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大融合。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也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这一重大问题同样存在于每一个时代。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如何既吸收外来艺术又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是目前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走向的大问题,下面本文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化、开放性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下求创新。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创新 ;传承; 发展
一 、创新的意义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与人类繁衍生息密切相关,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人类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民族民间舞蹈也随着世代传承、发展到今天,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创新我认为也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众所周知,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是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也是民间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民族民间舞作为传统文化,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在相互冲击着,我国开始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潮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即将面临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一方面会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也会带来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挑战。因此,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民间舞蹈的自身形态乃至众人对其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认为这充分说明外来文化不断地熏陶、影响着我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它所独有的丰富内涵,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注。因为,我们都希望民间舞晚会不只是本专业的观众(圈内人)来观赏,我们要通过“创新”来赢得更多的非专业观众。无论是学生亦或是教师,都迫切渴望在课堂中,感受到更独具特色,风格动作新颖的民族民间舞蹈,而不仅仅只限定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通过创新来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下的创新是当前我们从事舞蹈工作者们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二) 创新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如果说创新是一种精神,那么创新首要的是勇气,要敢于冲破那些陈旧的、静止的、封建的意识观念的镣铐,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审美价值的情趣化赢得更多的观众缘,更重要的,是努力创作出一批既有现代意识,又有民族特点,独具地域文化风情的艺术精品,以其强大的艺术动情力和感染力,来反映当代人的心灵和时代的精神风貌,并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传承发展下去。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创新是我们积极的精神作用,它能够使原生态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在舞蹈动作中呈现出专属于各不同民族精神的血性图腾等,无疑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民间舞蹈文化)。 每个时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其文化、形态必然反映一定时代的人文风貌。我们珍惜祖人留下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优秀的舞蹈传统,归根结底是为了古为今用,而发展才是硬道理,艺术的本质是创新,所以,只有创新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艺术发展的一条共同规律。古为了今用,鉴古为了创新,这样才会使传统的精品艺术代代相传下去。
我想舞蹈艺术的前进和发展各类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数百种地方剧种和民族舞蹈,欧美西方国家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区也都均有很多展现生机与活力的现代舞蹈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平凡起来,民族民间舞蹈的立足地将更加繁荣广阔。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广泛吸取各类艺术之特色,不断吸收为我所用的新鲜营养,为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的血液,舞蹈艺术的发展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就会不断地“有效结合”,创新出更多艺术精品,为民族民间舞蹈事业开创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二、创新的原则
“‘变革、创新’永远是继续生存的需要,固守则会引导我们走向衰弱”这里借用了赵铁春老师的一句话,它真切地道出了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现状。舞蹈同其它艺术一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民族生活决定的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需要改变。然而,这也出现了一些胡乱摹仿,生搬硬套的现象,我认为我们需要明白:摹仿不是改革,复古不代表创新。 “立足民族,面向时代,广纳博采,为我所用”,才是我们一直遵循并且坚持的一条原则。的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虽然是时代和社会的审美需求,但我们又不能没有原则的一味追求创新,创新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离开(脱离)了民族民间之间不同的民俗风格(情)。因为,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精神风貌。我们伟大的祖國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文化,并随着地域的差异,都各具特色。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舞蹈艺术如何迎合时代的需要,不断推出好的作品和超越时代局限的艺术精品,使其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各个时代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呢?答案是肯定的。由此可见,创新必然会成为舞蹈艺术不断焕发新生命力的灵魂和动力。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以上的民族演变发展而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能脱离这些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包括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来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由此我认为:
