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高职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工作已经展开并在探索中前进,但由于我国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控的研究起步较晚,学校内部自我主动评估、进行质量监控的意识依然较差,也缺少对学校各个管理层面、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反馈与控制、现代科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尤其缺少系统、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体系和标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自身的办学类型和层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导致难以形成适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失公现象严重。就目前来说,高校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是:确定评价指标,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同行、督导(一般由系主任担任),根据评价指标,对授课老师打分评价,根据给定的各指标权重,求出加权平均值,然后再按学生、同行、督导评分占总评分的比重,进一步求出每位教师所得总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值。虽然在评分比重的分配上有所侧重,以求准确合理,但在实践操作时仍然有失公正。
2.学生评估失真现象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方面,学生总体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很少在学习上寻找自己主观的原因,而把成绩不好、学得知识太少统统归到教师的身上。因此,在给任课教师评分时,随意性较大,高兴时多打分,不高兴时给出的评估分就较低。这样的评估结果所含的信息是不完全真实的,有的结果不排除完全失真的可能。
3.同行评估形同虚设。由于个人保护主义思想的存在,在进行同行评估时,相当多的教师在评分过程中,给其他教师打出的评估分几乎是一样的,给自己打出的评估分则偏高。当然,也有很少几个教学严谨、讲原则的教师确实是按客观实际来给自己和其他教师评分,但这种人太少。有些学校采用学生、同行、院级三级评分的形式来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每年收上的评估表看出:每年同行评估分几乎人人一致,差别不大。结果,造成同行评估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同行评估形同虚设,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二、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制定积极的教师教学比赛,挖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潜力,从总体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制度宣传,鼓励各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加强推动绩效考核的政策激励,鼓励教师参加,调动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力求“以赛促学”,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能够在平时的教课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准。
2.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通过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可以及时掌握真实的教学信息,加强部门协调。如: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成员经常性的听课、抽查教案、作业等情况,来了解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团成员的巡考,从而为整顿学风、考风、校风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另外,评估团成员还可以将其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也可直接向院领导反映,评估团的这种桥梁作用,便于沟通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也可以起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客观性、避免人情评估的作用。根据各高校的成功经验,拟组成的评估团将特聘一批离退休的老教授、老教师。由于他们看问题比较客观,不受外界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敢讲真话,仗义执言,不回避问题,对事不对人,敢于接触最敏感的问题,深刻剖析,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组建评估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拓宽学术探讨领域。通过评估团成员的日常工作,接触和发现大量的学术管理和学科建设问题,以文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如何办好理科类专业的问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学双方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特性问题,考试的改进问题,公共选修课应如何加强的问题等,都是需要认真研讨的问题。通过评估团的日常工作,与教师探讨和交流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教学改革,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评估团成员与教师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为促进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用科学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评估系统在学生评教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数据准备阶段,系统按照课程的类别和层次,将课程划分为不同评估类别,如“文科类理论课”,“工科类理论课”,“实验设计课”,“双语课”等类别,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类型的不同来分别收集评估信息;同时,考虑到课堂规模的大小同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支持在评估类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堂规模的划分,如可以划分为“1~50人课堂”、“50~100人课堂”等,将统计分类进一步细化。在评估信息收集过程中,系统生成的评估问卷包含客观选择题和开放式主观命题,整个评估问卷的设计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选择的结合,为数据统计中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互补奠定了基础。评估数据处理时,系统根据不同的评估类别、指标体系和教学规模进行数据处理和比较分析,为排除个别因素影响,统计时去掉5%的最高分和5%的最低分,样本数≥30按正态分布计算,系统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总体评价与单项评价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并根据2类评价的总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获得学生评教总成绩。
4.重视沟通和反馈。要达到改进的目的,关键在于沟通和反馈。沟通和反馈在评估前、评估中和评估后都是必要的,事前的沟通和反馈可以使教师明确评估的目的,缓解评估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事中沟通和反馈能够及时发现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评估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监督控制评估过程,保证评估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事后沟通,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在验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整理和保存沟通中的相关信息,才能更好地总结评估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找出问题,不断完善整个评估系统。沟通和反馈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教师与主管部门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为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依据;而教师与主管部门的沟通,能使管理层了解教师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和鼓励教师发展。此外,有效地沟通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之间信息的传递和融合。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才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因此,遵循高等职业学校自身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价系统,引导学校进行动态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一所高职类院校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课题。
