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建设和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脱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大里程碑,为人类的贫困治理探索了新路。中国脱贫的历史进程包括以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收入脱贫,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脱贫以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三个依序递进且互不否定的层次。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突破了持续减贫的瓶颈束缚,坚持精准方略,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国脱贫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下,党与民众的关系具有双重维度,两者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契约。一种是道义性契约:党表明自己对人民的道义关切与价值承诺,并以自身的努力期待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则基于这种关切与承诺,期待党的有效领导,并通过直观感受形成对党领导的高度认同、自觉拥护。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党的角色是政治意义上的领导党,民众的角色是政治意义上的人民,契约形式则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心理契约。另一种是法理性契约:党作为执政主体由公民选举决定,保障公民权利与社会公益,公民认可与接受党的执政,宪法法律对双方的责权利做出规定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对乡村的分散要素进行了高度整合,为国家工业化和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但乡村劳动力的流动自由受限、收入增长也受限;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并大量外流,乡村劳动力收入实现增长,但同时大量村庄出现"空心化"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乡村生产要素的整合和流动并非互斥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更加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提升人民福祉。在党的领导下,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乡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通过多种形式整合乡村生产要素,着力打造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良性流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 2019年12月19日公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获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7年以来优秀期刊,杂志选送的2篇文章获评优秀文章,分别为顾海良教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开拓》一文和俞吾金教授的《运用分析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一文。
作为一种治理方式,痕迹管理以更加具象化方式追踪基层治理活动的开展及过程,具有特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工作中过分强调"留痕",则会滋生"痕迹主义"现象。"痕迹主义"是基层痕迹管理演变形成的一种消极异化的行政现象,深刻影响着工作态度、领导方式、执政水平,成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顽瘴痼疾。"痕迹主义"本质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利己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新样态。"痕迹主义"的泛滥对于当前基层治理实践的高质量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和纠正。只有科学运用痕迹管理
《福州古厝》初版于2002年,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作序,2019年6月修订再版。习近平同志在序中深刻描述了福州自然风貌、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如数家珍地为读者介绍了福州知名的历史人物和古建筑,深刻揭示福州本地古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作出了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文脉的重要论断。《福州古厝》作者曾意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一根本性作用,是因为制度改革始终坚持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统一、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的改革逻辑,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为了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必须继续推进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昭示着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新阶段的开始。中国现代化所追求的是不同于西方、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从中国现代性的发端和演化进程来看,只有在实现民族独立并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后,中国才真正开始了自觉的、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现代性建构。从1978年到2020年,我们通过小康社会建设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其具体实践与经验为未来的中国现代性建构在原则、路向和途径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
突然暴发并迅速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众多生态灾难的频繁发生,进一步突出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相互依存和协调并进的重大地位,彰显了着力推进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同构关系的重大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人民健康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主体内容和核心价值目标,必须以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状态的生态健康作为重要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把握全面小康视野下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的同构关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中国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一旨在实现全球包容、发展与和平的崭新方案,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精神,即多边主义、共同发展等理念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保持着连续性与创新性两大特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中不断解决变化着的社会矛盾,并在自由主义单极世界中宣传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支持反映出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普遍诉求,这是21世纪积极探寻资本主义替代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在近百年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的思想原则和实践遵循,须臾不可松懈和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体现着党在新时代高度上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文化发展永续前行的重大制度创举。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坚持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根本制度的战略定位,体悟这一根本制度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中全域性、全过程、全方位的引领功能,总体布局、全面思考、科学谋划,积极探寻将这一根本制度贯彻落实到现实工作的着力点,推动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