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把“仁”从单纯的道德意义上升到伦理学和哲学高度,并对仁进行了系统的省察和思考,从而对仁进行了全面的界说。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仁奠基于孔子,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因此,研究仁学思想是不能绕开这位文化巨人的。而孔子对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以来仁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反思,并且不断完善其理论框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更是其一大突破。
关于孔子仁学的界说,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张岱年认为:“仁的观念,所涵甚广,而本旨甚约;境界极高,而平实简易:是一个宏大而切近的生活准则。”①牟宗三认为:“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②史华慈认为:“仁是指称的是个人的内在道德生活,这种生活中包含有自我反省与自我反思的能力。”③尽管我们从《论语》中很难给“仁” 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从各家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仁非诸德但兼含诸德,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普遍原则。至于孔子对这个“原则”的系统思考、建构和提升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孔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仁学体系,并首次提出了“为仁”的方法。在仁所包含的内容方面,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围绕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展开论述,并首次最直接、最明确的将“恭、宽、信、敏、惠”作为的仁的重要内容;在仁的内涵方面,孔子从爱人、孝、知、礼、忠恕等多个层面来系统论述和阐发仁的丰富内涵,并对其中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为仁”的方法方面,孔子首次提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矣。”(《论语·雍也》),朱子《集注》说:“譬,喻也;方,术也。进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即为仁的路径和方法就是用忠恕之道来待人接物。
第二,孔子将仁与理想人格紧密联系,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超越。首先,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它也是人的理想人格,具体可分为士、君子、圣人等几个层次。层次越高,对仁的修养也就越高,所以孔子要求道德主体要不断的“修己”,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但是,孔子所讲的超越性并非是脱离实际的,他在主张自我超越的同时又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即他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来理解仁,也紧紧围绕现实的“人”来阐述仁。其次,孔子依据人性的本原倡导仁道,强调树立仁的观念的重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人做事就可以接近仁,君子抛弃仁就等于抛弃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折射出仁在人的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孔子把仁建构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孔子所建构这种精神信仰与宗教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宗教一般都有一个彼岸世界的精神信仰,但孔子的仁学思想则是与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自身紧密相关的,他重视的是人文精神信仰。以基督教为例,博爱是基督教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的标志和展示,但它对对人性持否定态度,认为每个人生而有罪。因此,人们为了拯救自己,来世享受幸福,必须要对他人博爱。而孔子的仁爱则是出于人的本性,它重视的是主体性和道德性。其次,宗教一般都有一种迷狂的宗教情怀,强调一种神性的意识,孔子所提倡的仁学精神信仰则注重理性精神和人性意识,强调道德主体的实践精神。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说明一个人能否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他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说明人人都有实现仁德的基础,强调人的内心对仁德向往的重要性。所以,孔子的仁学精神信仰虽然是非宗教的,但却发挥着一种准宗教(人文宗教)的功能,但他强调仁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一种人人皆能实践的德行。
第四,孔子仁的思想还是一种 “哲学的突破”。按照雅思贝尔斯的观点,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最不平常的历史事件,中国、印度、西方同一时代的并列出现了文化的大繁荣,构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奇迹的“轴心时代”。直到现在,“人类的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点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④“轴心时代”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格局,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在此时出现了,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把仁从单纯的道德原始阶段跃升至哲学的高级阶段,并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一种文化传统,历朝历代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解读与阐释都没有超越孔子所构建的整个体系。而就中国文化的历史结构而言,春秋以前仁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给孔子仁的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因此,孔子仁的思想的哲学突破是突破中有连续,是一种连续的突破。
注释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5.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0.
③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5.
④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8.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仁奠基于孔子,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因此,研究仁学思想是不能绕开这位文化巨人的。而孔子对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以来仁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反思,并且不断完善其理论框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更是其一大突破。
关于孔子仁学的界说,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张岱年认为:“仁的观念,所涵甚广,而本旨甚约;境界极高,而平实简易:是一个宏大而切近的生活准则。”①牟宗三认为:“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②史华慈认为:“仁是指称的是个人的内在道德生活,这种生活中包含有自我反省与自我反思的能力。”③尽管我们从《论语》中很难给“仁” 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从各家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仁非诸德但兼含诸德,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普遍原则。至于孔子对这个“原则”的系统思考、建构和提升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孔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仁学体系,并首次提出了“为仁”的方法。在仁所包含的内容方面,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围绕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展开论述,并首次最直接、最明确的将“恭、宽、信、敏、惠”作为的仁的重要内容;在仁的内涵方面,孔子从爱人、孝、知、礼、忠恕等多个层面来系统论述和阐发仁的丰富内涵,并对其中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为仁”的方法方面,孔子首次提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矣。”(《论语·雍也》),朱子《集注》说:“譬,喻也;方,术也。进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即为仁的路径和方法就是用忠恕之道来待人接物。
第二,孔子将仁与理想人格紧密联系,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超越。首先,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它也是人的理想人格,具体可分为士、君子、圣人等几个层次。层次越高,对仁的修养也就越高,所以孔子要求道德主体要不断的“修己”,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但是,孔子所讲的超越性并非是脱离实际的,他在主张自我超越的同时又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即他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来理解仁,也紧紧围绕现实的“人”来阐述仁。其次,孔子依据人性的本原倡导仁道,强调树立仁的观念的重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人做事就可以接近仁,君子抛弃仁就等于抛弃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折射出仁在人的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孔子把仁建构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孔子所建构这种精神信仰与宗教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宗教一般都有一个彼岸世界的精神信仰,但孔子的仁学思想则是与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自身紧密相关的,他重视的是人文精神信仰。以基督教为例,博爱是基督教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的标志和展示,但它对对人性持否定态度,认为每个人生而有罪。因此,人们为了拯救自己,来世享受幸福,必须要对他人博爱。而孔子的仁爱则是出于人的本性,它重视的是主体性和道德性。其次,宗教一般都有一种迷狂的宗教情怀,强调一种神性的意识,孔子所提倡的仁学精神信仰则注重理性精神和人性意识,强调道德主体的实践精神。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说明一个人能否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他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说明人人都有实现仁德的基础,强调人的内心对仁德向往的重要性。所以,孔子的仁学精神信仰虽然是非宗教的,但却发挥着一种准宗教(人文宗教)的功能,但他强调仁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一种人人皆能实践的德行。
第四,孔子仁的思想还是一种 “哲学的突破”。按照雅思贝尔斯的观点,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最不平常的历史事件,中国、印度、西方同一时代的并列出现了文化的大繁荣,构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奇迹的“轴心时代”。直到现在,“人类的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点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④“轴心时代”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格局,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在此时出现了,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把仁从单纯的道德原始阶段跃升至哲学的高级阶段,并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一种文化传统,历朝历代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解读与阐释都没有超越孔子所构建的整个体系。而就中国文化的历史结构而言,春秋以前仁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给孔子仁的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因此,孔子仁的思想的哲学突破是突破中有连续,是一种连续的突破。
注释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5.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0.
③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5.
④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