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称赞陇南“是一个宝贵的复杂地带”;而来自陇南的朋友提起这句话时,却总会引用为“陇南是一个复杂的宝贝地带”,珍爱之情溢于言表。陇南人还常用唐诗里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形容自己的家乡。为了印证这份热忱和珍爱,我们的报道组在这片兼具江南之秀美、汉唐之古韵的中国腹地盘桓多日,以超过2000公里的行程走访了陇南全境。将我们深深打动的,不仅是这里绝美的山川秘境、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是陇南呈现出的全新的时间视野:在极宏远处,这片土地守护着秦帝国最初的辉煌遗迹,在极细微处,循着村民毡帽上配饰的白羽毛,也能引出一段关于避居高山的尚武民族的隐秘往事;在极跌宕处,陇南能以一根石笋道破历代王朝兴衰的终极原因,在极静谧处,峡谷山涧旁的养生天堂,则让人完全感受不到时间流驶的些微迹象。旅行在陇南,刷新了我们对时间的原有认知;一种质地更微妙、节奏更丰富的时间感,在陇南向我们呈现了华美的宝藏。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能在陇南找到它的痕迹。”一位学者朋友这样告诉我们。的确,陇南号称“秦陇锁钥”、“川蜀门户”,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相争之地。再加上这里多民族聚居的特点,融合成悠久、多彩而动荡的陇南历史,这片土地上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积淀。甚至可以说,谁彻底读懂了陇南,谁也就能由此读懂整个中国。
陇南先民们就在西汉水一带生息繁衍。陇南西和县发现的宁家庄遗址、礼县发现的高寺头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遗存;而武都区发现的任家坪墓群则是寺洼文化遗存,被认为是后世氐羌文化的先祖。宋代罗泌《路史·后记》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此处所说的仇夷,即今天西和县南部的仇池山。陇南无疑是华夏先祖的发源地之一。
秦人祖先大骆、非子等在古西垂地(今礼县东北部、西和县北部)一带养马;西垂还曾是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等几代君主的都邑所在地;直到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都邑才由西垂迁往新都。
李翕出任武都太守,修筑栈道,开始大规模矿产开采。汉代陇南为武都郡,辖区相当于今陇南市白龙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居民为氐族、羌族。
魏国大将邓艾大举攻蜀。他率部至阴平(今文县),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几百里险域,直抵蜀国江油,终于攻入成都,灭亡蜀汉。
氐族部落首领杨驹宝占据仇池(今西和县)。自此时起至南北朝末期(公元6世纪末),陇南处于中原王朝“失控”状态,氐族趁机扩张势力,在这里先后建立了仇池、武都、武兴、阴平和宕昌五个氐族、羌族地方政权。
大诗人杜甫移居陇南同谷(今成县)。此时安史之乱令关中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而陇南则呈现出相对平和的景象。杜甫寓居同谷月余,创作了“同谷七歌”、“凤凰台”等名作,后因生活所迫,又由此入蜀,举家迁往成都。“安史之乱”后,陇南地区被吐蕃政权统治。
吴玠、吴璘、吴挺等将领以河池(今徽县)为屯军基地,在阶州(今武都区)、成州(今成县)等地抗击金兵,赢得了饶凤关、仙人关等大捷,六十多年中拒金兵于蜀口之外,维护了南宋的西部疆域。宋宁宗称许吴家为“世功保蜀”。
蒙古军自大散关入川,同时率军西掠,相继攻破阶州、宕州(今宕昌)、文州(今文县)等地,陇南各州遂置于蒙古政权统治之下。
朱元璋决意伐蜀,颖川侯傅友德任征虏前将军,在阶州击败元军守将丁世贞。元军撤退时毁断白龙江桥,傅友德修桥渡江,又攻克文州,进军绵州(今绵阳)。当时嘉陵江涨水,明军削制了数千木牌,写明攻克阶州等地的情形,再投入江中;沿江元军见到木牌,军心瓦解、不战而溃。陇南地区自唐中叶至明初,战火连绵达六百余年,人口减少、城池残破。明初,阶州、文州、徽州(今徽县)相继降州为县。
