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一走进办公室,我就闻到了一股怪味。不用说,艾森导演又没有将自己吃完的饭盒扔下楼。他还将几个饭盒一字排开,美其名曰:做研究。
“终于成功啦!各位,刚才我偷偷打开看过,最左边的饭盒底下藏有两只健康活泼的蟑螂。现在我们来猜猜右边饭盒下是否也被蟑螂占领!”
大家都没猜蟑螂的心思。艾森导演只好点名发问:“托尼,你觉得呢?”
“我……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觉得?”我机智地将话题抛了回去。
“说有!”
“嗯,那有!”
“我们的托尼猜测右边饭盒下也有蟑螂。现在就到了揭示答案的时刻——嘿,一只都没有!”
接下来,便到了艾森导演卖弄蟑螂知识的时间——
酷爱躲猫猫
蟑螂社会实行的都是民主制,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它们会用有商有量的方式——伸着触角,互相走动着,触碰身体交换信息。不过作为一只蟑螂,一般也不需要处理什么大事,它们所涉及的问题不是有关遮蔽物,便是有关食物。
说到遮蔽物,就必须讲到蟑螂的“躲猫猫”爱好。它们最喜欢钻到犄角旮旯里躲起来,伺机而动。蟑螂躲藏时还喜欢扎堆,这可不是单纯地为了凑热闹,而是因为好处多多。首先,方便找对象——缘分可能就在转身后;其次,容易沾光揩油,跟着大家找到食物;第三,在干燥的环境中聚在一起还能保湿;等等。
不过,扎堆也要讲科学。
“哇,前面有个遮蔽物特别棒特别理想化,我喜欢!”“我也喜欢!”
如果遇到这种“蟑见蟑爱”的遮蔽物,蟑螂们会如何扎堆呢?
扎堆的哲学
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特意征集了一些蟑螂“志愿者”,将它们放进一个特制的圆盘中,并在里面建造了两个条件完全一样的“保护伞”,看蟑螂们如何“扎堆”。
起初,迷茫的蟑螂们会在圆盘里到处乱爬,互相探听消息,没多久它们就开始在遮蔽物下聚集了 。
这时候,你会发现蟑螂扎堆会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逻辑。
如果蟑螂的数量比其中一个遮蔽物的容量小,它们会热热闹闹地挤在其中一个遮蔽物下,眼睁睁看着另一个成为“闲置房”。
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其中一个遮蔽物的容量,而小于两个遮蔽物的容量。蟑螂会不会像之前一样,把其中一个占满,剩下的躲在另一个遮蔽物下?你猜错了,这时候蟑螂会平均分成两队,分别躲在两处。
如果现在再放进一个遮蔽物,蟑螂会不会平均分配到3个遮蔽物里面去呢?不然。如果遮蔽物的容量不够大,蟑螂将在其中的两处做平分,而让第三处空着。如果遮蔽物的容量足够大,能容纳全部蟑螂,那么它们都将挤到一物,而让另两处空着。
总之,蟑螂扎堆的首选是:最好大家都能聚集到一起。如果一个地方搁不下,再慢慢把同伴分出去。长久以来,蟑螂们都遵守着这种游戏规则。
蟑螂群里有“内鬼”
假如现在出现一只特立独行的蟑螂,非要别出心裁不可,又会怎样呢?
要知道这样有个性的蟑螂实在很难找,所以研究人员干脆选择了一只机器蟑螂扮演这个不寻常的角色。说实话,机器蟑螂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蟑螂,倒像一辆玩具汽车,不过蟑螂的眼神很不济,只要让机器蟑螂带上蟑螂的味道,它们就会认为是同伴,有事也会征询它的意见。
蟑螂都喜欢阴暗潮湿的遮蔽场所,那是蟑螂开派对最好的地点。可是混迹其中的机器蟑螂却没这个嗜好,它在工作人员的操纵下,偏偏“喜欢”更亮的遮蔽场所。
“嘿,哥儿们,别去那里,那里又黑又湿,我好害怕!来这里吧,这里明亮又干燥!”机器蟑螂的行为不停地传播这样的信息,那些耳根子软的真蟑螂渐渐被忽悠……最后,在“内鬼”的误导下,蟑螂群的喜好出现了反常。它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竟然集体扎堆到了更亮的遮蔽处。
蟑螂后遗症
听艾森导演念叨了蟑螂一整天,我发现自己好像患上了“蟑螂扎堆后遗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发现自己不会乘坐电梯了。
楼里共有两部电梯,一左一右,容纳人数、安全系数以及到达时间完全一样。
我第一次乘电梯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
等电梯的人明显少于其中一部电梯的容量,于是我禁止大家乘坐第二部电梯,试图把所有人赶进其中一部。结果,我被揍了。
第二次乘电梯时,等电梯的人明显多于一部电梯而少于两部电梯的容量,而大多数人都挤在其中一部。于是我拦住电梯不让走,直到确保两边人数平均后才打算放行。结果,我又被揍了。
第三次……我便开始爬楼梯,并从此坚持爬楼梯。
所以说,看本文强身健体,学蟑螂万寿无疆。
“终于成功啦!各位,刚才我偷偷打开看过,最左边的饭盒底下藏有两只健康活泼的蟑螂。现在我们来猜猜右边饭盒下是否也被蟑螂占领!”
