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及分子溯源

来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珠海市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分析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病例及可疑食物样本,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14-2014、WS/T 82-1996检测蜡样芽胞杆菌,普通PCR法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cesB、hblA、hblB、hblC、nheA、nheB、nheC、cytK、entFM和bceT的分布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体作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在两份剩余食物(炒牛肉、蛋炒饭)和一病例的肛拭子和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计数分别为2.2× 109 CFU/g、4.1×109 CFU/g、5.4×103 CFU/ml和1.1×106 CFU/ml.分离菌生化分型主要为生化9型(13/17),其次为生化12型(4/17).所有蜡样芽胞分离菌(17/17)均携带呕吐型毒力基因cesB、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A、nheB、nheC以及肠毒素基因entFM.PFGE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7个分离菌有2种分子带型,仅有1个分离菌分子带型与其余不一致.结论 此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生化分型存在不稳定性,PFGE分型技术和毒力基因检测可作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诊断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密接)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5月31日武汉市某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605例密接感染率为6.33%(418/6605),其中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感染率分别为8.44%(324/3838)、4.38%(88/2008)、0.79%(6/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密接感染者主要为密接来源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含亲属),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