番族首领多次起兵进击陇南阶州,均被明军镇压。在此后的明末农民起义中,多股义军均曾转战于陇南山区。传说李自成过阶州时,不少士兵患上了眼疾。为消病祛疾,李自成亲往城隍庙祷告,并手书“立见报施”匾额,悬挂在庙门上;该匾一直保存到近代。李自成败后,清军尾随南下,陇南各州县全部降清。自清初起,明朝余部、张献忠起义军、吴三桂势力对陇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在此后的白莲教、太平天国等诸次运动中,陇南均受波及;直到清王朝灭亡为止,陇南境内风云激荡,干戈不止。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能在陇南找到它的痕迹。”一位学者朋友这样告诉我们。的确,陇南号称“秦陇锁钥”、“川蜀门户”,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相争之地。再加上这里多民族聚居的特点,融合成悠久、多彩而动荡的陇南历史,这片土地上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积淀。甚至可以说,谁彻底读懂了陇南,谁也就能由此读懂整个中国。
公元前五、六千年
陇南先民们就在西汉水一带生息繁衍。陇南西和县发现的宁家庄遗址、礼县发现的高寺头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遗存;而武都区发现的任家坪墓群则是寺洼文化遗存,被认为是后世氐羌文化的先祖。宋代罗泌《路史·后记》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此处所说的仇夷,即今天西和县南部的仇池山。陇南无疑是华夏先祖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900年
秦人祖先大骆、非子等在古西垂地(今礼县东北部、西和县北部)一带养马;西垂还曾是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等几代君主的都邑所在地;直到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都邑才由西垂迁往新都。
公元171年(汉灵帝建宁四年)
李翕出任武都太守,修筑栈道,开始大规模矿产开采。汉代陇南为武都郡,辖区相当于今陇南市白龙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居民为氐族、羌族。
公元263年(魏景元四年)
魏国大将邓艾大举攻蜀。他率部至阴平(今文县),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几百里险域,直抵蜀国江油,终于攻入成都,灭亡蜀汉。
公元3世纪(东汉至三国年间)
氐族部落首领杨驹宝占据仇池(今西和县)。自此时起至南北朝末期(公元6世纪末),陇南处于中原王朝“失控”状态,氐族趁机扩张势力,在这里先后建立了仇池、武都、武兴、阴平和宕昌五个氐族、羌族地方政权。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
大诗人杜甫移居陇南同谷(今成县)。此时安史之乱令关中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而陇南则呈现出相对平和的景象。杜甫寓居同谷月余,创作了“同谷七歌”、“凤凰台”等名作,后因生活所迫,又由此入蜀,举家迁往成都。“安史之乱”后,陇南地区被吐蕃政权统治。
公元12世纪(南宋初年)
吴玠、吴璘、吴挺等将领以河池(今徽县)为屯军基地,在阶州(今武都区)、成州(今成县)等地抗击金兵,赢得了饶凤关、仙人关等大捷,六十多年中拒金兵于蜀口之外,维护了南宋的西部疆域。宋宁宗称许吴家为“世功保蜀”。
1236年(南宋端平三年)
蒙古军自大散关入川,同时率军西掠,相继攻破阶州、宕州(今宕昌)、文州(今文县)等地,陇南各州遂置于蒙古政权统治之下。
1371年(明洪武四年)
朱元璋决意伐蜀,颖川侯傅友德任征虏前将军,在阶州击败元军守将丁世贞。元军撤退时毁断白龙江桥,傅友德修桥渡江,又攻克文州,进军绵州(今绵阳)。当时嘉陵江涨水,明军削制了数千木牌,写明攻克阶州等地的情形,再投入江中;沿江元军见到木牌,军心瓦解、不战而溃。陇南地区自唐中叶至明初,战火连绵达六百余年,人口减少、城池残破。明初,阶州、文州、徽州(今徽县)相继降州为县。
16世纪至17世纪(明末清初)
番族首领多次起兵进击陇南阶州,均被明军镇压。在此后的明末农民起义中,多股义军均曾转战于陇南山区。传说李自成过阶州时,不少士兵患上了眼疾。为消病祛疾,李自成亲往城隍庙祷告,并手书“立见报施”匾额,悬挂在庙门上;该匾一直保存到近代。李自成败后,清军尾随南下,陇南各州县全部降清。自清初起,明朝余部、张献忠起义军、吴三桂势力对陇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在此后的白莲教、太平天国等诸次运动中,陇南均受波及;直到清王朝灭亡为止,陇南境内风云激荡,干戈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