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奇岚: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喜欢用大把时间来阅读、思考、到处旅行,尝美食、看美人,和生动有缺点的人做朋友。讨厌无聊无趣和装模作样的人、事、物。新浪微博:weibo.com/shenqilan ; 微信公共号: shenqilan520。
我去朋友家做客时,最喜欢看的地方是他的书架。那些他正在看的书,或者已经看过的书,形成了他现在对话时常常发光的智慧,让我惊艳的判断力,以及有时不可救药的固执。在看书这件事情上,我相信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写过的话:“有一些毒药是必要的,有一些非常轻微的毒药组成了灵魂的配方。”佩索阿说的是自己的写作,他无可救药地不得不写作,因为那是他无法戒除的瘾。
每个人的书架都泄露着灵魂的配方。这句话可能到10年之后会渐渐失效,这个时代的书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取代。于是,现在观察一个人灵魂的配方,只需要打开他的微信公众号列表,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此人天天食用的精神食粮。的确不乏精彩的内容,可是我们时代的灵魂配方,是有些相同的。
已经没有什么难以找到了。如果我们热爱美食,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日食记》,从《深夜食堂》到美食节目,小清新小确幸或者猛辣的口味,像自助餐一样铺开,任由我们选择。如果我们热爱旅行,从最基本的携程订机票开始,到穷游上的各种有趣攻略,以及各种旅行论坛的热烈交流,世界的五彩缤纷,早有人探路并且分享为日记,甚至出了书。如果我们热爱读书,从当当到亚马逊再到拇指阅读,实在是太多的平台在跃跃欲试喂养我们的阅读好奇心。这简直是个什么都不缺的时代,一切都只有一个按钮的距离。这也让人疑惑,这些触手可及的美物美书,堆放在了“我的收藏夹”和“我的心愿单”里,但是它们真的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吗?
我想我寻找的,不是占有某物,而是一种新的、让我向往的不可多得的对象。
一个好朋友,她曾经很喜欢购买各种名牌,但是这些东西只能让她兴奋几天。她从2014年开始跑步健身,一年后又瘦又美又精神。这个过程当然也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比如健身教练的私教课,但是她得到的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她所付出的,和她所得到的,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这是让她最高兴的事情。
我想,我寻找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事物。我想找到真正的稀有,我想找一样让我上瘾的东西,那些被称为“灵魂的配方”的东西。或许每个人都在找这样东西。当我们小的时候,这份毒药可能体现为我们喜欢的某个歌星和影星,他们身上有我们向往而不可得的东西。等我们长大了,社会给我们灌输的毒药就是那些充满光环的成功,一直在头条的名字。可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满足和幸福,往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对于写了十几年文字的我而言,我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什么呢?当然,写一辈子,是我的愿望。但是用更好更有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也是我的愿望。于是2015年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拍微电影。我做艺术策展人的经验,让我常常痛惜,那么好的艺术展览,几个月后就要拆除,看的人也就是几千个。这个时代肯定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让艺术和文化与更多的人进行沟通。既然每个人都可以在手机上看视频,那或许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人们不来美术馆看展,那就让艺术走向人。
我想,用微电影的方式,来呈现艺术和文化。不可否认,这里有我小小的虚荣,也有我大大的愿望。艺术和文化,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储存箱。我不过,是想多造几个箱子。从写作,到策展,到做公众微信号,到拍微电影,我由着自己的直觉引领着自己,向前飞奔。
从文字到电影,这是个很大的飞跃,也会是个巨大的付出。我深知其中的风险,做了决定之后,我有了许久没有的兴奋感,然后就开始了几个月跌跌撞撞的拍片过程。细说过程实在繁琐,无非是所有拍过片子的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有过不少奇遇,也有许多艰难。
所有的困难都没有让我放弃这件事情,于是可以确认,这件事情可以继续做下去。这或许是中毒渐深的体现。
有一天,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片。我觉得这电影真是好看,导演的意志得以完全执行,虽然看的观众不多——这部电影是《聂隐娘》。到终曲,那荡气回肠的片尾曲响彻心间,我偷偷想:没事,只要是在做实现自己的事情,那就继续做吧。有一天,那些构成我灵魂配方的毒药,可能也会成为他人的配方。有一些轻微的毒药,是必须的。
