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品拍卖进入“亿元时代”几个因素的分析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秋拍已落槌定音,国内多家拍卖机构取得了历史性的拍卖结果,首先北京瀚海拍卖公司的秋拍成交额超过了10亿,紧接着,国内艺术最大的两大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15.33亿的秋拍总成交额创下了自身16年来单场最高纪录,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第三次蝉联内地大型拍卖会成交额冠军,以15.78亿元的秋拍总成交额创下内地拍卖史单场成交额的新纪录。各大拍卖公司的秋拍总额不仅过亿,而且还有多件艺术品单价过千万,过亿。
  可以说这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出人意料,结果最火的一年,众多艺术拍卖机构都刷新了自身成交总额,众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有人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
  然而就在1年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艺术市场,让当时很多人在忐忑的心理中观望、猜疑,众多知名人士、拍卖机构、画廊、收藏家、艺术家、批评家都对艺术市场的发展持谨慎的态度,到底金融危机会影响艺术市场到何时,这些影响使艺术品价格产生什么样的波动,低会低到几许?这些问题在当时也许没有人能说清楚。在2009年春拍中,人们还抱着谨慎的态度进入市场,拍卖公司也都忙于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来做出一些调整,但春拍结果显然告诉我们金融危机对国内艺术市场的重创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而到了2009年末,话题突然从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变为艺术品进入了亿元时代,秋拍捷报频传。
  的确这样一种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发展了16年,拍品过亿的现象已经存在,我们不禁要问亿元的出现是不是偶然的,它是不是艺术市场又一次炒出来的价格泡沫?也许重要的不是亿元这个数字,重要是透过亿元数字的现象来看艺术市场变化的本质。
  12月16日在新闻大厦举办的芷兰雅集年度峰会就“艺术品拍卖进入亿元时代”话题邀请了包括拍卖机构、收藏家、批评家、艺术市场评论家等方面的专家参与了讨论。
  
  亿元时代到来是艺术品市场长期积淀后的必然还是市场泡沫下的偶然?
  
  上海企业收藏家刘益谦今年投入4亿元,无疑是今年拍卖会上出手最狠的一位藏家。今年保利春拍,他以6171.2万将流失海外多年的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揽入怀中,嘉德春拍以582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另一件清宫旧藏书画——宋人《瑞应图》,保利和嘉德春拍卖场上,他一连串购买了陈逸飞《踱步》、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等,总共花了2亿元,占保利、嘉德今年春拍总成交金额的一半。在今年的秋拍,翰海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的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被刘益谦以8344万元拿下,在北京保利秋拍上又以1.69亿元人民币买入明代古画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创下我国古代书画的成交纪录。
  对于“亿元时代”的到来,他说这是必然,也是偶然。就偶然因素来说,如多位买家对某件作品感兴趣,就会争相举牌,这种气氛会促成价格的飙升,这是一种偶然。但我们要以更远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再加上媒体等社会各个方面对艺术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艺术品作为个人理财进行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媒介,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这个角度说又可以称之为必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家加入了收藏的队伍,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的资料中指出,中国拥有爱好收藏的大众人数是7000万人,而2009的资料显示,这一人数已经上升为9000万。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他们夹带着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成为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重要的助推手。
  作为艺术品二级市场,各大拍卖公司在今年纷纷赚得盆丰钵满。在今年的秋拍卖中,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不仅阵容强大,而且拍品的“分量”也比以往更重,不少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甚至称得上是“国宝级”的,对于秋拍中,多件拍品单价过亿的现象,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坦言,他们对于《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为朱熹、张景修等六段宋人墨迹估价原来只有i50万人民币,而最终以1.008亿元成交成交,高出估价60余倍,所有人始料未及。
  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则用“捡漏儿”时代的终结来肯定亿元时代到来的合理性,他认为现在开始了一个新时代,这是砸钱的时代,实打实的时代,要买好文物一定要花高价钱。他认为在2009年秋拍前,只要买到相对好的文物都属于“捡漏儿”。在2009年以出现了亿元板块,这样的高价板块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表明了中国文物艺术品不能物有所值的时代被结束了。换句话说,珍贵的,百年不遇的艺术品要多化钱,不但是砸钱,还要砸大钱,因为不砸大钱,买不了它未来的价值。现在花高价预支了艺术品往后两三年的价格,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值的。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亿元的拍卖品是非常正常的。
  
