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文言文(包括古诗词)在我市中考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精讲多学教学模式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学生在谈论学习语文时,有一句流行语:“中学学语文,最怕文言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考试没几分。虽是笑谈,但也折射出当前中学学习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学生对留下的名章精名不仅毫无钦慕之意,更视其为畏难,无人问津。使之患上“文言文恐惧症”,探究其根本原因地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所必须的知识点,教学环节也是“读、译、背、考”模式化教法,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已产生一种恐惧,甚至抵触(厌学)的情绪。这种状况主要缘于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还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目标是直指考试,这种功利性目标的设定,导致课堂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不允许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与考试无关的学习资料。它主要表现为:⑴教师重字词理解,轻文章诵读。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学习时格外吃力,常为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所困惑。于是,教师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很少留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⑵教师重课文分析,轻情感感悟。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教师中往往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做法,就是按照现代文的教学方法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这种教学方式把一篇完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索然无味,而没有注意利用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去学习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⑶重教师传授,轻学生自学。 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知沿用了多少年。学生本来就看不懂文言文,兴致不高,而教师又不能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对文言文一味串讲、直译,以致学生只会消极等待,被动学习。⑷重课内知识,轻课外联系。大部分教师对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极其重视,花了大量的时间精讲细讲,练习的设计也是殚精竭虑,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做固然是好事,但仅仅这样做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已掌握了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
二、文言文教学陷入误区根本原因还在于考试的影响。文本改了,课标变了,只有考试的方式没有变,还是只能通过考试来衡量每个学生和老师,所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没有变。教师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新课标下的新文化,所以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就永远谈不上。⑴ 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师迷信“标准答案”由于考试方式没变教师就迷信“标准答案”,致使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也经常依赖平常积累的背默的知识来应对。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有“往来无白丁”、“白丁”的句子。这里标准答案为“平民”,学生答“无文化的老百姓”也算错。这种现象在当前教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性。⑵过分强调语法和规律。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知识点过难的现象,有些文言文的知识点,比如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都应在高中阶段深入学习,部分教师没有去认真阅读、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就想当然的在课堂上讲授这些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掌握。结果让学生大眼瞪小眼,越学越糊涂。
一、教师要精讲,不要多讲。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文言文学习内容的复杂性,但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这样,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精心选择讲授重点,讲授的重点在精不在多,或词、或句、或感情......尽管从一篇课文来看,许多知识点好像遗漏了,但由于每篇课文的讲授重点都经过精心选择,众多不重复的点,便构成一个完整的面,不致造成学生知识的残缺。
二、学生要多学,不要只学考点。这里“多学”指除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多学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知识和文言文故事。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除了考试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记载着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作为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起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许多学生一看到这拗口难懂的文字就望而生畏了。这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树立文言文并不难学和信心。
三、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朗读。课堂上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具体授课中可采取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自己默读、抽个别学生读、让学生比赛读、全体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四、熟读成诵,积淀语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语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指导学生把诵读课文一一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能在运用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时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们贮存了许多可以借鉴,可供取用的东西,需要时随手拈来,虽不至于“七步成诗”,而“出口成章”是有可能实现的,对日后独立阅读文言文作品裨益甚大。而这一切,仅仅通过教师分析、讲解是不可能得到的。
作为初中生,背诵应该逐步减少机械记忆而学会理解记忆。因此背诵应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初中生学生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不仅要帮助学生释难解惑,更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不再怕学文言文,转而爱上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精讲多学教学模式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学生在谈论学习语文时,有一句流行语:“中学学语文,最怕文言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考试没几分。虽是笑谈,但也折射出当前中学学习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学生对留下的名章精名不仅毫无钦慕之意,更视其为畏难,无人问津。使之患上“文言文恐惧症”,探究其根本原因地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所必须的知识点,教学环节也是“读、译、背、考”模式化教法,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已产生一种恐惧,甚至抵触(厌学)的情绪。这种状况主要缘于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还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目标是直指考试,这种功利性目标的设定,导致课堂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不允许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与考试无关的学习资料。它主要表现为:⑴教师重字词理解,轻文章诵读。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学习时格外吃力,常为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所困惑。于是,教师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很少留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⑵教师重课文分析,轻情感感悟。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教师中往往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做法,就是按照现代文的教学方法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这种教学方式把一篇完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索然无味,而没有注意利用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去学习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⑶重教师传授,轻学生自学。 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知沿用了多少年。学生本来就看不懂文言文,兴致不高,而教师又不能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对文言文一味串讲、直译,以致学生只会消极等待,被动学习。⑷重课内知识,轻课外联系。大部分教师对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极其重视,花了大量的时间精讲细讲,练习的设计也是殚精竭虑,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做固然是好事,但仅仅这样做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已掌握了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
二、文言文教学陷入误区根本原因还在于考试的影响。文本改了,课标变了,只有考试的方式没有变,还是只能通过考试来衡量每个学生和老师,所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没有变。教师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新课标下的新文化,所以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就永远谈不上。⑴ 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师迷信“标准答案”由于考试方式没变教师就迷信“标准答案”,致使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也经常依赖平常积累的背默的知识来应对。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有“往来无白丁”、“白丁”的句子。这里标准答案为“平民”,学生答“无文化的老百姓”也算错。这种现象在当前教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性。⑵过分强调语法和规律。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知识点过难的现象,有些文言文的知识点,比如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都应在高中阶段深入学习,部分教师没有去认真阅读、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就想当然的在课堂上讲授这些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掌握。结果让学生大眼瞪小眼,越学越糊涂。
一、教师要精讲,不要多讲。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文言文学习内容的复杂性,但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这样,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精心选择讲授重点,讲授的重点在精不在多,或词、或句、或感情......尽管从一篇课文来看,许多知识点好像遗漏了,但由于每篇课文的讲授重点都经过精心选择,众多不重复的点,便构成一个完整的面,不致造成学生知识的残缺。
二、学生要多学,不要只学考点。这里“多学”指除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多学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知识和文言文故事。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除了考试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记载着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作为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起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许多学生一看到这拗口难懂的文字就望而生畏了。这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树立文言文并不难学和信心。
三、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朗读。课堂上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具体授课中可采取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自己默读、抽个别学生读、让学生比赛读、全体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四、熟读成诵,积淀语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语文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指导学生把诵读课文一一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能在运用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时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们贮存了许多可以借鉴,可供取用的东西,需要时随手拈来,虽不至于“七步成诗”,而“出口成章”是有可能实现的,对日后独立阅读文言文作品裨益甚大。而这一切,仅仅通过教师分析、讲解是不可能得到的。
作为初中生,背诵应该逐步减少机械记忆而学会理解记忆。因此背诵应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初中生学生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不仅要帮助学生释难解惑,更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不再怕学文言文,转而爱上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