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综采工作面巷旁充填留巷技术研究

来源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深部矿井普遍存在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将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到深部矿井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井煤炭开采效率以及安全保障能力。文章以13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为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巷帮充填留巷技术将回风巷保留下来为邻近采面服务,依据开采煤层实际情况对充填留巷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充填留巷段围岩取得较好控制效果,巷道可满足采面煤炭开采需要的同时在经济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取得较好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巷旁充填留巷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超前补强锚索降低采动压力给留巷段顶板影响,降低了留巷段顶板下沉量;2)充填留巷过程中通过合理确定添加剂使用量实现了混凝土长距离泵送,从而满足长距离留巷需要,充填段顶板锚网索以及充填墙体等共同作用可实现留巷段顶板的有效控制,使用掩护支架可为充填留巷作业提供相对安全环境;3)采用膜袋进行巷旁充填可适应井下复杂环境,同时在采空区内无需施工模板,提高了充填效率以及安全保障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类似条件下充填留巷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深部开采;沿空留巷;巷旁充填;围岩控制
  【中图分类号】 TD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5-0001-03
  沿空留巷可提升煤炭开采效率并可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巷旁充填留巷技术优势,应重点解决下述两个方面内容:巷旁充填体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除提供足够的支护阻力外还应适应顶板岩层压力变化,不容易出现变形以及漏风等问题;巷旁充填施工应现代化,满足采面快速推进回采需要。为此,文中以山西某矿13207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巷旁充填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对巷旁充填留巷技术进行探討。
  1 工程概况
  1.1 地质条件
  13207综采工作面底板埋深平均为820m,属于深部开采范畴,主采13#煤层,煤层厚度3.6m、倾角5°,赋存稳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0.5m3/t,自燃发火倾向性为I类,发火周期最短为30d。13207综采工作面设计走向推进1603.5m、倾向斜长180m,开采高度平均3.6m。13#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细砂岩为主,具体见表1。
  1.2 巷道原支护方案
  13207回风巷为矩形断面(净宽×净高=5.0m×3.6m),采用锚网索支护方式,具体支护参数为:顶板采用螺纹钢锚杆(φ20mm×2400mm)、钢带(宽×长=80mm×4800mm)、金属网(网孔50mm×50mm)以及锚索(φ17.8mm×6200mm)联合支护。顶板锚杆每排6根,间距900mm、排距1000mm,靠近巷帮的两根顶锚杆外插30°角、其余垂直顶板;顶板锚索每排5根,靠近巷帮的两根锚索外插30°。巷帮用螺纹钢锚杆(φ20mm×2400mm)、金属网(长×宽=2000mm×1000mm)、钢带(宽×长=80mm×100mm)进行支护,巷帮每排布置5根锚杆且均垂直布置。
  2 巷旁充填留巷关键技术
  2.1 缓凝早强混凝土
  受到井下空间、巷旁充填位置等诸多因素制约,充填混凝土需要进行长距离泵送,因此需要混凝土具有一定缓凝性;为了及早实现充填体对顶板支撑,承受顶板压力,使用的混凝土应具备一定的早强特征。现阶段一般通过各种添加剂来调整混凝土特性,从而达到现场泵送以及灌注需要。在13207回风巷留巷前即通过试验合理确定添加剂使用量,确保混凝土在12h内抗压强度即可达到5.8MPa以上,24h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在巷旁充填24h即可前移掩护支架。