(一)创新的基础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民族民间舞蹈无论是课堂教材还是舞蹈作品都不可能速成,必须经过提炼、加工和升华后才能展现给观众。看看那些好的舞蹈作品,几乎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体会创作出来的。 所以,我认为创新也不可迫切于立杆见影 。毛主席不是曾说过“一切艺术应该以生活为主嘛”。那么,怎样去体验生活中的艺术呢?我认为这个关键应体现在深入到民间去采风。 人在进步,舞蹈就该进步,民族性格在变化,民族舞就该变化。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社会,我认为要能真实反应民族特色的作品才是观众,最好还能被生活所接受的艺术。而怎样采集民风呢? 深入民间的原生态生活是必要的,我们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 感受那里的人文文化,仔细揣摩各民族间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信仰、习俗、精神。然后还必须通过合理的提纯加工,再编排到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材和舞蹈作品中去。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这点是肯定的,但是生活不代表艺术,生活给艺术提供的只是源泉与土壤,试想上升到课堂教材与舞蹈作品当中去的原生态的源泉与土壤没有经过过艺术的创新,那么源泉永远是源泉,土壤也永远是土壤......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基础来源于生活,也必须高于生活,离开生活的艺术是空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舞蹈家杨丽萍所创作的舞蹈就是本着还原于民间最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在观众看来从她的舞蹈作品当中所反映出来的都是最真实于生活的,因为这些都是人最本能的表现。在《云南印象》里她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民族舞蹈。在深入到民间采风时,民间打歌的场景曾给杨丽萍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汗流浃背,仿佛舞蹈是他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舞之尽兴、曲终人散后,你会看到地上很多鞋,那是跳舞时遗留下来的,一种感叹和感动莫名袭来,因为原生态的歌舞,它不仅仅是只是一些土风舞蹈,还投射出了一种民族精神力量的内涵性。基于这些原因,在观众看来从她的舞蹈当中所反映出来的都是民间最真实的生活,因为这些都是人最本能的表现,所以更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 (二)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创新从而脱离了本民族的傳统色彩
从一个层面上来理解,就是除了要去亲身去体味各个民族的民间生活以外,还要将这个源于生活的素材搜集整理、艺术化,要用身体和心灵去体味和感受,也就是说身体力行,要说做法我认为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比如说我要创作一个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搜集素材,有些资料是在已有的视频资料中没有了的,如果想更深入一点,那就需要去现场搜集(采风),有针对性地把最能体现该民族的民族生活形态,彰显民族精神的动作元素提炼出来, 再遵照这一个时代发展过程中,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来创造主体的该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情况,有目的性的进行创新,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创新从而脱离了本民族的传统色彩。这一点,是我们从事舞蹈工作者们应该关注的。同样,民族民间舞蹈在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雷同化。这也是我们作为观众最厌倦的现象。许多编导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把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不经过提炼就直接拼凑起来,由此造成了动作风格上的雷同化,还有就是在许多舞蹈大赛中获奖的精品舞蹈往往会被当成范本,模仿、借鉴,加上队形的变化独舞就变成了群舞。把相同的舞蹈形式变成了不同的主题等等之类所谓的“创新”手段都造成了雷同化的现象发生,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舞蹈的质量,更谈不上是传统民族色彩的突出了。
(三)要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和归纳来合理的创新
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一定是在基本原素的基础上去升华的。我认为对于这点我们不能害怕,应该勇于创新,但是也要合理创新。一是可以通过采风的形式深入到各个民族民间生活当中去感受体会,再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最能够体现该民族文化、习俗、风格特点的元素动作合理的提取出来,再者也可以通过对以前较为古老的舞蹈教材及剧目再深入研究,合理借鉴现在一些新的编舞技法,加以融合、改编,或者是对音乐的重新编排等,都能够使动作与舞蹈更为和谐,也能使之更富有现代化气息。即保留了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们在那一时代下创作出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不同观念,也能反映现代社会里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新的文化精神面貌。现在许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都大量地融入了西方现代舞蹈的元素。 很多人都误认为,一种文化的优秀必然预示着另一种文化的落后。结果,当西方文化随着"市场经济"思想一起进入中国时,很多年轻人都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去一味追捧"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西方文化。而我从来不排斥西方艺术,西方艺术有它独特之美,例如它的舞蹈技巧使演员看上去有一种力量之美、挺拔而矫健,而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则是多彩生动且又多变的。了解西方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两者的差异,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更具生命力。中华艺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吐故纳新,以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各种外来文化。在通讯技术手段高度便捷的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空前活跃,理性与审慎对坚持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例如舞蹈家杨丽萍自全国舞蹈比赛至今跳遍全球的舞蹈《雀之灵》一样,她中间大量吸收了“霹雳舞”的手臂动作以及大量变形的舞姿,并且打破传统的观念没有采用该民族的民族传统音乐,而是沿用了西方轻音乐“神秘园”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表演,虽不是本民族传统的动作和音乐来表现,但那样的孔雀舞同样表现出了孔雀灵动、舒展、柔美且又高贵的形态与气质,同样带我们走进了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领域。这样尊重文化内涵的创新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创新。
通过以上观点都证明了,合理的创新,是推进舞蹈艺术和谐发展进程的必要因素。和谐的舞姿,和谐的音乐旋律,和谐的舞蹈风格特色,才能诱发和引领观众品味舞蹈艺术的魅力。我们试想,一个没有音乐的舞蹈会是什么结果,一个与舞蹈不和谐的音乐或服饰或布景或灯光,会给舞蹈带来多么令人挽惜的负面效应。因此,一个有创新理念的舞蹈,不仅对舞蹈主体要勇于创新,对与之紧密相关的服饰、灯光、音乐、布景和烟雾等,也都应该刻意进行同步创新。两者和谐地配合,就会将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艺术效果达到理想的境界,就会牢牢地抓住追逐舞蹈目光的观众,使他们的心灵产生超脱于舞蹈之上的和谐,能够更好的去体会和享受舞蹈带来的高雅艺术。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创新在不断完美,不断锦上添花,尤其是对那些有别具一格的想法,要热情中肯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并加以鼓励。我认为,创新也应该是具有民主性的,它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工作,应该多方面听取和归纳好的建议。作为编创者,应主动将创新这把“金钥匙”交给每个演员,才能使“创新”得到全体编演者的共鸣,为舞蹈而创新,创新为舞蹈,为了创新的舞蹈而共同努力。而作为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剖析上针对学生来进行,对于课堂组合动作表演上的理解与把握,学生也可适当给予想法。在这样相互想成的作用下,在创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人人都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创新所带来的满足感。
三、创新的运用
(一) 创新在课堂教材中的运用
