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复兴,需要治国之才、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大国工匠;而具体到实业界,则就是厂所帅才、技术专家和大国工匠。他们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群,他们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中国的脊梁”。
黄旭华
1926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曾任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一代核潜艇总师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的一生,誓言无声,却又铿锵有力,一如他耄耋之年,如此谦虚评价他和“他们”,“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
张金麟
1936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工大动力工程专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选择了崇高的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虽穷此一生,也无怨无悔。”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普遍风范。有人说,“张总师的‘权威’,不在于他获得过多种高级别的奖励,也不在于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而在于他总能在重大问题面前果断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问题梳理清楚,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践证明,张院士,以其深湛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显著提升我国战略装备研制水平。他主持的某重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海基战略威慑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潘镜芙
1930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七○一研究所研究员知名水面舰船设计专家
他信奉“通百艺,专一长”,被尊为“导弹驱逐舰之父”,是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和新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护航编队指挥舰,被军方首领赞许“结束了中国海军只能在家门口转一转的历史”;他被国外专家称为“全武器系统专家”,在我国驱逐舰全武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由他任总设计师、有着“中华第一舰”美誉的“哈尔滨”舰为主的中国海军舰队访美时,被叹为“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第二次影响最大的事件”。
朱英富
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船重工第七〇一所所长航空母舰“辽宁号”总设计师
他是我国新型多用途驱逐舰和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总设计师。他主持研制的“中华神盾”舰,实现了我国水面舰艇从点防空到编队区域防空的跨越,从近海作战到具备高信息化远海协同作战能力的跨越;填补了我国海军中远海作战能力的空白,为我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的战略转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全面主持设计研制的技术工作,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一直做下去。”没有慷慨激昂之词,平静话语道尽千言万语、一世沧桑和毕生追求、隐姓埋名。
王振华
1935年出生,1994年因病去世1956年考入莫斯科航空学院,1962年留苏归来066基地科技委主任、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他是被誉为“神剑之魂”的航天专家,是填补国内空白的某新型航天型号产品总设计师。“我自愿为祖国为人民为党而留学。我要求从事军事工业的学习”。写在留苏预备生登记表上的这个理想,滋养了他的一生。1976年,为了梦想与信念,放弃了北京的繁华生活,选择了鄂西山沟的066基地。在人生的舞台上,他以赤诚之心、卫国之志,指挥演奏了一场堪称国内首创、航天之最的交响。哪怕病魔缠身,哪怕肝癌晚期,他带领设计人员完成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突破传统束缚的国内首创和航天之最。
张继超
1966年出生,1990年硕士毕业于哈工大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专业
中航工业通飞总工程师、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院所长
“既然选择了航空科研,就意味着你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担得起责任和使命”,他用自己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航空人。从事飞机设计研究近30年,始终致力于通用飞机和特种飞行器的研发,“让普通老百姓‘玩’上飞机不再是梦”一直是他追寻的目标。“传播飞行梦,实现中国梦,是我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他多年来一直不改的初心,也让他在“传播航空文化,实现飞行梦想”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王 炜
1970年出生,武汉大学进修工程硕士
中航工业航宇总经理助理
“实现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腾飞,推进航宇跨越式发展”是他不懈的追求。20多年来,他解决了航空救生领域大量的关键技术,使某弹射救生装置的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领先水平。他常说,国防的需要,空、海军的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为新一代战斗机研制出性能卓越的火箭弹射座椅,才是真正的“航空报国”的使命。在某新型飞机弹射救生装置立项论证过程中,他一系列独创的方案设想,使救生性能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局部超越英、美、俄发达国家。
胡胜云
1969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航天科工三江集团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他的成长之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绝无跌宕起伏的波澜,只有水到渠成的顺畅。透过平静的表象,依然能够看到一个激情四溢、敢于创新、不断进步、追求完美的青春缩影。他曾是三江集团最年轻的型号总设计师,先后解决了多个重大关键工程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在自主创新上大做文章,一个接一个的奇思妙想在方案中显现,有些技术属国内首创。一个月拿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竞标成功。拿到研制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期间他克服思维的阻滞等诸多困难,并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严 俊
1957年出生,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武船副总工程师,荣膺“船舶设计大师”称号
