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在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活动取得成功。
【关键词】分组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34-02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
一、课堂中开展分层分组方式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分层建组,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层时可以遵循动态性原则、自愿性原則以及多维性原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学生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学生分层建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方法时,应当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的分层,安排相应的座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互帮互助,相互促进,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很多一线的数学教师,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有推广的价值,但限于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很难将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致于有些教师盲目地进行课改,根本无法达到教改的目的。而相对于数学教研员来说,他们往往理论知识非常丰富,本身具有较高的教改能力,却缺少必要的教学实践。这就导致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實践严重脱节。作为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教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需要同科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通力协作,因为只有团体的智慧和能力才是无穷无尽的。一定要严防出现同科相妒的不良现象,老教师要自觉地带动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的教师;而年轻的教师要谦虚好学,要能把教学的热情和冲劲带给老教师,在教学思想的碰撞中去伪取精、扬长避短,以此来共同探索数学改革之路。
三、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教师讲而学生认真听为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教学下,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锥”这节内容时,是这样进行的:师:让学生用圆规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在圆上剪出一个扇形。生:积极照做。师:把扇形的两条半径重合你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生:圆锥。师:圆锥是由几个面构成的?生:底面和侧面构成。师:圆锥的顶点与圆上任一点的连线叫圆锥的母线,沿着圆锥一条母线剪开你得到一个什么图形?生:扇形。师:你发现展开前后有那些等量关系?学生独立的思考,开始反复尝试操作。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陆续举手了。生1:圆锥的母线与展开后扇形的半径相等。生2:圆锥底面圆的周长与展开后扇形的弧长相等。生3:圆锥的侧面的面积与展开后的扇形的面积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理解了圆锥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脑海中。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学习数学,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教学的一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导入的一个小的改进,而且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采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这一手段,对于思维的开拓具有极佳的效果。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五、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当代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闯路人,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寻新的教学模式,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影响教学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积极加以解决,便离成功越来越近,课堂教学活动的路上才会听到掌声、看到鲜花。
参考文献:
[1]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牛树平.神州.2013(02).
[2]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J].杨德友.学周刊.2011(23).
[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讨论[J].徐文娟.新课程学习(上).2011(05).
【关键词】分组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34-02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
一、课堂中开展分层分组方式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分层建组,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层时可以遵循动态性原则、自愿性原則以及多维性原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学生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学生分层建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方法时,应当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的分层,安排相应的座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互帮互助,相互促进,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很多一线的数学教师,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有推广的价值,但限于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很难将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致于有些教师盲目地进行课改,根本无法达到教改的目的。而相对于数学教研员来说,他们往往理论知识非常丰富,本身具有较高的教改能力,却缺少必要的教学实践。这就导致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實践严重脱节。作为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教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需要同科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通力协作,因为只有团体的智慧和能力才是无穷无尽的。一定要严防出现同科相妒的不良现象,老教师要自觉地带动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的教师;而年轻的教师要谦虚好学,要能把教学的热情和冲劲带给老教师,在教学思想的碰撞中去伪取精、扬长避短,以此来共同探索数学改革之路。
三、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教师讲而学生认真听为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教学下,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锥”这节内容时,是这样进行的:师:让学生用圆规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在圆上剪出一个扇形。生:积极照做。师:把扇形的两条半径重合你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生:圆锥。师:圆锥是由几个面构成的?生:底面和侧面构成。师:圆锥的顶点与圆上任一点的连线叫圆锥的母线,沿着圆锥一条母线剪开你得到一个什么图形?生:扇形。师:你发现展开前后有那些等量关系?学生独立的思考,开始反复尝试操作。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陆续举手了。生1:圆锥的母线与展开后扇形的半径相等。生2:圆锥底面圆的周长与展开后扇形的弧长相等。生3:圆锥的侧面的面积与展开后的扇形的面积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理解了圆锥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脑海中。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学习数学,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教学的一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导入的一个小的改进,而且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采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这一手段,对于思维的开拓具有极佳的效果。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五、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当代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闯路人,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寻新的教学模式,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影响教学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积极加以解决,便离成功越来越近,课堂教学活动的路上才会听到掌声、看到鲜花。
参考文献:
[1]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牛树平.神州.2013(02).
[2]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J].杨德友.学周刊.2011(23).
[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讨论[J].徐文娟.新课程学习(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