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分型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分型。
  方法:以16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证候分型标准对其进行分型,对针对于不同分型提出中医治疗方案。
  结果:肺脾气虚夹滞证以及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分别为28.92%,33.73%,肺肾气虚夹痰证以及脾虚肝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少,分别为16.27%,15.06%。
  结论:我院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型多见肺气虚弱以及肺脾气虚夹滞证,宜用内治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
  关键词: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证候分型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7-01
  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指体质较弱的孩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不断地发生感冒、发热、咳嗽、流涕、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好发于6个月~6岁,尤以2~3岁最为多见,一般到学龄期前后好转,冬春时发作频繁,夏天有自然缓解趋势。若反复不已,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共接治此类小儿患者16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接治16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选取他们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9例男性患儿,女性77例。年龄区间为1-12岁,小于4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46例,4-8岁患儿共68例,8岁以上患儿52例,平均年龄5.39±2.23岁。
  1.2 诊断标准:复感儿诊断标准为: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至少7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至少3次;3~5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至少6次,下呼吸道感染至少2次;6~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至少5次,下呼吸道感染至少2次。
  1.3 证候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相关证型标准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肺脾气虚夹滞证以及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分别为28.92%,33.73%;相对的,肺肾气虚夹痰证以及脾虚肝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少,分别为16.27%,15.06%。
  3 讨论
  小儿之所以容易得呼吸道感染疾病,笔者经过临床考证,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导致:①与呼吸系统解剖特点有关:小儿鼻腔比成人短,后鼻道狭窄,无鼻毛,黏膜柔嫩,血管丰富,且鼻腔相对较大,腺体分泌不足,纤毛活动不良,清除病原体的能力薄弱。②与营养因素有关:由于偏食、长期食欲低下、母乳时间短或人工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佝偻病、缺铁、缺锌者更感染,应及早改善饮食结构,健脾开胃,适量补充营养素。③免疫功能低下:众所周知,复感儿与免疫功能下降有一定关系,同样,若反复感染也可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建议到医院进行免疫功能检测,明确病因。④与环境有关: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可直接影响肺的换气功能,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此外,滥用抗生素、早产、人工喂养、缺乏锻炼等也使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同龄儿童。
  在本次临床调查中,笔者发现肺脾气虚夹滞证以及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分别为28.92%,33.73%,肺肾气虚夹痰证以及脾虚肝旺证两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较少,分别为16.27%,15.06%。因而,笔者认为可以用内治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内治法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平素常有厌食、面黄、倦怠乏力、大便稀,口唇色淡,舌淡红等表现,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证,临床上我们用补益肺脾的治法。常用玉屏风散加味。市售的中成药有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还有一类患儿平素常有手足心热、多汗、睡不安宁、厌食、地图舌等表现,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用益气养阴的治法。常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市售的中成药有槐杞黄颗粒、贞芪扶正颗粒等。以上两类,是针对虚证的反复感冒患儿的治疗,但是,临床还有部分患儿体质偏实,无上述虚证表现。他们平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炙煿之品,总爱上火;常可见咽红,伴咽痛,口臭或口舌生疮,易汗出,夜寐欠安,大便干等一派肺胃积热证的表现。用清宣肺胃利咽的治法。常用银翘散加减。还有一部分患儿常见口臭、便干、腹胀,舌红、苔厚或黄的胃肠积热证的表现。治疗时以清热通腑为主,方选凉膈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儿童清热导滞丸。
  参考文献
  [1] 游金勇,王力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广西中医药,2005,28(1):51-54
  [2] 彭玉.黄建业教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18-20
  [3] 汪受传.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江苏中医药,2006,27(2):11-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在心内科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共40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参麦注射液在心内科应用广泛,使用方法和剂量与说明书基本符合,但存在溶媒不合理和适用症不恰当等不合理使用情况。  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参麦注射液适用症的使用管理,减少因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心内科疾病 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对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取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7.5%,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5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7.
期刊
摘要: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其中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是种常见的几种病症。中医以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现就以上四种病变的中医病名、病机、辨证论治试述如下。  关键词:常见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辨治 探讨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接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要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法调肝理脾和胃法在治疗NERD,缓解NERD症状上的疗效与西药疗效相对比的优势,为中药汤剂推广应用于NERD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10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对其两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50例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愈率24%,显效率32%,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中,临
期刊
摘要:本文就温补肾阳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温补肾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8-01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高烧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治疗颈椎失稳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理疗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2年内无复发,对照组1总有效率85%,2年内复发率15%,对照组2总有效率60%,2年内复发率4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颈椎失稳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理疗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颈肌功能锻炼 针刺 理疗 颈椎失稳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老年中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VS76%),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维生素E(由华北制药股份
期刊
摘要:中药鉴定是科学应用中药的基础,了解不同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作用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我国的传统中药研究能更好的继承下去,成为真正的国粹。中药的显微鉴定是指通过显微镜来了解微观细胞形态的特征、中药材的组织结构等方面,鉴定中药的真伪和纯度。笔者就此具体综述其在中药鉴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显微技术 中药鉴定 应用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