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表明,随着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迅速发展,“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高质量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而学校教育质量目标确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内化到师生的行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境中去。如何内化?笔者认为,围绕学校教育目标,进行学校质量文化建设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一方面,必须将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建构学校质量文化时,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必须同步建设,使精神文化能够渗透、内化其中,成为学校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一根无形的“红线”。
  一、?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质量价值观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建设好精神文化,能为学校质量提高提供动力和源泉。学校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优良传统,找寻文化根脉,提炼学校共同的质量价值观。我校所在的胥口镇有着2?500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我校想方设法将优秀的地方文化引进校园,依托胥口镇“中国书画之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藤编技艺”等人文背景,努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文化。学校通过调查、走访、取证,整理出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布置了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校史馆,组织师生定期参观,努力挖掘德育内涵。在挖掘地方文化和校史文化的过程中,组织全校上下进行广泛讨论,提炼出学校的校本文化精髓:敬、勤、精,并形成文化认同,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特有的风貌:温文尔雅、文明礼貌、勤学睿智、开拓创新。
  二、?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打造学校质量文化环境
  先进的理念,校本化的办学愿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践行。为了物化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精神,学校必须倾力打造校园环境文化,营造优质校园生态。我校在新校规划设计时,就已经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淡灰色建筑群宛如一幅清新又淡雅的水墨画,学校行政楼主立面上“求真求美、善学善思、育人育才”的三风鲜明地揭示了学校的教育质量理念。校园花木丛中点缀有镌刻着“勤奋、刻苦”的怪石。校歌编撰、校标设计时,都充分地把质量理念与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另外,根据校园特点,依托胥口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精心规划布置了校园文化环境:文化长廊、美术展览馆、校史馆、藤编室等,使学生在与家乡文化的对话过程中接受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并从小立志勤奋学习,将来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此外,建设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积极开拓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拓展质量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质量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三、?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学校质量文化保障
  学校制度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对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达成教育质量目标起着保障作用。加强学校质量文化建设,需要制度文化的保障。在学校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全校人员特别是一线教职工,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学校质量文化达到最佳状态。我校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充分听取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自下而上,由上至下经过了几轮修改,在此基础上再指导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当然,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必须强化导向机制,不断改进激励措施,以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质量文化的发展。如,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新胥口人和外来人员子女在我校的比例逐年上升,加上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等因素,学校后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为此,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将“后进生有效教育的系列案例研究”作为学校的主课题进行研究,并将后进生的转化作为教师考核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措施激励教师,以保障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另外,我校行政、工会还通过实施“我很在乎你”系列关爱教职工的活动,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人际关系,使广大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四、?通过行为文化建设,构建学校质量文化载体
  师生行为是学校质量文化价值观内化与否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方式,它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建设行为文化,我校首先重视学科课程建设,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深化有效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其次,我们以养成教育为抓手,通过“八项常规评比”、“流动红旗评比”等激励机制,从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围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把德育贯穿到常规教育活动中,并渗透到家庭教育活动中和拓展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第四,学校通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张扬学生个性。每天下午,有五十多个活动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在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能。通过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学生变得更加文明、儒雅了。
  在学校质量文化建设中,当我们关注教育质量的时候,实际上关注的是—什么是好的教育以及怎样通过好的教育获得好的生活,所以,与其说是在关注“质量”不如说是在关注“教育”。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导入课题 (通过变换观察的位置,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较深刻   (课件依次出示: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旋转的效果图: 的理解了微波炉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   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 师: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你看到了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微波炉的哪些面?   生: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原来是一个正方体在旋转。 (选择教室几个不同角度的学生回答,并请回答题)  师:
期刊
下面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习作4看图写对话(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对话形式,注意根据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指导学生把人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态等写具体。   3. 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清楚,写得有滋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
期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常常喜欢奖励给学生一本本子,希望他们再接再厉,表现更出色,可有一次我却遭遇了“尴尬”:  那是一次小测试之后,班上一位暂差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得令人满意的好成绩,为了使他树立信心,学习更上一层楼,在课上我特意表扬:“陈光同学,这次你进步非常大,老师奖励给你一本本子,希望你继续努力!”  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我将本子递过去。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他不
期刊
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己被人们认识,它对儿童开朗乐观性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美好情感、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园积极开展了“吴地童谣特色教育活动研究”,将“童谣”文化融入儿童的生活,做到“五个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与生活经验结合,增加感悟力  杜威曾说“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园童谣教育活动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童谣
期刊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笔者在学习和实践“生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生本课堂的主要特色  1.?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  生本教育中的预习又叫做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始于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事先预习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期刊
我校地处长江之滨,长期以来致力于长江地域文化与学校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2006年确立了“弘扬长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为育人目标的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我们把“长江文化”与江阴精神融合起来,引领着学生向着“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长江少年奋进。  当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折服了。于是,我们很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而我们班,很荣幸地成为了生本教育的实验班。在“长江文
期刊
有效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笔者多年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实践,也在不断地反思: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和过程”,那么,教学文化也就是在学校这个场域中不断地完善教师教学的状态和过程,当教学管理赋予文化的含义,触及被管理者心灵,唤起教师的热情,才能为教学提供合理的信念支持。因此,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不失为提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的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教的。但整个过程同样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适时适当地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一、?让学生自主发现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确定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否则就会使活动缺乏活力,失去生命力。综合实践课程是没有教材的,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去挖掘,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
期刊
一、?活动主题?感恩老师,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发扬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向师长感恩,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我校决定以教师节为契机,在九月份开展“感恩老师”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勤奋学习。同时,通过此项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环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的作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园近几年外来民工子妇人数增多,他们的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好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