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流域频发的水旱灾害也给黄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前,由于全球增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流域气候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流域频发的水旱灾害也给黄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前,由于全球增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流域气候及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流域整体气候的暖干化和人类用水的不断增加使得黄河流域的水文干旱不断加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使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得到极大改善,有效地抑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同时也导致该地区土壤的干化和干土层的加厚,这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涉及气候-水-生态-人类社会如何协同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
其他文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明确香港角色,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香港在4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高水平大学集群与自由的学术氛围,培育出
文章采用智库DIIS理论方法,全面调研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最近的猪肉价格上涨情况,广泛收集准确可靠的生猪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问题.此后,走访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野外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黄土高原关键带站”),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综合观测和研究的野外台站.黄土高原关键带站
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文章总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六枝特区的工作实践,尤其是充
“融合科学”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重大问题的科研新范式,被认为是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机遇.推动“融合科学”意味着科研生态的根本性变革,其中一个最基础的
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被认为是下一个十年科研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既有的生态观测和依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大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之上,欧盟、美国等也在积极布局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现代化快速发展,科技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融合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范式,不仅会促进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而且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宏大挑战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考察了融合研究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美国国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