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对如何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目前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社会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长,给学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探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对策,并对今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与探索。
关键词:党建;高校;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35-03
党的十八大对如何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核心的学生党建工作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都将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来抓,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坚持建设工作契合新形势持续创新,不断进步,争取让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跨上新台阶。在新时期社会形势的影响下,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发展学生党员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的动机复杂。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党意味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福祉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必须遵循党的核心方针,发掘出愿意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但是随着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高校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激烈碰撞。申请入党的学生其动机不免也受到严重影响,重功利而轻理想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积极申请入党无非是为了积攒政治资本,为未来的就业铺路。
(二)数量发展太快,质量难以保证,质量和数量失衡。近年各高校按照党中央的精神,积极在青年中培养学生党员,强调增加党员的数量,这种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高校将积极发展异化成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偏重于学生党员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学生党员质量的控制,背离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原则。高校在具体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中不时出现层层压任务、校校拼数量的粗放发展思维,虽然成功发展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但是也吸纳了不少思想行为上还未准备充分的学生成为党员,导致学生党员的总体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为将来我党的一些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培训学生党员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工作领先,培训工作落后,发展和培训工作无法取得平衡。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只关心学生党员的数量发展,将工作重点落在选拔和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上,只为实现上层下达的数量指标,放松了后续的培育和管理,造成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评核工作远远落后的现象。在这种学生党建工作取向指引下,新招收的党员理想不坚定、思想不成熟、行为不达标,整体素质水平不断下滑,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学生党员培训工作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学生党员质量无法进步提升以弥补数量发展过快而带来的问题。而高校党建培训队伍不足、素质不高、经验不够,无法形成强力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党员模范意识不足,表率作用弱化。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各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群众更为严格。学生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必须保证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约束和提升。但目前学生党员普遍出现模范意识薄弱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思想高度跟不上,价值观念庸俗化,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难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目前,学生党支部建设虽已取得不小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党支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首先学生党支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监督的作用。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往往把工作重心落在发展学生党员上,主要目标是充实学生党员队伍,忽视了队伍的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功能严重弱化,一方面党支部无法有效掌握党员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党员也无法从党支部得到有效的指导。其次学生党支部未能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作用。随着学生党员的数量快速增长,党支部的规模也随之壮大,这给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统一开展带来了困难。目前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普遍不够充实,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流于形式,支部干部数量和质量不达要求,学生党员缺少参与热情。部分支部一直不能成功举行组织生活,部分党员一直不能参与其中,组织结构支离破碎,组织的聚力难以体现,组织战斗力严重削弱。
(二)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有待强化。目前高校仍存在重专业师资队伍轻学生党建组织队伍的倾向。在这种思维导向下,学生党建队伍在人财物资源投入方面得不到保证,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自然无法体现。现在还有很多高校尚未足额配备专职党建人员,学生的党建任务往往落在其他行政部门,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身上。尤其是各年级辅导员。他们已经负担了学生的思想稳定、人身安全、考核评比、职业导向等多方面的复杂工作,没有多少剩余精力能投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去,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同时职掌学生党支部书记,往往分身乏术顾此失彼,无法真正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党建能力及业务素质,能较好地分析国内不断变化的党建工作新形势,准确领悟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党支部书记的高标准,在学生党建工作时执行不到位,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只有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在实践中摸索出解决之道,才有可能扭转不利形势开创出新局面。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创新,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学生党建工作各种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源于重数量轻质量的工作指导思想,要彻底扭转不利局面,党建工作必须回归质量优先原则。首先,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应当取得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盲目追求数量向谨慎确保质量转变,质量优先兼顾数量。