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增长,为了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问题,最关键的是混凝土结构裂缝上的质量问题来分析,将合理的施工质量提供最有效的保障。本文针对在房屋建施工中裂缝的问题进行分析,需要结合当前的先进技术和各种新型材料,来完善房屋裂缝处理的困扰,最终的目的就是防止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得到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完善施工方法进行整合优化,为房屋建筑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概述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其裂缝的类型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可按照施工裂缝的对应类型进行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应用与分析。现阶段,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混凝土的收缩类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会进行相应要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到施工环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快,容易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形成一定的收缩徐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温度型裂缝,温度变化也会使得房屋建筑产生裂缝,其中主要诱因还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主要引发原因是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差,原理是在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发生水化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而混凝土外部由于自然的降温温度会进一步变低,从而更加导致温差加大。温差加大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不断增大,在这个温度变化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人员必须要进行一些养护工作,不然会使得裂缝在初期就形成,导致后期的房屋裂缝越来越大。
在夏天时,由于太阳光辐射的能量较高,使得房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高于其内部,温差会大大增加房屋出现裂缝的概率;在冬天时,房屋建筑的地基部分会发生结冰现象,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基下的水分会迁移至房屋建筑的混凝土表面,使得房屋建筑发生冻胀产生裂缝。另外,结构体型的徐变导致的裂缝也会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相应的伸缩缝产生一定的裂缝。
2、分析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温度裂缝。产生裂缝的温度主要原因是热胀冷缩。首先,从房屋建筑的结构上来看,它属于实体尺寸在有效范围内,然而大体积的建筑结构相对偏大、内部温度上升速度快,特别是在低温状态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往往冰冻起来,内部的机器运动反而使得周边温度加温,这个时候出现了膨胀压力,再次还会出现渗透压力,这样大大降低了强度,产生裂缝;其次,房屋结构本身内部温度都偏高,再加上大体积混凝土散热快,形成内外温差比较大,如果这样外部压力大于混凝土的抗力,使得形成裂缝,并且还会逐渐扩大,因此温度引起的裂缝是内外温差,热胀冷缩的主要因素。
2.2干缩裂缝。什么是干缩裂缝,通俗点就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房屋建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然而混凝土表面失去水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这种现象一般是混凝土在养护后或者的浇筑后出现,烈日高照下,大量的混凝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水分扩散,外部很快晒干,这样会出现变形,而在阴暗潮湿的天气,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小,变形也小,这样的干缩现象就会缩小。
2.3地基变形裂缝。房屋建筑物裂缝形式还有地基变形裂缝,这种裂缝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特殊的,所形成的变形种类比较多,然而主要因素是因为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地质测量工作中,考虑不够严谨,数据出现误差导致的。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在进行地质分析时,需要全面地考虑到土质的结构和承受力,遵从房屋施工程序各个环节的顺序,避免地基出现变形或者承载力下降,引起地基下沉或者变形出现裂缝。
2.4施工工艺以及养护不合理。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上,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施工,然而混凝土的质量和运输及其配置对于整体的质量和裂缝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比例上会结合专业的角度和建筑条件需求来进行完善的,但是很多操作人员通常是根据经验来进行配置的,还有就是管理者为了能够控制材料的成本和利用,在整体的配置性能上比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的承载力,导致大面积的裂缝。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要在最大幅度内避免出现房屋建筑工程裂缝,对于质量方面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从多个方面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在温度控制方面,针对材料的选择做出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水泥的占比,添加相应的减水剂和缓凝剂,同时可以通过在水泥中添加一些磨细的粉煤灰来改善水泥的和异性,在对骨料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通过选择合适的骨料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3.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3.2.1混凝土搅拌技术。针对混凝土搅拌技术来,要明确工程结构的范围,充分考虑搅拌时间、投料的量以及投料顺序等进行综分析,在搅拌时间上要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在投料量上要根据设计师既定的目标进行投放,在投料顺序上按照规定进行投放,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2.2灌浆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收益较高,无论是较大的裂缝还是细小裂缝都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裂缝填补和修复,并且灌浆之后的裂缝质量也有较高的水准,强度也在正常标准,对裂缝的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灌浆处理技术的具体处理方法是将填补材料通过专业设备注入裂缝间隙,达到填充的效果。
3.2.3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裂缝表面进行处理,例如表面涂抹一些加固材料、表面進行贴补等等。当发现混凝土结构产生细小裂缝时,若拆除进行重新修复则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种情况更好的处理方式是采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这类材料,防水的同时还能加固建筑结构,防止出现伸缩的现象。如果裂缝部位还出现漏水、渗水现象,则可以采用表面贴补技术进行防渗处理。
3.2.4完善材料选择和控制。关于裂缝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首先混凝土工作时,需要水泥和煤粉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最后导致裂缝,这终究是材料的选择,水泥的要求是质量、安全性、保质期还有就是要成分,坚决杜绝含硅酸盐的水泥,这是导致裂缝的主导因素,还有就是在添加沙、石材料选择时要按照水泥的比例进行匹配,防止材料的含量不匹配。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才可以防治裂缝的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是当前对于安全质量保证的一项比较重大的工程,可以说不仅关系着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妥善的保障工作,因此,结合一些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实施一些相关措施和解决办法,通过相对应的处理技术来避免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把危险将至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庆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7):311.
