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驻京办?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改革对官本位观念有一定冲击,但影响是有限的,仍属权宜之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规定,要求6个月内,除各省市区保留驻京办,地级市若有必要保留驻京办,需经省政府审批,县级以下驻京办一律撤销。
  驻京办的去留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是第三次撤销令。前两次分别是在1962年4月25日的《国务院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撤销和保留的意见》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驻京办是一种怎样的制度?该不该撤销?此番撤销令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刊就此专访畅销书《驻京办主任》的作家王晓方。
  
  人物周刊:驻京办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王晓方:驻京办是具有“迎来送往、招商引资、收集信息、截访维稳、跑部钱进”功能的一种机构。现在这些功能早已社会化了,因为不管是县区、市省,还是国企单位都设有驻京办,都在“跑部”前进。
  人物周刊: 《驻京办主任》前后有4部,你为何如此关注驻京办群体?
  王晓方:作为一个作家,我一直有意大规模描写改革开放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现象,重新阐释执政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执政困境、执政智慧和执政风采,而驻京办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人物周刊:县级以下的驻京办一撤销,会对市、省级的驻京办带来什么影响?
  王晓方:县级以下的驻京办的撤销,会凸显省市驻京办的地位,因为被撤销的各个县区驻京办的要项目、要资金的需求还在,他们的职能会转嫁到其所属的市驻京办或省驻京办。
  人物周刊:此次改革能够消除“跑部钱进”等腐败问题吗?
  王晓方:这种改革对官本位观念有一定冲击,但影响是有限的,仍属权宜之策。这就犹如一棵大树,给树杈剪枝。因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它只不过是剪掉了一部分。
  人物周刊: 那你认为驻京办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王晓方:驻京办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产物,问题的根源在于权力和资源的集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许多财权、事权、人事权方面,缺少规范的界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一些项目、资金的分配,谁会跑谁就有好处,这就是驻京办存在的必然条件。
  人物周刊: 针对这种深层次的根本问题,有什么解决途径吗?
  王晓方: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公正公开透明,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大家对驻京办的跑部的包很感兴趣,这个“包”是不透明的,包里是什么给了大家充分的想象力,诱惑人们去打开一看究竟。
  事实上,跑部问题的关键在“部”不在“驻京办”,体制问题解决了,这些为大家所诟病的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改革是系统工程,如果只是单纯地一撤了之,根本问题不解决,它仍是可以换一种形式存在的。
  人物周刊: 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王晓方:比如说在廊坊驻点,或者以企业、公司的形式出现。
  人物周刊: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驻京办比较,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区样本?
  王晓方:国外的驻京办没有中国多,也没有“跑部钱进”的功能,我们很多驻京办亲民性不够。不过港澳驻京办是一个榜样,他们都是为市民服务的,不是为官服务。
  人物周刊: 维稳是驻京办的一个重要职能,人们千里迢迢到北京上访,以“截访维稳”来应对,有用吗?
  王晓方:“截访维稳”的办法,北京是稳定了,但是问题没有解决,老百姓是痛苦的。驻京办把上访的人送回去,希望地方解决,但是换句话说,地方要是能解决,老百姓也不会选择来北京上访。光把老百姓送回去,而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只会使老百姓的积怨越来越深。
  人物周刊: 驻京办应怎么做才能生存?