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应当切实遵循“十六字”方针,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制定学生党员数量的总体规划,合理开展学生党员的梯队建设,科学控制学生党员的结构,避免党员人数的不合理增长。其次,应严格把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多层入口。要以质量优先为指导原则,严格制定和执行发展党员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对发展对象作全方位的考察,包括政治思想、理论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学业成绩、群众关系等多个维度。还要合理控制考察的时间长度,“路遥知马力”,避免突击表现的机会主义分子混入党的队伍。再次,应将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常态化,不搞学生党员终身制,为不合格的党员打开出口。高校党组织应对新老党员一视同仁,通过党员民主评议、群众调查等办法,严格考核在校党员的具体表现,对评议屡次不合格、群众意见强烈的学生党员,应坚决予以劝退;对违法违纪严重的党员,要根据具体情节进行相应的严肃处理甚至开除党籍。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员组织成为质量优秀政治过硬的队伍,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斗志士气和凝聚力。最后,应在学生党建质量工作中大胆创新。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强调全面发展,既要有出色的党建工作表现,又要学习成绩优良,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2]高校归根究底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只有学生党员全面发展,政治思想和综合能力过硬,才能成为为党组织输送的优秀人才。
2. 创新学生党员培育工作,完善党员后续教育体系。
创新学生党员的培育工作,可以尝试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融合到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中去,建立一套持续改进的培养体系。利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推动高校广大党外学生培养出热爱学习、积极进步的良好氛围,将共产主义理想在校内广泛传播出去。探索出一套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是党员培育工作的最重要创新。学习型组织党员后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步通过实践摸索出来,进而形成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通过完善使其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党员可塑性强、思想活跃的特性,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必须加入更多适合新时期特点的内容。首先,应加强院系党委中心组的领导示范力度,院系领导通过定期参加学习小组,指导和带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为基层党员的学习指明方向。其次,通过院系党委组织各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制定相关的学习制度,让后续教育体系规范化。基层党支部学期开始就应按照既定部署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规划,同时提出主题活动的相关计划。上级党组织应就上述计划提出意见,挑选符合实际又有创新精神的项目应给予支持和推广,其中,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尤其应给予高度重视。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基层党支部通过开展党校短期培训,发展对象座谈、党史电影阅读沙龙、革命主题实践等多种活动,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载体配合党员后续教育的开展。最后,要总结创新经验形成工作指导方针。通过多种工作方法的尝试,要总结出理论与实际联系,传统与热点互补,理想与现实统一、组织教育与自我学习结合等方针,为未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打下基础,满足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3. 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党员考核体系,增强学生党员管理制度的刚性。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其健康发展关系到党的未来。所以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必须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建立一套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党员考核体系,促进基层党组织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在现有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入党联系人制度之外,还需要增加与配套的基层学生党员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和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综合素质以符合合格党员的标准。同时还要配套建立在考核结果基础上的奖惩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多层次多方面的奖惩措施,在需要进行处理时有规可循,避免制度执行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考核学生党员时除了支部评议、群众调查等传统方法,还可以综合应用年度考核、班级民主评议、社会实践成果、组织工作表现、学业成绩、遵规守法等多方面手段进行考察。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党员应当给予合适的奖励,同时作为模范分子对外表彰和宣传,对有待提高的学生党员则应通过批评指导的方式协助其纠正不良行为,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应该给予应有的惩戒。
4. 激发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它们是否具有活力,决定了整个高校党组织的面貌。它们也是党组织联系学生党员的重要枢纽,是党传达方针政策和收集党员群众意见的桥梁,它们活跃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成效。要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作用。学生党支部应公开党员名单,使学生党员能接受所有师生的审视,自觉参与组织活动及约束不良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开的评比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程序和结果的透明度,并将评比结果和评优评先、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结合起来,使奖惩工作更公平公正,激发学生党员人人争先进争上游的动力。同时应开展党建活动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工作。现在学生宿舍人员交流愈发频繁活跃,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到学生宿舍去的需求愈发迫切。例如可以开展学生党员示范宿舍挂牌制度,将作风优良的党员宿舍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学生宿舍一同进步,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大家的监督促进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此外,高校学生社团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成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在学生社团建立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广泛、公开民主、易于被学生接受等特点,将网络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站。通过网上宣传、网上信箱、网上评议、网上学习活动等使网络成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宣传观点、引导学生的舆论阵地。[3]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会见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4/c_111370170.htm.
[2]李鹏.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观念[J]. 江西科教学院学报,2013,8(3):10-13.