  亿元时代是中国艺术品走向国际的一个标杆
  
  作为“捡漏儿”时代终结,砸钱时代开启的代表者之一——台北收藏家王定乾认为亿元时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今年52岁的他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已逾20年,他认为从21世纪开始,实际上每年都会有一个拍卖价格新纪录出现。从1989年他买下《元人狩猎图》到1999年郎世宁作品的出现,历史花了10年的时间才将他以178万美金拍买下《石渠宝笈》著录的古画纪录打破。1989年他在香港佳士得买一个封面“宋代官窑水洗”用了2200万港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觉得他发疯了,差不多8年以后才破这个纪录。他用一句话揭示上世纪国内艺术精品和国宝的区别:“那时候百万级能买到一幅精品画,千万级就是国宝,就是世界纪录。”
  国内艺术品从千万级向亿元级过渡的转折点是在2005年,王定乾到伦敦参加拍卖,他自以为可以破世界纪录,结果铩羽而归,当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1.9亿元被华盛顿的金融家买走。从2005年开始他告诉所有的朋友,这个作品是影响中国艺术品价格级别转变的开始。到了第二年张宗宪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注:香港佳士得2006秋,1.5123亿成交)也开始破纪录。王定乾认为:“2005年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其实就是中国艺术品的转折点,中国艺术品终于开始步上世界舞台,走向国际级。我们再也不用妄自菲薄说中国艺术品和国际艺术品还有差距,其实亿元本来就是一个国际艺术品的标杆。”
  关于中国内地嘉德、保利拍卖的3件作品单价破亿元,他同样用一句话总结了现代精品和国宝的区别:“从今以后千万元叫做好东西,上亿元就是国宝级。这个过程和背景是必然这样的,我个人认为它不是今天一蹴而就的,它是有一个过程的。”
  