他常说思维需要叛逆,需要反思,需要质疑,需要追问,否则永远只能尾随和亦步亦趋。他是企业信息化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使武船在国内造船界率先甩掉了绘图,实现了计算机绘图。他带领武船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虚拟制造研究中心,创建了数字产品的柔性生产线,形成了舰船数字化研发能力,完成了我国第一艘面向设计制造的全三维XX数字样船的研制。2015年,他主持建设了我国唯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为主导的A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力推动了湖北省船舶及海工产业化发展。
李明勇
1973年出生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器传动专业博士毕业
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综合电力事业部主任
作为中国新一代船舶推进系统船用大容量推进变频驱动装置的主要负责人,国家重点装备型号和重大工程项目型号总师,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学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交通运输部评标专家、湖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他先后参与主持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攻克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大大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新一代船舶穿上“隐声衣”作出了突出贡献。“做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和“不服输,决不放弃”是他科研风格和做事做人的鲜明写照。
朱 刚
1974年出生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特种电池事业部主任
作为中国新一代动力电池研发的主要负责人,两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型号主任设计师,他为我国新一代动力电池装上更强劲的“引擎”作出了突出贡献。“献身海防,游弋海洋,构筑新能源的辉煌”,是他的质朴誓言。他带领团队研究多型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动力能源系统,为我国海军装备更远的航程、更快的航速、更灵活的机动性奠定了基础。“海洋有我、陆地有我、天空有我”,让在新能源中绽放光芒的先进电动力技术插上翅膀,装备到陆上领域,装备航空航天领域,是朱刚给自己和团队定下的新目标。
马晓东
1965年出生,初中文化
中船重工武船模具钳工技师,高级技师
他的成长经历是一名初中生成长为成果硕然、受人称赞的技师的逆袭。他爱岗敬业,不仅能干、实干,还会巧干。人们称他:“马晓东是一个螺丝钉,总是钉在工程的最前沿,勇挑重担,永不言败”。作为三峡闸门“缝合”钳工,他要站在闸门顶端镗孔,克服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和恐惧,并以周期短、质量高受到业主好评。2008年,他参加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设备的制造、安装全过程,白天排练,施工只能安排在晚上,他利用排练空隙,见缝插针安排施工,保证了开闭幕式的顺利进行,得到了奥组委的高度称赞。
周德民
1973年出生,1991年技校毕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江山重工公司数控操作工
“我只是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给我那么多的荣誉,是鼓励我要继续努力。”他常警醒自己不能躺在荣誉簿上,一如既往地努力,一如既往地淡定。他走进数控加工领域,只是源于一次偶然,源于对新知识本能的好奇。他自学计算机软件和编程,并越来越痴迷数控加工,成为工厂善啃“硬骨头”的人。他独创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火箭炮武器制造的关键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达数百万元;由他主导的DNC项目,加快了企业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数字化工厂转变的进程。沉心钻研、刻苦执着,成就了这位深山里的技能尖兵。
黄旭华
1926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曾任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一代核潜艇总师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的一生,誓言无声,却又铿锵有力,一如他耄耋之年,如此谦虚评价他和“他们”,“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
张金麟
1936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工大动力工程专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选择了崇高的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虽穷此一生,也无怨无悔。”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普遍风范。有人说,“张总师的‘权威’,不在于他获得过多种高级别的奖励,也不在于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而在于他总能在重大问题面前果断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问题梳理清楚,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践证明,张院士,以其深湛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显著提升我国战略装备研制水平。他主持的某重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海基战略威慑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潘镜芙
1930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七○一研究所研究员知名水面舰船设计专家
他信奉“通百艺,专一长”,被尊为“导弹驱逐舰之父”,是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和新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护航编队指挥舰,被军方首领赞许“结束了中国海军只能在家门口转一转的历史”;他被国外专家称为“全武器系统专家”,在我国驱逐舰全武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由他任总设计师、有着“中华第一舰”美誉的“哈尔滨”舰为主的中国海军舰队访美时,被叹为“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第二次影响最大的事件”。
朱英富
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船重工第七〇一所所长航空母舰“辽宁号”总设计师
他是我国新型多用途驱逐舰和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总设计师。他主持研制的“中华神盾”舰,实现了我国水面舰艇从点防空到编队区域防空的跨越,从近海作战到具备高信息化远海协同作战能力的跨越;填补了我国海军中远海作战能力的空白,为我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的战略转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全面主持设计研制的技术工作,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一直做下去。”没有慷慨激昂之词,平静话语道尽千言万语、一世沧桑和毕生追求、隐姓埋名。
王振华