(作者单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失公现象严重。就目前来说,高校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是:确定评价指标,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同行、督导(一般由系主任担任),根据评价指标,对授课老师打分评价,根据给定的各指标权重,求出加权平均值,然后再按学生、同行、督导评分占总评分的比重,进一步求出每位教师所得总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值。虽然在评分比重的分配上有所侧重,以求准确合理,但在实践操作时仍然有失公正。
2.学生评估失真现象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方面,学生总体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很少在学习上寻找自己主观的原因,而把成绩不好、学得知识太少统统归到教师的身上。因此,在给任课教师评分时,随意性较大,高兴时多打分,不高兴时给出的评估分就较低。这样的评估结果所含的信息是不完全真实的,有的结果不排除完全失真的可能。
3.同行评估形同虚设。由于个人保护主义思想的存在,在进行同行评估时,相当多的教师在评分过程中,给其他教师打出的评估分几乎是一样的,给自己打出的评估分则偏高。当然,也有很少几个教学严谨、讲原则的教师确实是按客观实际来给自己和其他教师评分,但这种人太少。有些学校采用学生、同行、院级三级评分的形式来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每年收上的评估表看出:每年同行评估分几乎人人一致,差别不大。结果,造成同行评估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同行评估形同虚设,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二、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制定积极的教师教学比赛,挖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潜力,从总体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制度宣传,鼓励各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加强推动绩效考核的政策激励,鼓励教师参加,调动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力求“以赛促学”,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能够在平时的教课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准。
2.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通过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可以及时掌握真实的教学信息,加强部门协调。如: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成员经常性的听课、抽查教案、作业等情况,来了解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团成员的巡考,从而为整顿学风、考风、校风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另外,评估团成员还可以将其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也可直接向院领导反映,评估团的这种桥梁作用,便于沟通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团,也可以起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客观性、避免人情评估的作用。根据各高校的成功经验,拟组成的评估团将特聘一批离退休的老教授、老教师。由于他们看问题比较客观,不受外界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敢讲真话,仗义执言,不回避问题,对事不对人,敢于接触最敏感的问题,深刻剖析,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组建评估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拓宽学术探讨领域。通过评估团成员的日常工作,接触和发现大量的学术管理和学科建设问题,以文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如何办好理科类专业的问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学双方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特性问题,考试的改进问题,公共选修课应如何加强的问题等,都是需要认真研讨的问题。通过评估团的日常工作,与教师探讨和交流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教学改革,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评估团成员与教师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为促进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用科学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评估系统在学生评教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数据准备阶段,系统按照课程的类别和层次,将课程划分为不同评估类别,如“文科类理论课”,“工科类理论课”,“实验设计课”,“双语课”等类别,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类型的不同来分别收集评估信息;同时,考虑到课堂规模的大小同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支持在评估类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堂规模的划分,如可以划分为“1~50人课堂”、“50~100人课堂”等,将统计分类进一步细化。在评估信息收集过程中,系统生成的评估问卷包含客观选择题和开放式主观命题,整个评估问卷的设计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选择的结合,为数据统计中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互补奠定了基础。评估数据处理时,系统根据不同的评估类别、指标体系和教学规模进行数据处理和比较分析,为排除个别因素影响,统计时去掉5%的最高分和5%的最低分,样本数≥30按正态分布计算,系统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总体评价与单项评价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并根据2类评价的总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获得学生评教总成绩。
4.重视沟通和反馈。要达到改进的目的,关键在于沟通和反馈。沟通和反馈在评估前、评估中和评估后都是必要的,事前的沟通和反馈可以使教师明确评估的目的,缓解评估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事中沟通和反馈能够及时发现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评估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监督控制评估过程,保证评估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事后沟通,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在验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整理和保存沟通中的相关信息,才能更好地总结评估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找出问题,不断完善整个评估系统。沟通和反馈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教师与主管部门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为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依据;而教师与主管部门的沟通,能使管理层了解教师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和鼓励教师发展。此外,有效地沟通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之间信息的传递和融合。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才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因此,遵循高等职业学校自身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价系统,引导学校进行动态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一所高职类院校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课题。
(作者单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