友家,我正对其倾诉衷肠,喋喋不休地责难女儿,“我觉得孩子已经够听话的了,也够优秀的了,至少,比起你,已经强多了,你凭什么还要这样求全责备?”因为是至交知己,朋友一针见血地对我说。被他如此当头棒喝,我猛然呆住了,细细品味,觉得他的话极为有理。
电话那头,朋友静静地听我叙说。感觉得出来,她似乎也在反省沉思,是否也犯了跟我一样的毛病。想到朋友的境况与我大不相同,我便在电话里自嘲道:“你和我不一样,当年,你考取的就是名牌大学,对孩子的要求,自然就要更高一些。但是,凭你的修为学养,凭你对孩子的悉心教育引导,肯定会笋子出林高过母,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考个一本,肯定没有问题。”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忧虑,有生之年,是永远都会存在的。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担心忧虑的事情,有所不同而已。孩子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了,也许,你会长长地松一口气,长达10多年的一场激烈战斗暂时停止。但是,很快你就会发觉,孩子需要你关心照料、督促鞭策的地方还很多,既忙事业,又顾家庭,真是令人心力交瘁、乏惫不堪,某天揽镜自顾,你才骤然惊觉,白发已经不知觉夹杂在青丝之中,额头已经哨悄爬满了皱纹,好像还没有认真地年轻过,怎么就一下子老了呢?
孩子的大学时光很快就会结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让人感觉轻松的,或许也就是这四年。接踵而至的,是孩子的就业、恋爱、婚姻、哺育下一代的问题,可能你还喘息未定,新的问题又让你忧心忡忡。
电话那头,朋友听我滔滔不绝,不时发出赞同的感喟声。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身体强健的时候,面对不绝如缕的忧思,你可能还会坚强地面对,即使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还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寻找到一条宣泄、缓解压力的途径。身患疾病,体弱神乏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念及曾在你身边猝然惊现,夺走了你的亲友熟人的死亡。我曾在经受疾病困扰时,对女儿说过一句极不情愿的话:“其实,在这個世界上,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我怕万一哪天我就死了,剩下你,怎么办呢?你会怎样呢?”女儿沉默了半天,痛苦茫然地嗫嚅着:“我也不知道,我……肯定会……很孤独。”
其实,孩子并不会真正孤独,因为到那时,他们会专注于他们的牵挂——需要他们关心呵护的下一代。人生,就是如此因循不息,生生不已的轮回。
有牵挂,才会有忧思,有忧思的人生,才会真正饱满丰盈。
罗马神话中的天门神伊阿诺斯,他有前后两张面孔,前面一张脸,青春年少,俊美清秀;后面一张脸,白发苍苍,胡须满腮。前面一张瞻前,展望未来,后面一张顾后,回味人生。我愿蓄起长长的头发,遮住顾后的沧桑面孔,静静品咂回味人生的同时,尽情展望深情迷恋的青春,在有限的人生,憧憬无尽的未来。
最喜欢苏东坡的境界:“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摘自《邵通日报》2017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