  2.2 充填材料远距离泵送
  13207综采工作面平均推进速度为4.0m/d,推进速度较快,而回风巷留巷充填工序复杂、需要材料多、辅助运输工作量大,若充填、施工或者其他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制约采面推进。由于巷旁充填施工点空间狭小,而混凝土上料、搅拌等均需要较大的空间,为此将巷旁混凝土充填、混凝土搅拌等分开进行,避免工序相互干扰。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使用专用管道、混凝土泵进行泵送。充填材料远距离泵送即可满足巷旁充填需要、降低巷旁充填对采面生产影响,而且可减少充填点作业人员数量。
  2.3 顶板补强加固
  为确定巷旁充填施工点顶板岩层稳定,采用锚索超前采面对回风巷顶板进行补强支护;在采面后方使用掩护支架为充填段顶板锚杆、锚索以及金属网等铺设提供相对安全环境,具体见图1所示。在充填段顶板锚网索、充填混凝土等综合作用下确保留巷段顶板岩层稳定。
  3 巷旁充填留巷技术方案
  根据前文分析成果,提出使用顶板强化支护、巷旁胶结体充填相结合方法对留巷段围岩进行控制。具体13207回风巷顶板补强支护以及充填布置见图2所示。
  3.1 顶板补强支护
  13207回风巷在原有支护基础上,超前采面50m使用锚索补强支护。具体补强使用的锚索规格为φ17.8mm×6200mm,沿着巷道纵向布置2排,间距2000mm、排距950mm;两排锚索距离采空区巷帮间距分别控制在450mm、1400mm。补强支护的锚索采用由GDII140/20钢带制作的锚索梁进行连接。
  在巷旁充填体顶板上覆采用锚杆、锚索支护,支护参数与巷道顶板原支护参数一致。
  3.2 巷旁充填
  3.2.1巷旁充填方案
  巷旁充填使用的膜袋沿着巷道纵向方向长3000mm、深入到采空区内4100mm、最大充填高度为4000mm。在采空区帮一侧采用木柱、单体通过交错布置进行护巷,木柱、单体交错间距控制在500mm;在距离采空区帮800mm位置按照1500mm间距布置一排单体。将膜袋悬挂到充填段顶板金属网上,并向膜袋内灌注充填材料,充填材料中矸石、水泥、水、粉煤灰配比为69∶9∶20∶2。胶结后充填袋内充填体抗压强度可达到4MPa以上。   3.2.2充填工艺
  每班安排一组人员进行巷旁充填工作,具体巷旁充填工艺流程为:地面水泥、破碎矸石运输井下→混凝土搅拌制作→混凝土泵送→膜袋充填。在综合考虑充填材料运输、搅拌空间、管道铺设以及通风排水等后,决定在13207工作面邻近的13209开切眼内布置混凝土泵站,具体充填路线见图3所示。
  4 留巷效果分析
  留巷段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见图4所示。
  从图4中看出,随着测点滞后采面距离增加,充填留巷段巷道围岩变形呈现缓慢变形、快速增加以及基本稳定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滞后采面10m范围,此阶段内巷道围岩变形整体较小;第二阶段为滞后采面60m范围内,在此阶段顶板、巷帮变形量均快速增加,在本阶段后期随着与采面距离增加,顶板、巷帮变形量增加速度也明显降低,此阶段顶板、巷帮变形量分别为300mm、230mm;第三阶段为滞后采面60m以外范围,此阶段随着与采面距离增加围岩变形量基本保持稳定。在13207回风巷采用巷旁充填、頂板补强支护等方式后,可满足留巷段围岩控制需要,最终留巷段断面可达到原巷道断面88%以上,可满足后期通风、行人等需要,取得较好留巷效果。
  13207工作面从2020年1月开始进行回采、回风巷充填留巷工作,至同年12月回风巷留巷工作结束,其间共留巷长1530m,留巷段每米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8000元,通过留巷总体可获取至少1200余万元经济效益。
  5 结论
  采用缓凝早强混凝土作为充填材料构筑混凝土墙,具体充填材料中矸石、水泥、水、粉煤灰配比为69∶9∶20∶2,将膜袋作为巷旁充填模板,提高充填安全性以及施工便捷性。同时,采用锚索对巷道顶板进行补强,采面后方留巷段作业人员均在掩护支架掩护下工作,安全系数较高。
  现场应用后,巷旁充填留巷可满足采面快速回采需要,留巷段顶板、巷帮变形量分别控制在305mm、239mm以内,留巷段断面达到原巷道断面88%以上;13207回风巷留巷长度共计1530m,实现了长距离留巷目标,同时矿井通过充填留巷可获取至少1200万元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伟.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在燕家河煤业10103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实践[J].中国矿山工程,2021,50(3):36-39.