[3]郑兴.创新高效学生党建工作的思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4:143-144.
关键词:党建;高校;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35-03
党的十八大对如何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核心的学生党建工作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都将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来抓,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坚持建设工作契合新形势持续创新,不断进步,争取让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跨上新台阶。在新时期社会形势的影响下,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发展学生党员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的动机复杂。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党意味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福祉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必须遵循党的核心方针,发掘出愿意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但是随着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高校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激烈碰撞。申请入党的学生其动机不免也受到严重影响,重功利而轻理想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积极申请入党无非是为了积攒政治资本,为未来的就业铺路。
(二)数量发展太快,质量难以保证,质量和数量失衡。近年各高校按照党中央的精神,积极在青年中培养学生党员,强调增加党员的数量,这种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高校将积极发展异化成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偏重于学生党员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学生党员质量的控制,背离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原则。高校在具体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中不时出现层层压任务、校校拼数量的粗放发展思维,虽然成功发展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但是也吸纳了不少思想行为上还未准备充分的学生成为党员,导致学生党员的总体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为将来我党的一些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培训学生党员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工作领先,培训工作落后,发展和培训工作无法取得平衡。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只关心学生党员的数量发展,将工作重点落在选拔和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上,只为实现上层下达的数量指标,放松了后续的培育和管理,造成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评核工作远远落后的现象。在这种学生党建工作取向指引下,新招收的党员理想不坚定、思想不成熟、行为不达标,整体素质水平不断下滑,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学生党员培训工作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学生党员质量无法进步提升以弥补数量发展过快而带来的问题。而高校党建培训队伍不足、素质不高、经验不够,无法形成强力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党员模范意识不足,表率作用弱化。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各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群众更为严格。学生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必须保证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约束和提升。但目前学生党员普遍出现模范意识薄弱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思想高度跟不上,价值观念庸俗化,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难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目前,学生党支部建设虽已取得不小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党支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首先学生党支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监督的作用。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往往把工作重心落在发展学生党员上,主要目标是充实学生党员队伍,忽视了队伍的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功能严重弱化,一方面党支部无法有效掌握党员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党员也无法从党支部得到有效的指导。其次学生党支部未能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作用。随着学生党员的数量快速增长,党支部的规模也随之壮大,这给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统一开展带来了困难。目前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普遍不够充实,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流于形式,支部干部数量和质量不达要求,学生党员缺少参与热情。部分支部一直不能成功举行组织生活,部分党员一直不能参与其中,组织结构支离破碎,组织的聚力难以体现,组织战斗力严重削弱。
(二)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有待强化。目前高校仍存在重专业师资队伍轻学生党建组织队伍的倾向。在这种思维导向下,学生党建队伍在人财物资源投入方面得不到保证,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自然无法体现。现在还有很多高校尚未足额配备专职党建人员,学生的党建任务往往落在其他行政部门,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身上。尤其是各年级辅导员。他们已经负担了学生的思想稳定、人身安全、考核评比、职业导向等多方面的复杂工作,没有多少剩余精力能投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去,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同时职掌学生党支部书记,往往分身乏术顾此失彼,无法真正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党建能力及业务素质,能较好地分析国内不断变化的党建工作新形势,准确领悟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党支部书记的高标准,在学生党建工作时执行不到位,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只有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在实践中摸索出解决之道,才有可能扭转不利形势开创出新局面。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创新,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学生党建工作各种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源于重数量轻质量的工作指导思想,要彻底扭转不利局面,党建工作必须回归质量优先原则。首先,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应当取得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盲目追求数量向谨慎确保质量转变,质量优先兼顾数量。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应当切实遵循“十六字”方针,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制定学生党员数量的总体规划,合理开展学生党员的梯队建设,科学控制学生党员的结构,避免党员人数的不合理增长。