[2]张学霖.试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7):25~26.
[3]王慧霞.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7(20):51~53.
(作者单位:安徽安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概述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其裂缝的类型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可按照施工裂缝的对应类型进行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应用与分析。现阶段,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混凝土的收缩类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会进行相应要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到施工环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快,容易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形成一定的收缩徐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温度型裂缝,温度变化也会使得房屋建筑产生裂缝,其中主要诱因还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主要引发原因是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差,原理是在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发生水化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而混凝土外部由于自然的降温温度会进一步变低,从而更加导致温差加大。温差加大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不断增大,在这个温度变化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人员必须要进行一些养护工作,不然会使得裂缝在初期就形成,导致后期的房屋裂缝越来越大。
在夏天时,由于太阳光辐射的能量较高,使得房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高于其内部,温差会大大增加房屋出现裂缝的概率;在冬天时,房屋建筑的地基部分会发生结冰现象,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基下的水分会迁移至房屋建筑的混凝土表面,使得房屋建筑发生冻胀产生裂缝。另外,结构体型的徐变导致的裂缝也会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相应的伸缩缝产生一定的裂缝。
2、分析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温度裂缝。产生裂缝的温度主要原因是热胀冷缩。首先,从房屋建筑的结构上来看,它属于实体尺寸在有效范围内,然而大体积的建筑结构相对偏大、内部温度上升速度快,特别是在低温状态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往往冰冻起来,内部的机器运动反而使得周边温度加温,这个时候出现了膨胀压力,再次还会出现渗透压力,这样大大降低了强度,产生裂缝;其次,房屋结构本身内部温度都偏高,再加上大体积混凝土散热快,形成内外温差比较大,如果这样外部压力大于混凝土的抗力,使得形成裂缝,并且还会逐渐扩大,因此温度引起的裂缝是内外温差,热胀冷缩的主要因素。
2.2干缩裂缝。什么是干缩裂缝,通俗点就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房屋建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然而混凝土表面失去水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这种现象一般是混凝土在养护后或者的浇筑后出现,烈日高照下,大量的混凝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水分扩散,外部很快晒干,这样会出现变形,而在阴暗潮湿的天气,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小,变形也小,这样的干缩现象就会缩小。
2.3地基变形裂缝。房屋建筑物裂缝形式还有地基变形裂缝,这种裂缝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特殊的,所形成的变形种类比较多,然而主要因素是因为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地质测量工作中,考虑不够严谨,数据出现误差导致的。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在进行地质分析时,需要全面地考虑到土质的结构和承受力,遵从房屋施工程序各个环节的顺序,避免地基出现变形或者承载力下降,引起地基下沉或者变形出现裂缝。
2.4施工工艺以及养护不合理。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上,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施工,然而混凝土的质量和运输及其配置对于整体的质量和裂缝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比例上会结合专业的角度和建筑条件需求来进行完善的,但是很多操作人员通常是根据经验来进行配置的,还有就是管理者为了能够控制材料的成本和利用,在整体的配置性能上比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的承载力,导致大面积的裂缝。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要在最大幅度内避免出现房屋建筑工程裂缝,对于质量方面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从多个方面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在温度控制方面,针对材料的选择做出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水泥的占比,添加相应的减水剂和缓凝剂,同时可以通过在水泥中添加一些磨细的粉煤灰来改善水泥的和异性,在对骨料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通过选择合适的骨料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3.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3.2.1混凝土搅拌技术。针对混凝土搅拌技术来,要明确工程结构的范围,充分考虑搅拌时间、投料的量以及投料顺序等进行综分析,在搅拌时间上要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在投料量上要根据设计师既定的目标进行投放,在投料顺序上按照规定进行投放,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2.2灌浆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收益较高,无论是较大的裂缝还是细小裂缝都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裂缝填补和修复,并且灌浆之后的裂缝质量也有较高的水准,强度也在正常标准,对裂缝的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灌浆处理技术的具体处理方法是将填补材料通过专业设备注入裂缝间隙,达到填充的效果。
3.2.3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裂缝表面进行处理,例如表面涂抹一些加固材料、表面進行贴补等等。当发现混凝土结构产生细小裂缝时,若拆除进行重新修复则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种情况更好的处理方式是采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这类材料,防水的同时还能加固建筑结构,防止出现伸缩的现象。如果裂缝部位还出现漏水、渗水现象,则可以采用表面贴补技术进行防渗处理。
3.2.4完善材料选择和控制。关于裂缝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首先混凝土工作时,需要水泥和煤粉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最后导致裂缝,这终究是材料的选择,水泥的要求是质量、安全性、保质期还有就是要成分,坚决杜绝含硅酸盐的水泥,这是导致裂缝的主导因素,还有就是在添加沙、石材料选择时要按照水泥的比例进行匹配,防止材料的含量不匹配。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才可以防治裂缝的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是当前对于安全质量保证的一项比较重大的工程,可以说不仅关系着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妥善的保障工作,因此,结合一些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实施一些相关措施和解决办法,通过相对应的处理技术来避免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把危险将至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庆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7):311.
[2]张学霖.试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7):25~26.
[3]王慧霞.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7(20):51~53.
(作者单位:安徽安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