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以来流行性感冒在我国人群中活动的概况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较详细地介绍了自1968年以来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在我国人群中活动及其抗原性变异情况。在将近24年时间内,我国人群中共发生过12次(1大,1中和10小)流感流行,平均每两年1次;H3N2病毒株出现过17个变异株(平均1.4年1个),乙型病毒株出现过10个(平均2.1年1个)。而H1N1病毒株于1977年至今出现过4个变种(平均每3.75年1个)。发现了新变种出现与流行密切相关,但流行和新变种出现,在时间上无严格的周期性。在季节上,除新亚型病毒株出现所造成流行外,在我国北方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流感病毒活动高峰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就不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新变种首发地:H1N1病毒株的新变种多首发于北方,而H3N2和B型病毒株在南北方首发机率基本均等。这表明了我国南北方在流感监测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证实了我国不仅是人流感病毒新亚型的首发地,而且也是新变种的多发地。为何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地,其原因尚不清楚。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用含PRPL启动子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0,构建了含汉坦(Hantaan)病毒S基因全长片段的表达载体pBV-HanS,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汉坦病毒核壳蛋白的表达。用ELISA夹心法检测,其抗原滴度达1∶512。以此表达的核壳蛋白作抗原,成功地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IgG检测,其灵敏性和特异性与用病毒抗原检测者相符。
期刊
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豚鼠,每只豚鼠经结合膜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鼠脑悬液100μl(LD50=10-6.5/0.02ml),使所试的15只豚鼠全部感染和发病;在各豚鼠脏器中检出了EHFV抗原,证明豚鼠通过结合膜可感染EHF。这种实验途径提示人们去研究在疫区现场的感染途径。
以猴D型反转录病毒Ⅰ型(SRV-1)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为靶病毒和相应的Raji和Hut-78细胞系统建立模拟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筛选方法。对HIV有强抑制作用的AZT同时对SRV-1和SIV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AZT抑制SRV-1和SIV的抗原阳性细胞的ED50各为略大于0.05μmol/L和0.5μmol/L,达到100%抑制的剂量各为16μml/L和64μmol/L。病毒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