北京舞蹈学院的潘志涛教授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有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更具有鲜活强劲的发展势头。搞民间舞的创作和教学,不能一味地“结合”与“吸收,而要深入民间找灵感,从民间中寻找结合与吸收的养分,因为民间舞的‘根源’在民间”。因此,在现在的教学、学习、创作中我们开始热衷于“寻根热”的意念之中。这一点,在课堂的舞蹈教材中也有所体现,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课堂教材中的民间舞,虽源于民间,但有别于民间,它是经过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们的分解、加工、合成后的民间舞。该教材的目的不是还原于民间,而是对民间舞人文化精神的提纯和民族动态的演绎。为此该教材无论从整理、加工、提炼呈现出的东西,还是从形态到风格,再到心态、心理的审美情趣,都没有摆脱民间舞蹈的元素范畴。现实告知我们,当代舞蹈教育决不能再沿用成就的思维方式,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舞蹈专业教学,因为那样终会形成千人一面、一个“范儿”的表演风格,这样的表演单调而乏味。只有不断创新舞蹈专业教学的思维方式,才有希望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找到新的出路。 我们多年在课堂里学习到的民族民间舞都是训练性多过表演性的模式,因此,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一般是在老师的提点下难以找准对各民族风格性、民族性的准确表现,通俗地说就是老是感觉少了点“味儿”。因为课堂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中,如同一面镜子一样,用句俗语来讲就是“搬到山前是山景,搬到水前是水景”一样,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作在多年教学、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感受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适当给予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舞蹈组合创作的机会,对于创新的把握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出不同的动作寓意以及对舞蹈表演的重新认识。在这次随系里组织的到阿坝州茂县羌族自治区的"采风"活动,我认为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在短短一周时间里,通过对当地羌民们的学习、生活,深入了解了羌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情,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特别是在看到他们在祭拜仪式上面对“释比老人”的祷告时,那样的虔诚与神圣,远离一切城市的喧嚣……这种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从想像中体会到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在跟随当地老艺人围圈起舞时所跳的萨朗舞一样,那种豪放、抒情,如同火焰般燃烧的心情是我们从课堂里无法真正体会到的。虽然我们一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舞步,但我们的内心感受确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一旦我们要把这些原生态动作纳入教材就必须考虑到它的训练性和价值性,风格的体现是否突出,难度性等等问题的处理,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保留元素动作的前提下对动作的节奏做一些处理,比如由慢到快的重复,比如一个单脚踏步甩手的动作,在动律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入旋转来加深难度;又比如一个典型的转“三角跨”的动作,我们可以为了突出强调这一动作,故意把胯部摆动的幅度加大,让动作可看起来更夸张,更好看;还可以通过服装、音乐的改变让整个组合从风格、视觉、听觉上都有所突破等等一系列方法的创新。由此我更深深体会到了要学习好一个民族的舞蹈,必须深入学习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习俗,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在课堂教材中更好地把握住该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所以,我认为风格性的强调应该是民族民间舞课堂教材创新中的重点。可以通过深入民间"采风"的方式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观察、体味各民族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等,打破以往程式化的单一训练,开动脑筋,然后还可以通过对基本元素动作的理解掌握后从重复动作变化,节奏的不规整处理,再到情绪变化来对组合加以丰富、升华,从而达到创新。怎样“打破”呢?主要针对两点:第一,是对过去而言的,既打破舞院传统的,也就是其泛化的“程式”与“规范”。因为民间舞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与其他舞种有本质区别,这便决定了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民间舞不可沿用西方的某种“教条”。而客观上,也不存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教条。第二,对未来而言,我们的民族民间舞是在“兼容”下求“创新”,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带着今人的观点重新审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总体价值的结义,并赋予它一种“现代化”的艺术气息,而且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今人的“升华” 与“新生”。
例如我在参与学习了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白莉副教授所编创的蒙族综合性表演组合《梦回大草原》后,对于创新的认识从理论又得到了实践上的一个升华证明。在《梦回大草原》的整个舞蹈过程中,思念之情贯穿始终,整个组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慢板,蒙蒙雨声吹入耳际,我慢慢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茫茫草原,不着边际,凝神,碎步后退,天还是那么蓝,草还是那么绿,我望着这片生我养我的故乡,心底却早已难掩沉重后的喜悦,仿佛这一刻的等待已太久,太久。第二段为快板,欢快的旋律下我快乐的奔跑着,翻滚着,嬉戏儿时的玩伴们,我的羊羔、牛群、马儿还记得我吗,亲人们,我回来啦,心底的难是言喜悦,时而刚烈,时而柔美,我享受着这一切的美好,仿佛时间顷刻间停止了,我不停地旋转,一圈圈的思念与愉悦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情。突然,我静了下来,仿佛所有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挚爱之情都在浓缩在了刹那之间。音乐慢慢停止了,可我思念的感情还在继续,无法言语,摘下头巾,满怀着沉重,遥望家乡,已是泪流满面,最后,虔诚地为膝下这片热土行上了蒙古人的最高礼节。首先,舞蹈组合音乐长达七分钟,这在一般课堂组合教材里是极为少见的;其次,在组合中采用了叙述梦境的独特手法;最主要的是结构中与其他组合不同的是还运用了二段体来表现:第一段是身在异乡,对家乡的思念的内心活动体现;第二段是真正勾起对家乡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直至高潮部分对家乡无比思念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的彻底宣泄。在舞蹈组合的表现形式上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突显组合中的蒙古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组合的动作语言上不再局限于单一动作的呈现,而是大量运用了最具蒙族舞蹈特色,最能够突出组合中人物形象的元素动作,忽顿忽挫,张弛有力,快速旋转,又刹然而止,呼吸之间,一气呵成,大柔臂与小柔臂的转折方圆,这都提升了组合中动作的质感,并强调了民间舞蹈教材中民族风格韵律感的一种创新,也彰显了蒙族人民豪迈、宽广、热情的民族精神;再加上从音乐的运用上采用了具有现代感又不失民族色彩的蒙族音乐,这些因素的产生,从视觉,听觉上加深了组合中的人物复杂内心活动的完美展现和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创新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大众的审美观随时代变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伴随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面对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性思维的磨合与冲撞,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正面临强烈的冲击。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造成了民族民间舞传统的继承模式及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被迫改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崭新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在风格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而不再沉迷于单纯的风格化;在造型上追求大胆的对比与不对称的美,来取代圆形线条和对称形为的审美观念,;在肢体语言上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时、空、力的变化和动作的新颖别致,来打破惯性思维下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众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古老文明,56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拥有无限的潜力。这里讲到的深入到民间生活的“感受”我认为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只有感受到了各民族间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格,才能为民族精神注入时代气息。