其次,应严格把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多层入口。要以质量优先为指导原则,严格制定和执行发展党员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对发展对象作全方位的考察,包括政治思想、理论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学业成绩、群众关系等多个维度。还要合理控制考察的时间长度,“路遥知马力”,避免突击表现的机会主义分子混入党的队伍。再次,应将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常态化,不搞学生党员终身制,为不合格的党员打开出口。高校党组织应对新老党员一视同仁,通过党员民主评议、群众调查等办法,严格考核在校党员的具体表现,对评议屡次不合格、群众意见强烈的学生党员,应坚决予以劝退;对违法违纪严重的党员,要根据具体情节进行相应的严肃处理甚至开除党籍。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员组织成为质量优秀政治过硬的队伍,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斗志士气和凝聚力。最后,应在学生党建质量工作中大胆创新。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强调全面发展,既要有出色的党建工作表现,又要学习成绩优良,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2]高校归根究底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只有学生党员全面发展,政治思想和综合能力过硬,才能成为为党组织输送的优秀人才。
2. 创新学生党员培育工作,完善党员后续教育体系。
创新学生党员的培育工作,可以尝试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融合到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中去,建立一套持续改进的培养体系。利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推动高校广大党外学生培养出热爱学习、积极进步的良好氛围,将共产主义理想在校内广泛传播出去。探索出一套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是党员培育工作的最重要创新。学习型组织党员后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步通过实践摸索出来,进而形成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通过完善使其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党员可塑性强、思想活跃的特性,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必须加入更多适合新时期特点的内容。首先,应加强院系党委中心组的领导示范力度,院系领导通过定期参加学习小组,指导和带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为基层党员的学习指明方向。其次,通过院系党委组织各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制定相关的学习制度,让后续教育体系规范化。基层党支部学期开始就应按照既定部署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规划,同时提出主题活动的相关计划。上级党组织应就上述计划提出意见,挑选符合实际又有创新精神的项目应给予支持和推广,其中,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尤其应给予高度重视。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基层党支部通过开展党校短期培训,发展对象座谈、党史电影阅读沙龙、革命主题实践等多种活动,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载体配合党员后续教育的开展。最后,要总结创新经验形成工作指导方针。通过多种工作方法的尝试,要总结出理论与实际联系,传统与热点互补,理想与现实统一、组织教育与自我学习结合等方针,为未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打下基础,满足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3. 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党员考核体系,增强学生党员管理制度的刚性。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其健康发展关系到党的未来。所以高校党建工作部门必须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建立一套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党员考核体系,促进基层党组织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在现有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入党联系人制度之外,还需要增加与配套的基层学生党员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和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综合素质以符合合格党员的标准。同时还要配套建立在考核结果基础上的奖惩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多层次多方面的奖惩措施,在需要进行处理时有规可循,避免制度执行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考核学生党员时除了支部评议、群众调查等传统方法,还可以综合应用年度考核、班级民主评议、社会实践成果、组织工作表现、学业成绩、遵规守法等多方面手段进行考察。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党员应当给予合适的奖励,同时作为模范分子对外表彰和宣传,对有待提高的学生党员则应通过批评指导的方式协助其纠正不良行为,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应该给予应有的惩戒。
4. 激发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它们是否具有活力,决定了整个高校党组织的面貌。它们也是党组织联系学生党员的重要枢纽,是党传达方针政策和收集党员群众意见的桥梁,它们活跃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成效。要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作用。学生党支部应公开党员名单,使学生党员能接受所有师生的审视,自觉参与组织活动及约束不良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开的评比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程序和结果的透明度,并将评比结果和评优评先、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结合起来,使奖惩工作更公平公正,激发学生党员人人争先进争上游的动力。同时应开展党建活动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工作。现在学生宿舍人员交流愈发频繁活跃,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到学生宿舍去的需求愈发迫切。例如可以开展学生党员示范宿舍挂牌制度,将作风优良的党员宿舍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学生宿舍一同进步,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大家的监督促进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此外,高校学生社团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成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在学生社团建立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广泛、公开民主、易于被学生接受等特点,将网络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站。通过网上宣传、网上信箱、网上评议、网上学习活动等使网络成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宣传观点、引导学生的舆论阵地。[3]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会见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4/c_111370170.htm.
[2]李鹏.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观念[J]. 江西科教学院学报,2013,8(3):10-13.
[3]郑兴.创新高效学生党建工作的思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