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主持人出错事例:
新闻一:
2008年4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在播报17时的整点新闻时,被观众发现大念白字。在播报一段名为《我国圈养大熊猫依然难脱生存隐患》的新闻时,他四度把“圈(juàn) 养”念成了 “圈(quān) 养”。
新闻二:
2010年2月28日晚,央视一套播出了虎年元宵晚会,董卿在主持节目时现场背了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学者魏明伦看节目时,发现董卿在背诵欧阳修这首诗词时,念错了一个字,本应该是“花市灯如昼”,董卿将“昼”念成了“书”。
关于央视或者地方台主持人播报中出错的事已经屡次发生,在此我们不去分析各种复杂的原因,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中引发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的思考。
一、朗读的定义及要求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就阅读而言,种类很多:有朗读、默读之分;有粗读、精读之别;有概读、细读之异。但究其根本,应当以朗读为主,以朗读为基础。朗读又可分为范读、齐读、单个朗读、分角色朗读、接力朗读等,教师熟练使用这些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标对小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是指朗读要使用普通话,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颠倒,不吃字,读得字字响亮。“流利”是指朗读在做到正确之后,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从容不迫地读。不能一字一拍地读,也不能一口气连读下去。“有感情”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构,对课文字、词、句的内容理解了,读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却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教师认为朗读不是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考朗读,就不用花时间、花精力去进行朗读训练。还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至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激情飞扬的朗读声,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这样朗读的韵味不仅无法体现,学生也只能肤浅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句一句地硬读,存在为了朗读而朗读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读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导致学生没有了朗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细小处入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的是为了减负,不少学校就砍掉了早读课,推迟了学生到校时间。学生朗读的时间大为减少,教师忽视了朗读的重要作用。
3.朗读的方式单一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到教学中朗读的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早读时间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而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假读,就是不读,集体朗读时还拖音明显,节奏性差,有时还不整齐。老师会让表演冲淡朗读。
4.读错字音、读破句子得不到及时纠正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在朗读时容易出现错误,不是加字就是去字,有的甚至连成语、短句都读不通顺,将一句话读成两句话。由于大多是在早读时间,老师在场时间少,学生读错了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5.讲解太多
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地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动,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教授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朗读。
三、建议及策略
1.书声琅琅
崔峦先生曾经讲过:“课堂上一定要多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课改之前常常用频繁地讲、问代替学生读书,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的倾向,值得警惕。”
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注重练就朗读硬功,锤炼教学技能,及时改变这些“怪现状”,给课堂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
2.重视朗读
默读速读代替了朗读,成为课堂上阅读文本的主流阅读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得不到训练,朗读能力会越来越差,这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不应只是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外加口与耳才好。”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调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会成倍提高。加强朗读教学,还可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据研究,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效果在某些方面却大大超出了默读、速读,确实是学习中值得借鉴的好方法;尤其在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更应重视课堂朗读教学。
当然,课堂上采用何种阅读形式,要依文体而定、依学生而定,灵活对待,既要突出朗读的重要,又不能总让其在课堂上“一统江山”。
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唐江澎语),而不是一味地卖弄声音和所谓的技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消除这种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经过了“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领略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有时是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体验后,朗读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新闻一:
2008年4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在播报17时的整点新闻时,被观众发现大念白字。在播报一段名为《我国圈养大熊猫依然难脱生存隐患》的新闻时,他四度把“圈(juàn) 养”念成了 “圈(quān) 养”。
新闻二:
2010年2月28日晚,央视一套播出了虎年元宵晚会,董卿在主持节目时现场背了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学者魏明伦看节目时,发现董卿在背诵欧阳修这首诗词时,念错了一个字,本应该是“花市灯如昼”,董卿将“昼”念成了“书”。
关于央视或者地方台主持人播报中出错的事已经屡次发生,在此我们不去分析各种复杂的原因,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中引发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的思考。
一、朗读的定义及要求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就阅读而言,种类很多:有朗读、默读之分;有粗读、精读之别;有概读、细读之异。但究其根本,应当以朗读为主,以朗读为基础。朗读又可分为范读、齐读、单个朗读、分角色朗读、接力朗读等,教师熟练使用这些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标对小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是指朗读要使用普通话,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颠倒,不吃字,读得字字响亮。“流利”是指朗读在做到正确之后,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从容不迫地读。不能一字一拍地读,也不能一口气连读下去。“有感情”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构,对课文字、词、句的内容理解了,读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却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教师认为朗读不是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考朗读,就不用花时间、花精力去进行朗读训练。还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至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激情飞扬的朗读声,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这样朗读的韵味不仅无法体现,学生也只能肤浅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句一句地硬读,存在为了朗读而朗读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读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导致学生没有了朗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细小处入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的是为了减负,不少学校就砍掉了早读课,推迟了学生到校时间。学生朗读的时间大为减少,教师忽视了朗读的重要作用。
3.朗读的方式单一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到教学中朗读的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早读时间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而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假读,就是不读,集体朗读时还拖音明显,节奏性差,有时还不整齐。老师会让表演冲淡朗读。
4.读错字音、读破句子得不到及时纠正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在朗读时容易出现错误,不是加字就是去字,有的甚至连成语、短句都读不通顺,将一句话读成两句话。由于大多是在早读时间,老师在场时间少,学生读错了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5.讲解太多
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地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动,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教授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朗读。
三、建议及策略
1.书声琅琅
崔峦先生曾经讲过:“课堂上一定要多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课改之前常常用频繁地讲、问代替学生读书,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的倾向,值得警惕。”
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注重练就朗读硬功,锤炼教学技能,及时改变这些“怪现状”,给课堂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
2.重视朗读
默读速读代替了朗读,成为课堂上阅读文本的主流阅读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得不到训练,朗读能力会越来越差,这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不应只是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外加口与耳才好。”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调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会成倍提高。加强朗读教学,还可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据研究,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效果在某些方面却大大超出了默读、速读,确实是学习中值得借鉴的好方法;尤其在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更应重视课堂朗读教学。
当然,课堂上采用何种阅读形式,要依文体而定、依学生而定,灵活对待,既要突出朗读的重要,又不能总让其在课堂上“一统江山”。
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唐江澎语),而不是一味地卖弄声音和所谓的技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消除这种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经过了“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领略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有时是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体验后,朗读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