在这次全程观看了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后我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编导在创新上面也下足了功夫,可效果却并不是特别理想,这里提一下《舞剧结构》这本书中讲到的一个“核”的问题,编导们想表达一个东西只要核心是不偏离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怎么包装,都是为了使它更好看,使观众们赏心悦目一些。不过目前最要不得的就是胡搬乱套,将民族民间舞蹈弄成“四不象”,就像前不久在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里的情况似的:民间舞动态加上了现代舞的破坏意识;或者加入了一些杂技的成分在里面,甚至把民间舞中的某一个动作生硬地进行改头换面,不伦不类的堆积在作品中使人们看得似懂非懂,实在令人没办法去欣赏。说实话编导当时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某个新的东西很好就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了,可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这个新的东西适不适合他的作品?需不需要再深入加工?例如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参赛作品傣族舞《孔雀》,或许编导创作的初衷是想尝试将民间舞与其他舞种的融合,并以此作来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毋庸置疑,该作品中某些舞蹈动作确实有亮点,在服装设计上也是别具一格,但令人遗憾的是,过度到作品的高潮部分,编导似乎已忘记了所创作的是傣族民间舞蹈这个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堆砌的现代舞技术,完全脱离了傣族民间舞元素,除不时出现的几个傣族舞蹈手形摆弄出来提醒我们这是民间舞外,几乎是在演绎现代舞。而整个作品中傣族舞原有的韵律和风格也被大大削弱。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前半段悦耳的傣族民间音乐和后半段快节奏的现代音乐之间,居然是生硬的连接,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旋律来相互映衬,就突兀地從这个音乐切换到另一个音乐。试想,倘若我们对于民间舞蹈的创新都采取这种“为编舞而编舞”的方式,那中国民间舞蹈的创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在此意义下的创新不仅仅只是表现新的主题、编排新颖的动作,我们更需要关注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抛弃和改变民族性也不仅仅是民间舞蹈现代化革新的标志,它更需要强化和发展。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认为:民族舞蹈艺术要在挖掘、继承和积累的基础上创新,要注重在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完善编舞技法,再以现代的观念对民族舞蹈加以关照。但是,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创新也应万变不离其宗,创新的根本是尊重民风、民俗、民情、民味、民神和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的创新。在这一观点上,我认为要想在创作中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应该把握最“原生态”的体现。编导可以选择一个看似平常但又具备可发展潜力的韵律元素,运用丰富的想象,深入挖掘其内涵性表达,并加以充实升华,最后形成一个非常成熟而别具特色的舞蹈精品。创作中,选材与主题也许是雷同的,但韵律元素的发展与情感的特殊表达的方式却是无限的,我认为创作中的创新必须把握住内容上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形式上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和审美形态;风格上也继承了地域文化特色与韵律之美。只有将新鲜的血液倾注于民族民间舞蹈之中才能赋予它新的生机,才能促进大众审美意识与审美趣味的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例如曾经我院参与排练演出过的大型舞蹈史诗《天地之上》来说吧,这个作品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张健民教授所精心编排的创作型民间舞蹈史诗(舞台艺术品),也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时代发展多样化意义的作品。其中在第五章《风的传送》那一篇章里他不乏融会了其他舞种的动作元素和表现手法的"掺揉型"作品,与原生态民族舞(自然传衍)拉大了距离。但只要风格未发生质的变异依然基于编创者形象与情感的表达,人们也能承认其“民族舞”的属性。在《风的传送》这一章里,就是带有时代创造发展性的创新。其中重要的舞蹈元素运用了西方爱尔兰民间舞的舞蹈表演形式踢踏舞的风格,也是通过灵活多变的步伐向观众传递情感的。脚掌脚跟快速的花样击打地面令人目不暇接;下肢配合音乐敲击出清脆热情的节奏更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跟着舞动起来。能够给这种下肢动作相对多变,使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上带来豪放、沸腾效果的舞蹈形式,与我们所学习过的藏族舞蹈形式中的诸多风格有着相似之处。例如踢踏、热巴等。而其弱点就在于下肢动作语言丰富但上身却因此显得过于僵硬。对此,编导张建民老师取之精华,去其糟箔,将爱尔兰踢踏与富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藏族舞蹈相融合,却依旧保留了藏族舞蹈中上身松弛的风格,也保持了膝部的韧性和弹性。舞动经幡时上身是随着脚下踢踏的运功相配合的,既不宣兵夺主又不失藏组舞蹈的风格特点。编导抓住了藏族舞蹈的内在气质,没有因为融入时尚热情的爱尔兰踢踏而掩盖住藏族沉稳内敛的宗教文化心理,舞步强调重拍向下,这样舞动起来看似翻腾又不显浮躁。由此,我认为《风的传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既继承了传统,又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把爱尔兰踢踏舞和藏族传统舞蹈有效融合的基础上使其更具观赏性了,通过两者上身与下肢动作语言的互补,从动态上显得刚柔并济,这一创新也是不同现代社会中的不同民族特性的个性表现,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表现出了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一种新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在极富现代音乐感的旋律下,舞动着经幡,激昂的踢踏,从内心去感受风吹经幡扬,是血液在沸腾,细胞在跳动,顿觉畅快淋漓。
结论:
从以上论述看来,我们努力寻求的这一切的创新,都是为了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我国的变化发展中更好的延续下去。在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之常新,不断地常新才能常青,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舞蹈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是现实社会和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舞蹈艺术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源泉。但在过程当中,没有创新也就不能够改变,但这个改变必须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离开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风格、民族审美观念意识的这个“宗”。这个创新应该是在源于民族民间生活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对其具有民族风格特点的元素动作整理加工创作而得来的。可以从动作动律,节奏方向,空间队形来改变,但就是不能“变异”,因为“变异”就意味着丧失了民族民间舞蹈最根本的那个“宗”了。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于“独一无二”。对我来说,作为一名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大学生希望看到真诚而朴实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同时也祈望舞蹈艺术家们能够在充分吸取生活源泉和民族土壤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别出心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来保护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实质。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一如既往的“根深叶茂”努力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畢业论文写作基础》 李炜著 四川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2003年版
[2]《文物相融—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专业教师文选》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3]《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2年12月版