  王晓方:驻京办应成为一个为民服务的机构,不单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接待官员,更要成为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驻京办。比如不能只把上京上访群众送回去,还要把问题解决到位。
其他文献
自从资本热衷于跃进式地批量制造偶像,从一个平凡普通人到娱乐圈流量偶像只需要一个夏天的时间,“后浪”们前赴后继涌来,偶像团队正在经历新一轮扩容。  与此同时,身为“前浪”的鞠婧祎也因为一档综艺而成为舆论焦点。随着偶像这种舶来品日益在国内娱乐圈扎根壮大,如何定义偶像?花路又该通往何方?围绕着“偶像”这一职业,舆论一直争论不休,这也是鞠婧祎出道7年来一路所经历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当鞠婧祎主动选择了偶
整个9月张译都在采访的流水线上转。他参演的《亲爱的》和《黄金时代》在国庆期间上映。这天《黄金时代》首映礼,隔壁的电影院坐满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吵嚷得像菜市场。不时有人过来跟他寒暄。  “你还是不习惯这样的场合?”  “我原以为是不习惯,后来才知道是不喜欢。这比较麻烦。”  他有一副像深夜电台主持的嗓子,稳、厚。周遭的聒噪像潮水般退去。那张疲惫的面孔绷着,神态严肃。他看上去不安,采访两个小时,几乎没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即,蔡英文的胜算高唱入云,本期且凑凑热闹,谈谈她的饮食故事。  蔡英文在其自传中提过一道让她难忘的菜式,并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鲍参翅肚,而是一道普通不过的家常菜——洋葱炒蛋。  为什么平凡如炒蛋,也会让她如此难忘呢?  原来,洋葱是蔡英文家乡屏东的特产。虽然她父亲后来迁居台北,她也在台北出生,但年幼时,从家乡来探访的亲戚总会带些土产洋葱来作伴手礼,所以家里从不缺洋葱。插图/N
In 2001, one of my sculpture works was displayed in a small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Taiwan. There was a sentence in its preface:“The variety of modern art enlighten u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roun
刚踏进上海嘉庭俱乐部,孩子们欢畅的笑声便迎面扑来。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个个欢脱得像小鹿。有些在游泳池里互相竞技“划龙舟”;胆大的,则挑战90°魔鬼滑梯,大人们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小家伙们却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和勇气,一跃而下。李海林(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俱乐部西餐厅一角,坐着几位中年男子,对着电脑,激情洋溢地谈着什么。壁球馆里两对夫妇正在挥汗如雨地拼
按朋友的话来说,沈伟属于“醒得早”的那批人。  1994年,他只身提着个装满道具的箱子,从广州去北京,“找人就问,哪里能演出?我不要钱。”他那部《小房间》有点像皮娜·鲍什的早期剧场作品,呈现一名年轻人24小时在家的生活状态,就这么一个人又唱又跳又说又演,“演到脚抽筋”,反响出奇好。  这一年,沈伟已拿下国内首届现代舞大赛创作和表演类两个头奖,没多久他去了美国。  2000年,他在纽约创办了“沈伟舞
人物周刊: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吴秀波:满意。  人物周刊:你今天取得的成就,有什么样的心得可以与他人分享?  吴秀波: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心得是:到今天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人物周刊:对你父母和他们成长的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们吗?  吴秀波:那是一个年代。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另一个人。  人物周刊:你对这个时代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吴秀波:我不喜欢呕吐。  人物周刊:你对你所从事领域的前景怎
生活是具像的描写,理想是浪漫的抒情,创作是融汇二者的本质抽象。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中国“嫦娥奔月”工程,从哥伦布航海到人类探测火星,他们被高远的生存理想驱动着,以坚毅的步履、顽强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阻,从而为人类留下杰出的创举。我认为,他们的生命历程便是一件件主题宏大、情节波澜壮阔的行为艺术。  所谓天人合一,既是指创作主体的心理境界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人类对未知文明的认知表现于对自然宇宙的视野局
“朱炳仁要和达利在杭州对话……”电话中的声音让我一愣——达利都去世20年了,怎么来对话阿?难道还从天堂或地狱跑出来?  匆匆奔赴杭州,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届的西湖博览会组委会特别邀请达利纪念馆和朱炳仁铜雕博物馆参展,双方分别展出了数十件达利的雕塑原作、版画原作和复制品,以及中国熔铜艺术家朱炳仁的系列作品。  达利和朱炳仁,前者是20世纪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大师,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狂妄不羁的如珠妙语和那
事情又谈崩了。    7月6日,从镇长马建功办公室出来的陈旺淮沉着脸。从镇政府出门后顺着马路拐两个弯便到家,一路上,他碎碎地念叨“不讲信用,下次别想叫我回来”。  他今年已经历过4次这种事情。回到家,陈旺淮越想越气,突然冒出一句“上北京去”。他冲进夜色,拦下一辆出租车,坐上了当晚8点29分开往北京的火车。  陈旺淮是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小蚌埠村村民。两年前,小蚌埠镇政府工作人员在限制他人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