  [2]刘鹏飞.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宽度与支护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1,39(5):37-39.
  [3]刘刚.深部开采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巷技术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21,50(2):28-31.
  [4]秦兴林.矿井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21,50(2):35-36,50.
  [5]刘亚军.屯兰矿22301工作面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21,30(2):24-26.
  [6]郝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围岩稳定性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20(4):19-21.
  [7]王冬,李洪伟,赵仁生.深部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材料试验研究[J].煤炭科技,2020,41(3):32-35.
  [8]丁可可.突出矿井深部巷道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J].能源与环保,2020,42(4):169-174.
  [9]陈勇,孟宁康,杨玉贵,等.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47(9):273-278.
其他文献
以方竹叶为原料,对比乙醇提取、纤维素酶提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振荡辅助乙醇提取4种提取方式对方竹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的方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对4种提取方式获得的方竹叶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的黄酮提取率最高,达到(4.06±0.06)%。优化得到方竹叶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112 min、超声温度57℃、超声功率85 W。随着方竹叶黄酮质量浓度增加,不同提取方法所得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
我国大蒜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国内外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促进国内大蒜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大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该文重点论述我国大蒜产品产业化现状、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大蒜产业发展和深加工产品开发进行了展望。
和讨论来进行人工筛选相关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在所纳入的12篇文献中,通过对小鼠碳廓清能力、脾脏增长指数、小鼠血清IL-2含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胸腺增长指数、小鼠血清溶血素等6项免疫指标的Meta分析发现:小鼠碳廓清能力、脾脏增长指数、血清IL-2含量等免疫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免疫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胸腺增长指数、小鼠血清溶血素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
苦荞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药食同源作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肠道微生态、抗氧化、抗癌抑瘤、抗炎等多重功效,已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该文系统综述苦荞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如多糖、多酚、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以及苦荞的多种功能活性如改善肠道微生态、抗氧化、降血压、抗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另外,对苦荞用于加工生产各种具有独特风味和保健功效的食品进行总结,为苦荞功能性成分和食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为改善香肠口感、弹性等品质问题,以香肠感官评价、蒸煮损失、持水性、色差、质构特性以及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面筋蛋白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筋蛋白添加量为5%时感官评分最高,香肠肉质细嫩,切面平整,色泽正常,口感良好;随面筋蛋白的增加,香肠的蒸煮损失持续下降,在添加5%时达到最低为2.08%,相较于空白组,持水性与氨基酸态氮分别提高了8.08%、0.016%;香肠的L*值、a*值以及b*值增加;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均在
该研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梅占(Camellia sinensis var.Meizhan)品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六大茶类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每种茶的特有成分及关键变量,通过计算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评价各挥发性化合物对成茶香气的贡献度,以此来探究六大茶类香气形成的
弱胶结软岩巷道由于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导致掘进时顶板更容易因受到扰动而产生变形破坏,发生安全事故.在分析某矿11301辅运顺槽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得到弱胶结软岩巷道顶板整体下沉、巷肩处破坏加剧的变形特征,提出“深孔+浅孔”相结合的注浆加固补强技术,并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浆液对顶板裂隙离层起到了填充黏结作用,顶板锚固质量有所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为了提高煤泥浮选的研究效率,解决煤泥先烘干再用套筛逐级筛分,工序复杂、时间长等问题,通过多种学科交叉融合,自主创新设计研发了一种煤泥分选分级联动系统,主要可实现煤泥自动化联选智能加药、刮泡液面的精准控制以及对浮选后尾矿中含有黏性矿物质的煤泥水的精细筛分分级,不需烘干,一次性分级分选出+0.5 mm、0.25~0.5 mm、0.125~0.25 mm、0.075~0.125 mm、0.045~0.075 mm及-0.045 mm颗粒,为煤泥浮选和筛分提供便利及技术支持.
以1:50000地形地质图为数据源,以野外调查获得的14个泥石流灾害隐患点为样本,借助ArcGIS软件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度等6个因子作为陈台沟小流域泥石流易发性的评价指标,进而运用信息量评价模型,评价了陈台沟小流域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小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于山区地质规划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