  亿元时代现象下的本质问题:回到艺术品价值判断
  
  亿元是一个现象,我们透过这个现象,希望看到本质问题。影响艺术品成交价格的因素有很多。
  亿元时代的到来,作为外因,这有一个力量的积蓄,许多 拍卖行,媒体做了一个知识的准备,第二是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使得准备可以实现。6年内,财富榜上前50名的财富总量是以往的10倍。以刘益谦为代表的民间企业家他们的可操作资本大量涌入艺术品市场,只有更多的资本来了,流通起来了,艺术品价格才能水涨船高。如多件单价破亿书画作品,其价格的上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古代书画在文革时一文不值到2003年起出现了高峰,中国嘉德的成交额在5000万到6000万,后来每一年都是成一倍的速度在增长,这种行情大概持续了3年,到2005的秋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
  这跟以下几点因素有关,首先,当代书画受到海内外艺术市场进一步的承认和肯定,随之资金的大量进入,2003年时,拉开了当代书画的上行序幕。然而这时书画市场还处于摸索到市场板块逐渐成熟的阶段,大家对书画的价值和价格还是模糊的,随着直觉和行情走是大部分人进入市场的心态。再加上艺术批评机制的不健全,美术馆收藏和展示的大量空白都成了制约当代书画发展的瓶颈。从而2006年之后,书画市场开始调整。而中国书画拍卖到2009年出现井喷现象,这体现了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时,对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艺术品价值有了更多和更为理性的认识。
  从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本身的价值来看,作为年代较为久远的艺术品,其历史价值在现在的研究中不断地被发掘,美术史和文物研究在发展,随着新的研究方法和更深层的研究力度,对古代作品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而美术史、文物史对其的定位是影响其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古代、近现代书画一般都是孤本,其作者一般都已过世,加之中国古代书画数量十分有限,其中绝大多数精品都在博物馆里和藏家手中,中国古代书画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精品更是可遇不可求,物以稀为贵是人们花高价追求的直接动力。古代、近现代书画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比,它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结晶,较少受到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因而它的价值是稳固的,而且是永恒的,它与世界其他艺术相媲美。书画市场在今年的巨幅变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艺术精品的出现,如2009年春拍古代书画市场,无论是保利上拍的《写生珍禽图》,还是嘉德的三件清宫旧藏,以及佳士得的《康熙南巡图》,都各有其“精贵”,要么是宫廷散佚的重要文物,要么是宋代绘画的上品,要么是流传有序的佳作。
  资深媒体人、艺术市场评论家王春元尤其把艺术品价值的发掘和深入认识作为艺术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如果把今天的时代作为亿元时代来讲还不是特别贴切,应该叫做价值时代,真正开始形成一个以艺术品价值判断为主的层面。价值时代是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形成的,两件宋画的高额成交,说明了艺术品价格不应该根据市场,根据行情,而应该回到美术史的价值,回到这个角度上来判断作品的好坏。价值本身不是跟着行情走,亿元时代不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它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回到美术史的价值判断。价值时代以前,大家是‘击鼓传花’式,口口相传哪件作品好,哪件不好,该花高价买哪件。价值时代开始意味着‘击鼓传花’式的行为结束了。亿元的出现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高端(也就是艺术品价值高)的东西会越来越高,低端的东西会越来越趋向于平庸。”
  中央美院特聘教授、美术批评家龚继遂进而举例谈到艺术品在拍卖中对价值重新认识的重要性:“文物局对每次对重点文物的购买,都要费尽心机说明为什么要买这件东西。如上海博物馆花了450万美金买《北宋淳化阁帖》,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共出了6本书来讨论这个帖子的价值,来论证购买它的合法性和价格的必要性,这个帖子是安思远当年花了24万美金收的(注:安思远,美籍犹太人,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家、经纪人),而我们花了450万美金才买回来,差价这么大,因此一定要在文化上的论证下大工夫,拿这个去说服主管官员包括纳税人。当年安思远那位美国经纪人对价格和价值的判断非常有前瞻性,不是我们买贵了,是他买便宜了。”
  