我去朋友家做客时,最喜欢看的地方是他的书架。那些他正在看的书,或者已经看过的书,形成了他现在对话时常常发光的智慧,让我惊艳的判断力,以及有时不可救药的固执。在看书这件事情上,我相信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写过的话:“有一些毒药是必要的,有一些非常轻微的毒药组成了灵魂的配方。”佩索阿说的是自己的写作,他无可救药地不得不写作,因为那是他无法戒除的瘾。
每个人的书架都泄露着灵魂的配方。这句话可能到10年之后会渐渐失效,这个时代的书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取代。于是,现在观察一个人灵魂的配方,只需要打开他的微信公众号列表,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此人天天食用的精神食粮。的确不乏精彩的内容,可是我们时代的灵魂配方,是有些相同的。
已经没有什么难以找到了。如果我们热爱美食,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日食记》,从《深夜食堂》到美食节目,小清新小确幸或者猛辣的口味,像自助餐一样铺开,任由我们选择。如果我们热爱旅行,从最基本的携程订机票开始,到穷游上的各种有趣攻略,以及各种旅行论坛的热烈交流,世界的五彩缤纷,早有人探路并且分享为日记,甚至出了书。如果我们热爱读书,从当当到亚马逊再到拇指阅读,实在是太多的平台在跃跃欲试喂养我们的阅读好奇心。这简直是个什么都不缺的时代,一切都只有一个按钮的距离。这也让人疑惑,这些触手可及的美物美书,堆放在了“我的收藏夹”和“我的心愿单”里,但是它们真的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吗?
我想我寻找的,不是占有某物,而是一种新的、让我向往的不可多得的对象。
一个好朋友,她曾经很喜欢购买各种名牌,但是这些东西只能让她兴奋几天。她从2014年开始跑步健身,一年后又瘦又美又精神。这个过程当然也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比如健身教练的私教课,但是她得到的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她所付出的,和她所得到的,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这是让她最高兴的事情。
我想,我寻找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事物。我想找到真正的稀有,我想找一样让我上瘾的东西,那些被称为“灵魂的配方”的东西。或许每个人都在找这样东西。当我们小的时候,这份毒药可能体现为我们喜欢的某个歌星和影星,他们身上有我们向往而不可得的东西。等我们长大了,社会给我们灌输的毒药就是那些充满光环的成功,一直在头条的名字。可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满足和幸福,往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对于写了十几年文字的我而言,我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什么呢?当然,写一辈子,是我的愿望。但是用更好更有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也是我的愿望。于是2015年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拍微电影。我做艺术策展人的经验,让我常常痛惜,那么好的艺术展览,几个月后就要拆除,看的人也就是几千个。这个时代肯定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让艺术和文化与更多的人进行沟通。既然每个人都可以在手机上看视频,那或许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人们不来美术馆看展,那就让艺术走向人。
我想,用微电影的方式,来呈现艺术和文化。不可否认,这里有我小小的虚荣,也有我大大的愿望。艺术和文化,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储存箱。我不过,是想多造几个箱子。从写作,到策展,到做公众微信号,到拍微电影,我由着自己的直觉引领着自己,向前飞奔。
从文字到电影,这是个很大的飞跃,也会是个巨大的付出。我深知其中的风险,做了决定之后,我有了许久没有的兴奋感,然后就开始了几个月跌跌撞撞的拍片过程。细说过程实在繁琐,无非是所有拍过片子的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有过不少奇遇,也有许多艰难。
所有的困难都没有让我放弃这件事情,于是可以确认,这件事情可以继续做下去。这或许是中毒渐深的体现。
有一天,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片。我觉得这电影真是好看,导演的意志得以完全执行,虽然看的观众不多——这部电影是《聂隐娘》。到终曲,那荡气回肠的片尾曲响彻心间,我偷偷想:没事,只要是在做实现自己的事情,那就继续做吧。有一天,那些构成我灵魂配方的毒药,可能也会成为他人的配方。有一些轻微的毒药,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