[4]《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4年11月版
[5]《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7年11月版
[6]《说舞》 闻一多著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创新 ;传承; 发展
一 、创新的意义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与人类繁衍生息密切相关,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人类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民族民间舞蹈也随着世代传承、发展到今天,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创新我认为也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众所周知,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是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也是民间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民族民间舞作为传统文化,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在相互冲击着,我国开始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潮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即将面临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一方面会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也会带来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挑战。因此,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民间舞蹈的自身形态乃至众人对其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认为这充分说明外来文化不断地熏陶、影响着我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它所独有的丰富内涵,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注。因为,我们都希望民间舞晚会不只是本专业的观众(圈内人)来观赏,我们要通过“创新”来赢得更多的非专业观众。无论是学生亦或是教师,都迫切渴望在课堂中,感受到更独具特色,风格动作新颖的民族民间舞蹈,而不仅仅只限定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通过创新来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下的创新是当前我们从事舞蹈工作者们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二) 创新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如果说创新是一种精神,那么创新首要的是勇气,要敢于冲破那些陈旧的、静止的、封建的意识观念的镣铐,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审美价值的情趣化赢得更多的观众缘,更重要的,是努力创作出一批既有现代意识,又有民族特点,独具地域文化风情的艺术精品,以其强大的艺术动情力和感染力,来反映当代人的心灵和时代的精神风貌,并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传承发展下去。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创新是我们积极的精神作用,它能够使原生态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在舞蹈动作中呈现出专属于各不同民族精神的血性图腾等,无疑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民间舞蹈文化)。 每个时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其文化、形态必然反映一定时代的人文风貌。我们珍惜祖人留下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优秀的舞蹈传统,归根结底是为了古为今用,而发展才是硬道理,艺术的本质是创新,所以,只有创新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艺术发展的一条共同规律。古为了今用,鉴古为了创新,这样才会使传统的精品艺术代代相传下去。
我想舞蹈艺术的前进和发展各类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数百种地方剧种和民族舞蹈,欧美西方国家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区也都均有很多展现生机与活力的现代舞蹈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平凡起来,民族民间舞蹈的立足地将更加繁荣广阔。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广泛吸取各类艺术之特色,不断吸收为我所用的新鲜营养,为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的血液,舞蹈艺术的发展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就会不断地“有效结合”,创新出更多艺术精品,为民族民间舞蹈事业开创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二、创新的原则
“‘变革、创新’永远是继续生存的需要,固守则会引导我们走向衰弱”这里借用了赵铁春老师的一句话,它真切地道出了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现状。舞蹈同其它艺术一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民族生活决定的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需要改变。然而,这也出现了一些胡乱摹仿,生搬硬套的现象,我认为我们需要明白:摹仿不是改革,复古不代表创新。 “立足民族,面向时代,广纳博采,为我所用”,才是我们一直遵循并且坚持的一条原则。的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虽然是时代和社会的审美需求,但我们又不能没有原则的一味追求创新,创新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离开(脱离)了民族民间之间不同的民俗风格(情)。因为,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精神风貌。我们伟大的祖國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文化,并随着地域的差异,都各具特色。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舞蹈艺术如何迎合时代的需要,不断推出好的作品和超越时代局限的艺术精品,使其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各个时代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呢?答案是肯定的。由此可见,创新必然会成为舞蹈艺术不断焕发新生命力的灵魂和动力。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以上的民族演变发展而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能脱离这些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包括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来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由此我认为:
(一)创新的基础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民族民间舞蹈无论是课堂教材还是舞蹈作品都不可能速成,必须经过提炼、加工和升华后才能展现给观众。看看那些好的舞蹈作品,几乎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体会创作出来的。 所以,我认为创新也不可迫切于立杆见影 。毛主席不是曾说过“一切艺术应该以生活为主嘛”。那么,怎样去体验生活中的艺术呢?我认为这个关键应体现在深入到民间去采风。 人在进步,舞蹈就该进步,民族性格在变化,民族舞就该变化。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社会,我认为要能真实反应民族特色的作品才是观众,最好还能被生活所接受的艺术。而怎样采集民风呢? 深入民间的原生态生活是必要的,我们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 感受那里的人文文化,仔细揣摩各民族间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信仰、习俗、精神。然后还必须通过合理的提纯加工,再编排到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材和舞蹈作品中去。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这点是肯定的,但是生活不代表艺术,生活给艺术提供的只是源泉与土壤,试想上升到课堂教材与舞蹈作品当中去的原生态的源泉与土壤没有经过过艺术的创新,那么源泉永远是源泉,土壤也永远是土壤......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基础来源于生活,也必须高于生活,离开生活的艺术是空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舞蹈家杨丽萍所创作的舞蹈就是本着还原于民间最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在观众看来从她的舞蹈作品当中所反映出来的都是最真实于生活的,因为这些都是人最本能的表现。在《云南印象》里她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民族舞蹈。在深入到民间采风时,民间打歌的场景曾给杨丽萍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汗流浃背,仿佛舞蹈是他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舞之尽兴、曲终人散后,你会看到地上很多鞋,那是跳舞时遗留下来的,一种感叹和感动莫名袭来,因为原生态的歌舞,它不仅仅是只是一些土风舞蹈,还投射出了一种民族精神力量的内涵性。基于这些原因,在观众看来从她的舞蹈当中所反映出来的都是民间最真实的生活,因为这些都是人最本能的表现,所以更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 (二)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创新从而脱离了本民族的傳统色彩