  亿元时代到来的背后预示收藏群落的变化
  
  就收藏群体来看,近年来国外买家逐渐减少,国内买家剧增。金铜佛像资深收藏家邢继柱谈到:“2005年我出国参加拍卖会的时候,外国人藏家是拍卖现场的主角,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在国内艺术拍卖中大展身手,现在基本以中国藏家和行家占较大的比例。”收藏家是使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助推手。
  其次,包括行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庞大藏家群体,其心态逐渐趋向理性,大部分藏家并不是抱着恶炒的态度进入艺术品市场,他们从前几年的艺术市场中逐步积累了的经验。与2005年前后中国艺术品投资最疯狂的年代相比,刚刚结束的这几场拍卖明显已经远远超越了,这波看似疯狂艺术品投资高潮中,投资者显得更为理性,因为推波助澜的都是名家的精品之作,那些非一流画家的作品或者一流画家的普通之作并没有疯狂上涨。一大部分藏家从跟风到不盲从到自我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鉴藏水平。初涉收藏市场时,他们或请专家出谋划策,提供收藏的思路和方法,或借用行家的知识和经验。
  刘益谦谈到自己从已做得非常成功的金融行业介入艺术品拍卖行业时,也坦言:“(起初)我不知道艺术品市场是什么,我是随着市场走的。但是从我十几年参与市场拍卖以来,我也在不断地总结,总结买什么样的东西是会涨的。我第一次参加拍卖,是在嘉德拍卖公司刚成立时推出的那场拍卖会,我买了两张画,一张郭沫若的书法花了7万元,一张李可染的画花了11万,也没有人跟我说真假,我只是知道这两个人有名。今年我买吴彬的作品(注:吴彬(明代)《十八应真图卷》,北京保利2009秋,1.7亿元成交),以前如果有人私下卖给我,我肯定是不敢要的,因为介入拍卖行业之初,吴彬是谁我都不知道。从个性上来说,我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因此,在参与艺术品拍卖的过程中,走过一些自以为是的阶段,自我觉得什么作品价格以后能涨,而这种判断往往是错的。所以,我认识到提升判断艺术价值的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现在买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是人家未来能够认可的,这个很关键。”“这么多年来,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到现在,我看到一幅画基本上能够估计它是什么年代的。嘉德拍卖的陈东升董事长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有一天我的拍卖公司能够和佳士得有一拼的话就很满足了,他也没有想到十几年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导权就回到大陆来了。30年来我们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搞改革开放,谁也没有想到我们30年以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亿元时代的到来预示着藏家群落从小圈子“摸着石头过河”介入艺术市场,到藏家群体重心从国外到国内逐步转移,从个人行为到财富集团的不断加入等等变化。
  中央美院特聘教授、美术批评家龚继遂进而谈到这种变化:“亿元大潮是一个很明确的标志。表面来看是价格的变化,但是价格的背后是收藏群落的变化。在这一波艺术大潮以后会 带来新的机构收藏者人市,会带来新的基金入市,也会带来一些其他财富阶层、高端人士人市。刘益谦的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收藏人员构成的格局,造成很多新的动机。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到形成财富集团,这种变化后面又是收藏动机和收藏功能的变化。以前中国靠简单的来料加工和代工来获取财富,最近十年以来逐渐有了创业板,有了IPO、股票、证券,第一次有了靠投资金融性产品所得的巨额收入,这种财富积累和以前靠实业财富积累所形成的消费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2000年以来全球艺术品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这告诉我们市场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是洪水猛兽,它在国内发展的初级阶段确实存在着不规律和不规范性,哄抬价格炒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也会自我调整,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艺术品中,市场最终能接受的只会是金子,如果有人认为市场是导致艺术发展越来越颓靡,越来越丧失其应具有的艺术批判力量的罪魁祸首,那么可以说他不懂得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建立最终依靠的是诚信而不是欺骗和恶意炒作,好品质和讲诚信是保证双方共赢的首要因素,不然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为什么只有在金融危机袭来时市场沉淀了一段时间后,艺术家在早期创作的作品在拍卖场上还能脱颖而出?为什么只有艺术家的代表作才能继续受到藏家的喜爱?为什么他们丧失了独立的艺术精神和“符号化”的后期作品只能成为一流作品的陪衬?
  我们稍回顾美术史,作为文革后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开端,1979年的“星星”美展前言明确地说出了基调:一方面,艺术家要介入社会,只有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艺术才有生命;另一方面,力求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星星画会”的宣言是那一代人(也是被市场青睐的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真正目的:“珂勒惠支是我们的旗帜,毕加索是我们的先驱。”“但我们更强调前者,我们不能像明清一些文人墨客,在社会斗争复杂的时候躲起来,搞纯艺术的东西。”而以吴冠中、袁运生为代表的“形式美”派则主张重视艺术自身本质规律,要发展和表现艺术自身的美,摈弃艺术成为为政治为主题服务的教条主义。尽管这两派艺术家从表面上看它们追求的艺术理想不同,但都是针对文革对艺术的藩篱而确立的艺术价值,而这些价值观主导了85’美术运动,现今在艺术市场中能站立脚跟的恰恰是当时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的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和自我表现的艺术作品,那时的艺术根本谈不上为他者而做,为钱而做,为权利而做。当代艺术在2009年的艺术市场中处于被筛选的阶段,市场淘汰的不是真艺术,而是不入流的伪艺术。
  可以预期经过2009年市场对艺术的调整,那些符号化和重复性的艺术品,追求利益和盲目投人所好的艺术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所以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一竿子打死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提出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合理性的一个因素除了以上所述其必然性和背后的变化外还应包括市场对艺术去伪存真的本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