1935年出生,1994年因病去世1956年考入莫斯科航空学院,1962年留苏归来066基地科技委主任、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他是被誉为“神剑之魂”的航天专家,是填补国内空白的某新型航天型号产品总设计师。“我自愿为祖国为人民为党而留学。我要求从事军事工业的学习”。写在留苏预备生登记表上的这个理想,滋养了他的一生。1976年,为了梦想与信念,放弃了北京的繁华生活,选择了鄂西山沟的066基地。在人生的舞台上,他以赤诚之心、卫国之志,指挥演奏了一场堪称国内首创、航天之最的交响。哪怕病魔缠身,哪怕肝癌晚期,他带领设计人员完成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突破传统束缚的国内首创和航天之最。
张继超
1966年出生,1990年硕士毕业于哈工大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专业
中航工业通飞总工程师、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院所长
“既然选择了航空科研,就意味着你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担得起责任和使命”,他用自己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航空人。从事飞机设计研究近30年,始终致力于通用飞机和特种飞行器的研发,“让普通老百姓‘玩’上飞机不再是梦”一直是他追寻的目标。“传播飞行梦,实现中国梦,是我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他多年来一直不改的初心,也让他在“传播航空文化,实现飞行梦想”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王 炜
1970年出生,武汉大学进修工程硕士
中航工业航宇总经理助理
“实现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腾飞,推进航宇跨越式发展”是他不懈的追求。20多年来,他解决了航空救生领域大量的关键技术,使某弹射救生装置的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领先水平。他常说,国防的需要,空、海军的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为新一代战斗机研制出性能卓越的火箭弹射座椅,才是真正的“航空报国”的使命。在某新型飞机弹射救生装置立项论证过程中,他一系列独创的方案设想,使救生性能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局部超越英、美、俄发达国家。
胡胜云
1969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航天科工三江集团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他的成长之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绝无跌宕起伏的波澜,只有水到渠成的顺畅。透过平静的表象,依然能够看到一个激情四溢、敢于创新、不断进步、追求完美的青春缩影。他曾是三江集团最年轻的型号总设计师,先后解决了多个重大关键工程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在自主创新上大做文章,一个接一个的奇思妙想在方案中显现,有些技术属国内首创。一个月拿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竞标成功。拿到研制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期间他克服思维的阻滞等诸多困难,并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严 俊
1957年出生,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武船副总工程师,荣膺“船舶设计大师”称号
他常说思维需要叛逆,需要反思,需要质疑,需要追问,否则永远只能尾随和亦步亦趋。他是企业信息化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使武船在国内造船界率先甩掉了绘图,实现了计算机绘图。他带领武船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虚拟制造研究中心,创建了数字产品的柔性生产线,形成了舰船数字化研发能力,完成了我国第一艘面向设计制造的全三维XX数字样船的研制。2015年,他主持建设了我国唯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为主导的A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力推动了湖北省船舶及海工产业化发展。
李明勇
1973年出生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器传动专业博士毕业
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综合电力事业部主任
作为中国新一代船舶推进系统船用大容量推进变频驱动装置的主要负责人,国家重点装备型号和重大工程项目型号总师,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学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交通运输部评标专家、湖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他先后参与主持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攻克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大大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新一代船舶穿上“隐声衣”作出了突出贡献。“做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和“不服输,决不放弃”是他科研风格和做事做人的鲜明写照。
朱 刚
1974年出生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特种电池事业部主任
作为中国新一代动力电池研发的主要负责人,两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型号主任设计师,他为我国新一代动力电池装上更强劲的“引擎”作出了突出贡献。“献身海防,游弋海洋,构筑新能源的辉煌”,是他的质朴誓言。他带领团队研究多型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动力能源系统,为我国海军装备更远的航程、更快的航速、更灵活的机动性奠定了基础。“海洋有我、陆地有我、天空有我”,让在新能源中绽放光芒的先进电动力技术插上翅膀,装备到陆上领域,装备航空航天领域,是朱刚给自己和团队定下的新目标。
马晓东
1965年出生,初中文化
中船重工武船模具钳工技师,高级技师
他的成长经历是一名初中生成长为成果硕然、受人称赞的技师的逆袭。他爱岗敬业,不仅能干、实干,还会巧干。人们称他:“马晓东是一个螺丝钉,总是钉在工程的最前沿,勇挑重担,永不言败”。作为三峡闸门“缝合”钳工,他要站在闸门顶端镗孔,克服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和恐惧,并以周期短、质量高受到业主好评。2008年,他参加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设备的制造、安装全过程,白天排练,施工只能安排在晚上,他利用排练空隙,见缝插针安排施工,保证了开闭幕式的顺利进行,得到了奥组委的高度称赞。
周德民
1973年出生,1991年技校毕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江山重工公司数控操作工
“我只是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给我那么多的荣誉,是鼓励我要继续努力。”他常警醒自己不能躺在荣誉簿上,一如既往地努力,一如既往地淡定。他走进数控加工领域,只是源于一次偶然,源于对新知识本能的好奇。他自学计算机软件和编程,并越来越痴迷数控加工,成为工厂善啃“硬骨头”的人。他独创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火箭炮武器制造的关键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达数百万元;由他主导的DNC项目,加快了企业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数字化工厂转变的进程。沉心钻研、刻苦执着,成就了这位深山里的技能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