从一个层面上来理解,就是除了要去亲身去体味各个民族的民间生活以外,还要将这个源于生活的素材搜集整理、艺术化,要用身体和心灵去体味和感受,也就是说身体力行,要说做法我认为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比如说我要创作一个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搜集素材,有些资料是在已有的视频资料中没有了的,如果想更深入一点,那就需要去现场搜集(采风),有针对性地把最能体现该民族的民族生活形态,彰显民族精神的动作元素提炼出来, 再遵照这一个时代发展过程中,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来创造主体的该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情况,有目的性的进行创新,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创新从而脱离了本民族的传统色彩。这一点,是我们从事舞蹈工作者们应该关注的。同样,民族民间舞蹈在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雷同化。这也是我们作为观众最厌倦的现象。许多编导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把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不经过提炼就直接拼凑起来,由此造成了动作风格上的雷同化,还有就是在许多舞蹈大赛中获奖的精品舞蹈往往会被当成范本,模仿、借鉴,加上队形的变化独舞就变成了群舞。把相同的舞蹈形式变成了不同的主题等等之类所谓的“创新”手段都造成了雷同化的现象发生,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舞蹈的质量,更谈不上是传统民族色彩的突出了。
(三)要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和归纳来合理的创新
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一定是在基本原素的基础上去升华的。我认为对于这点我们不能害怕,应该勇于创新,但是也要合理创新。一是可以通过采风的形式深入到各个民族民间生活当中去感受体会,再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最能够体现该民族文化、习俗、风格特点的元素动作合理的提取出来,再者也可以通过对以前较为古老的舞蹈教材及剧目再深入研究,合理借鉴现在一些新的编舞技法,加以融合、改编,或者是对音乐的重新编排等,都能够使动作与舞蹈更为和谐,也能使之更富有现代化气息。即保留了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们在那一时代下创作出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不同观念,也能反映现代社会里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新的文化精神面貌。现在许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都大量地融入了西方现代舞蹈的元素。 很多人都误认为,一种文化的优秀必然预示着另一种文化的落后。结果,当西方文化随着"市场经济"思想一起进入中国时,很多年轻人都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去一味追捧"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西方文化。而我从来不排斥西方艺术,西方艺术有它独特之美,例如它的舞蹈技巧使演员看上去有一种力量之美、挺拔而矫健,而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则是多彩生动且又多变的。了解西方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两者的差异,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更具生命力。中华艺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吐故纳新,以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各种外来文化。在通讯技术手段高度便捷的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空前活跃,理性与审慎对坚持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例如舞蹈家杨丽萍自全国舞蹈比赛至今跳遍全球的舞蹈《雀之灵》一样,她中间大量吸收了“霹雳舞”的手臂动作以及大量变形的舞姿,并且打破传统的观念没有采用该民族的民族传统音乐,而是沿用了西方轻音乐“神秘园”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表演,虽不是本民族传统的动作和音乐来表现,但那样的孔雀舞同样表现出了孔雀灵动、舒展、柔美且又高贵的形态与气质,同样带我们走进了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领域。这样尊重文化内涵的创新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创新。
通过以上观点都证明了,合理的创新,是推进舞蹈艺术和谐发展进程的必要因素。和谐的舞姿,和谐的音乐旋律,和谐的舞蹈风格特色,才能诱发和引领观众品味舞蹈艺术的魅力。我们试想,一个没有音乐的舞蹈会是什么结果,一个与舞蹈不和谐的音乐或服饰或布景或灯光,会给舞蹈带来多么令人挽惜的负面效应。因此,一个有创新理念的舞蹈,不仅对舞蹈主体要勇于创新,对与之紧密相关的服饰、灯光、音乐、布景和烟雾等,也都应该刻意进行同步创新。两者和谐地配合,就会将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艺术效果达到理想的境界,就会牢牢地抓住追逐舞蹈目光的观众,使他们的心灵产生超脱于舞蹈之上的和谐,能够更好的去体会和享受舞蹈带来的高雅艺术。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创新在不断完美,不断锦上添花,尤其是对那些有别具一格的想法,要热情中肯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并加以鼓励。我认为,创新也应该是具有民主性的,它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工作,应该多方面听取和归纳好的建议。作为编创者,应主动将创新这把“金钥匙”交给每个演员,才能使“创新”得到全体编演者的共鸣,为舞蹈而创新,创新为舞蹈,为了创新的舞蹈而共同努力。而作为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剖析上针对学生来进行,对于课堂组合动作表演上的理解与把握,学生也可适当给予想法。在这样相互想成的作用下,在创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人人都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创新所带来的满足感。
三、创新的运用
(一) 创新在课堂教材中的运用