大家都没猜蟑螂的心思。艾森导演只好点名发问:“托尼,你觉得呢?”
“我……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觉得?”我机智地将话题抛了回去。
“说有!”
“嗯,那有!”
“我们的托尼猜测右边饭盒下也有蟑螂。现在就到了揭示答案的时刻——嘿,一只都没有!”
接下来,便到了艾森导演卖弄蟑螂知识的时间——
酷爱躲猫猫
蟑螂社会实行的都是民主制,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它们会用有商有量的方式——伸着触角,互相走动着,触碰身体交换信息。不过作为一只蟑螂,一般也不需要处理什么大事,它们所涉及的问题不是有关遮蔽物,便是有关食物。
说到遮蔽物,就必须讲到蟑螂的“躲猫猫”爱好。它们最喜欢钻到犄角旮旯里躲起来,伺机而动。蟑螂躲藏时还喜欢扎堆,这可不是单纯地为了凑热闹,而是因为好处多多。首先,方便找对象——缘分可能就在转身后;其次,容易沾光揩油,跟着大家找到食物;第三,在干燥的环境中聚在一起还能保湿;等等。
不过,扎堆也要讲科学。
“哇,前面有个遮蔽物特别棒特别理想化,我喜欢!”“我也喜欢!”
如果遇到这种“蟑见蟑爱”的遮蔽物,蟑螂们会如何扎堆呢?
扎堆的哲学
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特意征集了一些蟑螂“志愿者”,将它们放进一个特制的圆盘中,并在里面建造了两个条件完全一样的“保护伞”,看蟑螂们如何“扎堆”。
起初,迷茫的蟑螂们会在圆盘里到处乱爬,互相探听消息,没多久它们就开始在遮蔽物下聚集了 。
这时候,你会发现蟑螂扎堆会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逻辑。
如果蟑螂的数量比其中一个遮蔽物的容量小,它们会热热闹闹地挤在其中一个遮蔽物下,眼睁睁看着另一个成为“闲置房”。
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其中一个遮蔽物的容量,而小于两个遮蔽物的容量。蟑螂会不会像之前一样,把其中一个占满,剩下的躲在另一个遮蔽物下?你猜错了,这时候蟑螂会平均分成两队,分别躲在两处。
如果现在再放进一个遮蔽物,蟑螂会不会平均分配到3个遮蔽物里面去呢?不然。如果遮蔽物的容量不够大,蟑螂将在其中的两处做平分,而让第三处空着。如果遮蔽物的容量足够大,能容纳全部蟑螂,那么它们都将挤到一物,而让另两处空着。
总之,蟑螂扎堆的首选是:最好大家都能聚集到一起。如果一个地方搁不下,再慢慢把同伴分出去。长久以来,蟑螂们都遵守着这种游戏规则。
蟑螂群里有“内鬼”
假如现在出现一只特立独行的蟑螂,非要别出心裁不可,又会怎样呢?
要知道这样有个性的蟑螂实在很难找,所以研究人员干脆选择了一只机器蟑螂扮演这个不寻常的角色。说实话,机器蟑螂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蟑螂,倒像一辆玩具汽车,不过蟑螂的眼神很不济,只要让机器蟑螂带上蟑螂的味道,它们就会认为是同伴,有事也会征询它的意见。
蟑螂都喜欢阴暗潮湿的遮蔽场所,那是蟑螂开派对最好的地点。可是混迹其中的机器蟑螂却没这个嗜好,它在工作人员的操纵下,偏偏“喜欢”更亮的遮蔽场所。
“嘿,哥儿们,别去那里,那里又黑又湿,我好害怕!来这里吧,这里明亮又干燥!”机器蟑螂的行为不停地传播这样的信息,那些耳根子软的真蟑螂渐渐被忽悠……最后,在“内鬼”的误导下,蟑螂群的喜好出现了反常。它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竟然集体扎堆到了更亮的遮蔽处。
蟑螂后遗症
听艾森导演念叨了蟑螂一整天,我发现自己好像患上了“蟑螂扎堆后遗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发现自己不会乘坐电梯了。
楼里共有两部电梯,一左一右,容纳人数、安全系数以及到达时间完全一样。
我第一次乘电梯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
等电梯的人明显少于其中一部电梯的容量,于是我禁止大家乘坐第二部电梯,试图把所有人赶进其中一部。结果,我被揍了。
第二次乘电梯时,等电梯的人明显多于一部电梯而少于两部电梯的容量,而大多数人都挤在其中一部。于是我拦住电梯不让走,直到确保两边人数平均后才打算放行。结果,我又被揍了。
第三次……我便开始爬楼梯,并从此坚持爬楼梯。
所以说,看本文强身健体,学蟑螂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