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知行合一”思想的创新及其取向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知行合一”思想是对我国古代“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和批判,代表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和“生活德育”论。这些思想对研究生德育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我国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很大程度上将德育缩水为纯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要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关键词:知行合一;知行脱节;研究生;德育;创新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25-03
  
  一、当代研究生“知行合一”德育思想创新的价值
   (一)研究生德育中“知行脱节”的问题要求“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的创新
  1、“知行脱节”的表现
  在我国研究生的德育建设中,“知”与“行”脱节的表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一种表现,也是高校德育长期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们习惯地将德育纯粹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和知识的教育,注重了德育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对研究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导致“知”与“行”不能统一。我国研究生“知”“行”脱节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知识群体,他们成熟和理智,大多人都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
  (2)在自身修养方面。当代研究生注重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追求“高”“大”“全”,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缺乏“慎独”的精神,不注重从小事做起,甚至忽视校园道德与社会公德。
  (3)在道德认识方面。当代研究生大多具有道德意识的清晰度和较准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甚至没有去实施相应道德规范认同的行为,当自己的切身利益与道德观念相矛盾时,更是会出现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相悖的举动。
  (4)在学术创作方面。高校强调研究生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论文的档次,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生专业教学质量与科学研究成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但还是有很多人往往经不住严格的考验,在功利主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下随波逐流,在学术创作上弄虚造假,缺乏严谨的学术作风。
  (5)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向往人际和谐,追求优良的人际关系网,但是在功利主义的不良因素影响下,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造成人际关系的不纯和功利化倾向,诚信缺失现象也大量存在。
  2、“知行脱节”现象带来的困境
  一直以来,我国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个困境就是,我们的研究生熟读思想道德知识,熟知各种道德规范,但是由于很少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没有对道德知识与各种道德规范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没有能够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的要求落实;只掌握了从实践而来的道德知识,却没有将道德知识渗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研究生德育的这一困境实际上正是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 片面强调“知”的一面,忽视了“行”的环节,在实践中往往使道德变成了在课堂上谈论的东西,而不是需要身体力行的东西,导致了现代研究生德育成了一种抽象的、虚假的德育,并正在丧失存在的热情与活力。
  (二)研究生德育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的创新
  我国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的25年来,研究生招生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培养了大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研究生正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的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研究生在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及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研究生的政治立场、专业水平、道德水准、工作能力、精神风貌等,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如此,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党和学校工作的重点,并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然而,在21世纪的背景下,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知行脱节现象已渗透到研究生的各种学习工作生活中。因此,无论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能够强烈感受到对研究生德育思想研究的呼唤和渴求。
  二、当代“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及其合理性
  当代“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渊源于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一般认为,“知行统一”是儒家传统伦理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具体体现了儒家伦理实用理性的品格,[1]强调学思结合,道德践履与个体修养的过程一致性。
  1、孔子的“知行”关系思想
  孔子主张知行结合,他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算熟读书本知识,如果未能付诸于实践,学了也没用等于没有学;相反,“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政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是说敬重德行而不看重外表的人,就算没有真正学习过也能够孝顺父母,辅佐君王,与朋友诚信相待。[3]
  2、朱熹的“知行”关系思想
  在朱熹看来,知与行是不可简单分离的,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4]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活动相互感应,从而使受教育者自我觉悟的过程。“圣贤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5]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了导引的辅助作用,学生的真正德行的培养,还必须靠学生自己觉悟,自己付诸实践。
  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是明确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的第一人。他的“知行合一”学说,不仅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也属于纯粹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的范畴。他的“知行合一”是指道德实践活动中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不是指知行概念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知与行只是在观念层次上的差别,二者在内容上是相互包含的。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与行”构成了“心”的外显发动的两种意向:凡是指向他自身的所谓自觉的意向,便是知;凡是指向他之外的意向,就是行。知与行不再具有主客观分界的涵义,仅仅区别在于意志的指向。[6]
   (二)古代“知行合一”思想的局限性
  传统道德教育“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研究生笃实重行的德育价值观是强有力的,对于当代研究生“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的“知行合一”思想也有其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其所指的道德知识主要指道德价值知识,一方面,这种知识是依据现实政治的要求来框定的,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具有某种确定的先在性,是不需证明的理论前提。如人们只要准确的认知、学习“三纲五常”的知识,按其规则行事,就达到了知行统一的要求。因此,这种知识不仅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经验性,而且这种过于世俗化的知识倾向从根本上妨碍了它对道德本体意义的追寻,一旦离开道德本体的整体关怀,无论是道德知识,还是道德实践都有可能陷入盲目性。[7]
  三、当代研究生“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的创新
  (一)辩证唯物主义“知行合一”观思想
  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并把学校德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系统工程,提出了很多关于德育中“知行”关系的重要论述。
  1、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是现代对“知行合一”学说内涵的最深刻的揭示和创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8]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克服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局限性,从客观上揭示了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提出了解决当代研究生“知行脱节”困境的方案,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但要进行第一个层次的循环,而且要第二个层次的循环乃至于更高层次的循环往复,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知识青年成长的正确道路问题。江泽民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9]