北京舞蹈学院的潘志涛教授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有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更具有鲜活强劲的发展势头。搞民间舞的创作和教学,不能一味地“结合”与“吸收,而要深入民间找灵感,从民间中寻找结合与吸收的养分,因为民间舞的‘根源’在民间”。因此,在现在的教学、学习、创作中我们开始热衷于“寻根热”的意念之中。这一点,在课堂的舞蹈教材中也有所体现,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课堂教材中的民间舞,虽源于民间,但有别于民间,它是经过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们的分解、加工、合成后的民间舞。该教材的目的不是还原于民间,而是对民间舞人文化精神的提纯和民族动态的演绎。为此该教材无论从整理、加工、提炼呈现出的东西,还是从形态到风格,再到心态、心理的审美情趣,都没有摆脱民间舞蹈的元素范畴。现实告知我们,当代舞蹈教育决不能再沿用成就的思维方式,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舞蹈专业教学,因为那样终会形成千人一面、一个“范儿”的表演风格,这样的表演单调而乏味。只有不断创新舞蹈专业教学的思维方式,才有希望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找到新的出路。 我们多年在课堂里学习到的民族民间舞都是训练性多过表演性的模式,因此,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一般是在老师的提点下难以找准对各民族风格性、民族性的准确表现,通俗地说就是老是感觉少了点“味儿”。因为课堂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中,如同一面镜子一样,用句俗语来讲就是“搬到山前是山景,搬到水前是水景”一样,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作在多年教学、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感受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适当给予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舞蹈组合创作的机会,对于创新的把握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出不同的动作寓意以及对舞蹈表演的重新认识。在这次随系里组织的到阿坝州茂县羌族自治区的"采风"活动,我认为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在短短一周时间里,通过对当地羌民们的学习、生活,深入了解了羌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情,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特别是在看到他们在祭拜仪式上面对“释比老人”的祷告时,那样的虔诚与神圣,远离一切城市的喧嚣……这种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从想像中体会到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在跟随当地老艺人围圈起舞时所跳的萨朗舞一样,那种豪放、抒情,如同火焰般燃烧的心情是我们从课堂里无法真正体会到的。虽然我们一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舞步,但我们的内心感受确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一旦我们要把这些原生态动作纳入教材就必须考虑到它的训练性和价值性,风格的体现是否突出,难度性等等问题的处理,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保留元素动作的前提下对动作的节奏做一些处理,比如由慢到快的重复,比如一个单脚踏步甩手的动作,在动律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入旋转来加深难度;又比如一个典型的转“三角跨”的动作,我们可以为了突出强调这一动作,故意把胯部摆动的幅度加大,让动作可看起来更夸张,更好看;还可以通过服装、音乐的改变让整个组合从风格、视觉、听觉上都有所突破等等一系列方法的创新。由此我更深深体会到了要学习好一个民族的舞蹈,必须深入学习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习俗,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在课堂教材中更好地把握住该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所以,我认为风格性的强调应该是民族民间舞课堂教材创新中的重点。可以通过深入民间"采风"的方式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观察、体味各民族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等,打破以往程式化的单一训练,开动脑筋,然后还可以通过对基本元素动作的理解掌握后从重复动作变化,节奏的不规整处理,再到情绪变化来对组合加以丰富、升华,从而达到创新。怎样“打破”呢?主要针对两点:第一,是对过去而言的,既打破舞院传统的,也就是其泛化的“程式”与“规范”。因为民间舞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与其他舞种有本质区别,这便决定了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民间舞不可沿用西方的某种“教条”。而客观上,也不存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教条。第二,对未来而言,我们的民族民间舞是在“兼容”下求“创新”,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带着今人的观点重新审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总体价值的结义,并赋予它一种“现代化”的艺术气息,而且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今人的“升华” 与“新生”。
例如我在参与学习了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白莉副教授所编创的蒙族综合性表演组合《梦回大草原》后,对于创新的认识从理论又得到了实践上的一个升华证明。在《梦回大草原》的整个舞蹈过程中,思念之情贯穿始终,整个组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慢板,蒙蒙雨声吹入耳际,我慢慢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茫茫草原,不着边际,凝神,碎步后退,天还是那么蓝,草还是那么绿,我望着这片生我养我的故乡,心底却早已难掩沉重后的喜悦,仿佛这一刻的等待已太久,太久。第二段为快板,欢快的旋律下我快乐的奔跑着,翻滚着,嬉戏儿时的玩伴们,我的羊羔、牛群、马儿还记得我吗,亲人们,我回来啦,心底的难是言喜悦,时而刚烈,时而柔美,我享受着这一切的美好,仿佛时间顷刻间停止了,我不停地旋转,一圈圈的思念与愉悦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情。突然,我静了下来,仿佛所有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挚爱之情都在浓缩在了刹那之间。音乐慢慢停止了,可我思念的感情还在继续,无法言语,摘下头巾,满怀着沉重,遥望家乡,已是泪流满面,最后,虔诚地为膝下这片热土行上了蒙古人的最高礼节。首先,舞蹈组合音乐长达七分钟,这在一般课堂组合教材里是极为少见的;其次,在组合中采用了叙述梦境的独特手法;最主要的是结构中与其他组合不同的是还运用了二段体来表现:第一段是身在异乡,对家乡的思念的内心活动体现;第二段是真正勾起对家乡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直至高潮部分对家乡无比思念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的彻底宣泄。在舞蹈组合的表现形式上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突显组合中的蒙古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组合的动作语言上不再局限于单一动作的呈现,而是大量运用了最具蒙族舞蹈特色,最能够突出组合中人物形象的元素动作,忽顿忽挫,张弛有力,快速旋转,又刹然而止,呼吸之间,一气呵成,大柔臂与小柔臂的转折方圆,这都提升了组合中动作的质感,并强调了民间舞蹈教材中民族风格韵律感的一种创新,也彰显了蒙族人民豪迈、宽广、热情的民族精神;再加上从音乐的运用上采用了具有现代感又不失民族色彩的蒙族音乐,这些因素的产生,从视觉,听觉上加深了组合中的人物复杂内心活动的完美展现和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创新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大众的审美观随时代变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伴随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面对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性思维的磨合与冲撞,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正面临强烈的冲击。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造成了民族民间舞传统的继承模式及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被迫改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崭新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在风格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而不再沉迷于单纯的风格化;在造型上追求大胆的对比与不对称的美,来取代圆形线条和对称形为的审美观念,;在肢体语言上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时、空、力的变化和动作的新颖别致,来打破惯性思维下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众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古老文明,56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拥有无限的潜力。这里讲到的深入到民间生活的“感受”我认为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只有感受到了各民族间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格,才能为民族精神注入时代气息。在这次全程观看了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后我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编导在创新上面也下足了功夫,可效果却并不是特别理想,这里提一下《舞剧结构》这本书中讲到的一个“核”的问题,编导们想表达一个东西只要核心是不偏离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怎么包装,都是为了使它更好看,使观众们赏心悦目一些。