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990—2016年中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变化。
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6)中中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数据,描述1990—2016年中国青少年死亡率变化,并比较1990和2016年前15位死因。
结果1990—2016年,中国10~19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从102.5/10万下降至41.2/10万,约降至2016年全球平均水平(78.6/10万)的50%,但仍是2016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4.3/10万)的近2倍;女生死亡率下降幅度高于男生(68.7%比54.7%),10~14岁高于15~19岁(62.1%比57.1%)。26年间,前15位死因的死亡率均有大幅下降,其中传染病、孕产妇疾病和营养性疾病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下降78.1%),其死亡构成比由11.1%降至6.1%,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死亡率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58.2%和57.3%),其死亡构成比分别从33.4%和55.6%上升至34.8%和59.1%。前五位死因由1990年的溺水(死亡率17.39/10万,死亡构成比17.0%)、道路伤害(14.77/10万,14.4%)、自我伤害(11.44/10万,11.2%)、白血病(5.48/10万,5.4%)和人际间暴力(3.12/10万,3.0%)变为2016年的道路伤害(9.27/10万,22.5%)、溺水(6.83/10万,16.6%)、白血病(2.73/10万,6.6%)、自我伤害(2.53/10万,6.2%)和先天性出生缺陷(1.76/10万,4.3%),2016年结核病、中毒和风湿性心脏病跌出前15名死因。
结论中国青少年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仍高于发达国家。1990年以来,道路伤害和溺水等伤害一直是青少年最主要死因,其次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