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法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便是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专精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做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 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博览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需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虚心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罗尔斯(John RaMs)曾有一段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颇是发人深省。他说:“我读前人的著作,如休谟或康德,有一个视为当然的假定,即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如果不然,我又何必浪费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去研读他们的著作呢?如果我偶然在他们的论证中见到了一点错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们自己一定早已见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处理过了。他们在哪里见到并处理了这点错误呢?这是我必须继续寻找的;但所寻找的必须是他们自己的解答,而不是我的解答。因此我往往发现:有时是由于历史的限制,我的问题在他们的时代根本不能发生;有时则是由于我忽略了或未曾读到他们别的著作。总而言之,他们的著作中绝没有简单的一般错误,也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这番自白充分表现了西方学人读书的“虚心”和“谦逊”。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编辑/独渚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杨立华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  ◎儒家文化是一种追求幸福感的乐感文化  儒家的精神气质实际上是一种乐感文化,它与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以及佛教的苦感文化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也就是说儒家看待世界的目光跟基督教、佛教看待世界的目光不一样,儒家看待世界的目光是春天一般的,看到的
期刊
儒家讲“中庸”之道,曾国藩从“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角度阐释了这一辩证法。在五个兄弟之间,曾国藩与曾国荃最为相知,这不仅因为曾国荃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还因为他们兄弟俩最交心。曾国荃曾在一封信中谈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但又没有具体谈是哪一件事情。曾国藩猜测:大概弟弟担心与哥哥之间存有不合。他推心置腹地说:兄弟你对咱家有大功劳,对国家也有大功劳,我哪里会有不感激、不爱护的道理?我对待部属杨岳斌、彭玉麟、鲍春
期刊
今人讲传统文化,往往只讲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担当着主流文化的重任,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但是,早在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轴心时代,就曾演绎过一场历时300年之久的“百家争鸣”文化盛典,儒家只是其中一家。  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可归为二元结构。人类文化的发展往往与“水”结缘。例如,中东地区古文化以“两河文明”为标识。中国人习惯以“华夏文化”一统中国文化,淡化以致磨没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及
期刊
“我们对历史的所有好奇,都来自对当代的困顿和疑问。”从《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到向中国历史更深处回溯的《浩荡两千年》,吴晓波第一次整体梳理了中国历代的经济治理逻辑。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若因循守旧,当然不行,而如果全盘照搬欧美,恐怕也难以实行。能否在传统国情与普世规律之中探寻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中国人是否真的“轻商”?  中国人是一个善于经商、乐于经商的民
期刊
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因此,水的流荡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的宁静自守被看成仁者的象征。这还不仅仅是一般的比喻和象征,孔子分明指出,智者和仁者都会由此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自然环境,这已近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格式对应关系了。在我的记忆中,先秦诸子都喜欢以山水来比附人间哲理,但最精彩的还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说法,直到今天还给人们许多联想。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
期刊
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在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墨之“非儒”  儒家以修身为前提,以礼仪训练与文化教养为己任。但在战国时期,世袭宗法贵族的统治地位已被军功新贵族取代。新的统治者忙于富国强兵,对儒家倡导的礼文化毫无兴趣。百姓迫切要求停止战争,期待早
期刊
徐波简介:  归水春秋琴坊创办人。青年笛箫演奏家,古琴演奏家,优秀斫琴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精通多种乐器的演奏、制作以及音乐创作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师承多位笛箫界、古琴界艺术大师。曾获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奖赛优秀演奏奖。  古琴纵不发声,只观看它的器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典雅、古意盎然的艺术精品。我国最早详细记载古琴样式的《太音大全集》,其中绘有琴的样式图三十八种,至清代,琴的样式更增至五十余种
期刊
琴艺  剑、菊、琴、棋、酒——中华千古文人的特定符号,承载着中华文人们千年的希冀,千年的无奈,千年的洒脱…… 古琴,我国最早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以其“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的独特魅力被历代文人所钟爱。孔子学琴得识圣人心,蔡邕听琴闻杀音,嵇康临终一曲《广陵散》……围绕着古琴所流传下来的一则则故事,彰显着中华千古文人的思想及个性追求。泠泠七弦倾诉着千古文人的情感与追求,寄托着他们所崇尚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众多优美的古琴曲。欣赏这些名曲,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能使我们领略到自然质朴的美以及古人的生活气息,使人的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心态祥和宁静。  ◎古琴《高山流水》,流芳千古知音  在众多流传千古的名曲中,《高山流水》是最为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描绘出高山耸立的
期刊
◎云游的时光  ——有时候我想,在这个世界上,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雨和水的关系,一滴雨由一个涟漪扩散开来,一片雨就像一个结集的水网。  记者:您的际遇非常丰富,我想那会是您一生的财富。您那如云一般的人生,是如何开始的呢?  行者:16岁之前,受环境所限,我并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后来,我就在想:如果像常人那般,走着上学、工作、结婚、生孩子的路,一生很快就过去了。我不明白那样的人生,意义在哪里,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