不过目前最要不得的就是胡搬乱套,将民族民间舞蹈弄成“四不象”,就像前不久在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里的情况似的:民间舞动态加上了现代舞的破坏意识;或者加入了一些杂技的成分在里面,甚至把民间舞中的某一个动作生硬地进行改头换面,不伦不类的堆积在作品中使人们看得似懂非懂,实在令人没办法去欣赏。说实话编导当时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某个新的东西很好就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了,可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这个新的东西适不适合他的作品?需不需要再深入加工?例如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参赛作品傣族舞《孔雀》,或许编导创作的初衷是想尝试将民间舞与其他舞种的融合,并以此作来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毋庸置疑,该作品中某些舞蹈动作确实有亮点,在服装设计上也是别具一格,但令人遗憾的是,过度到作品的高潮部分,编导似乎已忘记了所创作的是傣族民间舞蹈这个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堆砌的现代舞技术,完全脱离了傣族民间舞元素,除不时出现的几个傣族舞蹈手形摆弄出来提醒我们这是民间舞外,几乎是在演绎现代舞。而整个作品中傣族舞原有的韵律和风格也被大大削弱。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前半段悦耳的傣族民间音乐和后半段快节奏的现代音乐之间,居然是生硬的连接,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旋律来相互映衬,就突兀地從这个音乐切换到另一个音乐。试想,倘若我们对于民间舞蹈的创新都采取这种“为编舞而编舞”的方式,那中国民间舞蹈的创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在此意义下的创新不仅仅只是表现新的主题、编排新颖的动作,我们更需要关注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抛弃和改变民族性也不仅仅是民间舞蹈现代化革新的标志,它更需要强化和发展。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认为:民族舞蹈艺术要在挖掘、继承和积累的基础上创新,要注重在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完善编舞技法,再以现代的观念对民族舞蹈加以关照。但是,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创新也应万变不离其宗,创新的根本是尊重民风、民俗、民情、民味、民神和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的创新。在这一观点上,我认为要想在创作中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应该把握最“原生态”的体现。编导可以选择一个看似平常但又具备可发展潜力的韵律元素,运用丰富的想象,深入挖掘其内涵性表达,并加以充实升华,最后形成一个非常成熟而别具特色的舞蹈精品。创作中,选材与主题也许是雷同的,但韵律元素的发展与情感的特殊表达的方式却是无限的,我认为创作中的创新必须把握住内容上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形式上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和审美形态;风格上也继承了地域文化特色与韵律之美。只有将新鲜的血液倾注于民族民间舞蹈之中才能赋予它新的生机,才能促进大众审美意识与审美趣味的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例如曾经我院参与排练演出过的大型舞蹈史诗《天地之上》来说吧,这个作品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张健民教授所精心编排的创作型民间舞蹈史诗(舞台艺术品),也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时代发展多样化意义的作品。其中在第五章《风的传送》那一篇章里他不乏融会了其他舞种的动作元素和表现手法的"掺揉型"作品,与原生态民族舞(自然传衍)拉大了距离。但只要风格未发生质的变异依然基于编创者形象与情感的表达,人们也能承认其“民族舞”的属性。在《风的传送》这一章里,就是带有时代创造发展性的创新。其中重要的舞蹈元素运用了西方爱尔兰民间舞的舞蹈表演形式踢踏舞的风格,也是通过灵活多变的步伐向观众传递情感的。脚掌脚跟快速的花样击打地面令人目不暇接;下肢配合音乐敲击出清脆热情的节奏更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跟着舞动起来。能够给这种下肢动作相对多变,使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上带来豪放、沸腾效果的舞蹈形式,与我们所学习过的藏族舞蹈形式中的诸多风格有着相似之处。例如踢踏、热巴等。而其弱点就在于下肢动作语言丰富但上身却因此显得过于僵硬。对此,编导张建民老师取之精华,去其糟箔,将爱尔兰踢踏与富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藏族舞蹈相融合,却依旧保留了藏族舞蹈中上身松弛的风格,也保持了膝部的韧性和弹性。舞动经幡时上身是随着脚下踢踏的运功相配合的,既不宣兵夺主又不失藏组舞蹈的风格特点。编导抓住了藏族舞蹈的内在气质,没有因为融入时尚热情的爱尔兰踢踏而掩盖住藏族沉稳内敛的宗教文化心理,舞步强调重拍向下,这样舞动起来看似翻腾又不显浮躁。由此,我认为《风的传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既继承了传统,又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把爱尔兰踢踏舞和藏族传统舞蹈有效融合的基础上使其更具观赏性了,通过两者上身与下肢动作语言的互补,从动态上显得刚柔并济,这一创新也是不同现代社会中的不同民族特性的个性表现,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表现出了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一种新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在极富现代音乐感的旋律下,舞动着经幡,激昂的踢踏,从内心去感受风吹经幡扬,是血液在沸腾,细胞在跳动,顿觉畅快淋漓。
结论:
从以上论述看来,我们努力寻求的这一切的创新,都是为了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我国的变化发展中更好的延续下去。在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之常新,不断地常新才能常青,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舞蹈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是现实社会和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舞蹈艺术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源泉。但在过程当中,没有创新也就不能够改变,但这个改变必须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离开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风格、民族审美观念意识的这个“宗”。这个创新应该是在源于民族民间生活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对其具有民族风格特点的元素动作整理加工创作而得来的。可以从动作动律,节奏方向,空间队形来改变,但就是不能“变异”,因为“变异”就意味着丧失了民族民间舞蹈最根本的那个“宗”了。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于“独一无二”。对我来说,作为一名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大学生希望看到真诚而朴实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同时也祈望舞蹈艺术家们能够在充分吸取生活源泉和民族土壤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别出心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来保护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实质。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一如既往的“根深叶茂”努力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畢业论文写作基础》 李炜著 四川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2003年版
[2]《文物相融—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专业教师文选》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3]《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2年12月版
[4]《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4年11月版
[5]《舞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07年11月版
[6]《说舞》 闻一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