  这些真正是对研究生发展的殷切希望,是“知行合一”学说内涵的具体体现,更是对研究生德育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德育”论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以德育人的典范,他的生活德育理论是建立在其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一方面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先进理念,并在对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创立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很多都继承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但是,陶行知克服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唯心主义的部分。他批判王阳明说:“阳明先生虽然提倡知行合一,但是不知不觉中仍旧摆脱不了传统的知识论的影响,又误与良知之说,所以一再发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论。”[10]
  1、具有浓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色彩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克服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唯心主义,具有浓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色彩。他强调“行是知之始”,生活决定德育,生活发生变化,德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德育对生活又有反作用,能促进生活向前向上的变化,使德育为促进社会发展,谋求人民幸福服务;强调“生活德育是大众的德育,大众自己的德育”。[11]
  2、德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2]显然,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德育是死德育。研究生学习美德不能从什么是美德开始,学习诚实不能从什么是诚实开始,培养美德要从生活出发,要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感悟美德,培养美德。
  3、德育引导生活,回归生活
  陶行知强调德育从生活开始,还强调并不是说德育高于一切生活,而是要用美好的生活引导一般的生活,使人过上善而美的生活。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并不意味着德育等于生活,也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要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13]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强调德育要做到“教学做”的统一,重视“行——知——行”的过程,这对于研究生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当代研究生“知行合一”德育思想的取向
  (一)“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发挥研究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1、要重视研究生的主体性
  主体参与道德实践的角度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最基本的特征,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知与行都是个人的自觉活动。在现代德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中,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客观上相对处于一种受支配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的。以道德知识传授为特征的现代研究生德育强调教育者按道德知识和规范的逻辑体系系统地传授给研究生道德知识,至于这些道德知识能否被研究生们转化为行为,则不再既定任务之内。学校德育最本质的特点反映在人的要素上,是以育人为中心的,并且德育的各个环节都是人的活动。因此,必须把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作为德育工作的原则。
  2、发挥研究生的“四自”作用
  “知行合一”首先是实践活动中自觉之知于意念显发之行的一时并在性,其次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都要求自觉之知与推行之知一时并在。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结合研究生的特点,要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控制”的作用。[14]加强研究生群众组织建设,保持研究生自我教育的活力;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助”(兼助教、助管、助研)活动,[15]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养。
  (二)“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加强实践环节的作用
  加强研究生德育关键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充分注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行”的因素,真正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加强实践环节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积极稳妥的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开展实践活动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坚持以科技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原则。[16]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应该面向迫切需要人才和技术的“老少边”地区,面向中小城镇企业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医院,利用研究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不同学科研究生组成科技、文化小分队,利用假期为民服务等。研究生德育的开展脱离了实践活动,必然成为空洞的道德说教,道德教育也成了徒劳无效的形式主义。
  (三)“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的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所谓外化,是指教育者将个体的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的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并将个体品德转化为社会意识的过程。[17]内化是基础,没有内化,就谈不上外化,内化的思想意识如果不能体现在行为之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研究生在掌握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要求以后,必须付诸于实践,只有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说真正体会到道德规范的内涵。
  总的说来,在研究生德育建设中,“知行合一”是一个基本的取向,任何以为只要解决了“知”的问题,“行”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的想法,都只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研究生德育必须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又回到实践;必须参与道德的实践,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渗透到实际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4][7]张雷声,梅荣政,钟明华.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9;129;130.
  [2][3]张玲,康风琴.论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96;3.
  [5][8][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3;244;119.
  [6]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3.
  [10][12]陈善卿,张炳生,辛国俊.生活德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650.
  [11][13]高德胜.知行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8.
  [14][15][16]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6;117;121.
  [17]欧兵.高校青年德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67.
  
  
  
  
其他文献
阎连科执着于耙耧地区苦难的书写,他出版与2003年的小说《受活》同样也不例外。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上个世纪末阎连科的长篇巨著《曰光流年》的影子,虽然作者力图
摘 要:“五四”时期汉语书面语发生了深刻变革,五四白话文运动瓦解了文言对汉语书面表达的长期统治,将白话确立为新文学乃至所有现代汉语书面语书面表达领域的语言形式。本文在梳理汉语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五四前后汉语自身及与英语等印欧语的有关语法现象,对五四以来汉语中的欧化语法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描述了五四以来汉语的欧化语法现象产生的确切含义、产生背景及对汉语语法的影响,从而为解决汉语语法自身出
摘 要:教师话语质量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及Leech的礼貌原则为指导,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课堂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礼貌理论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礼貌策略;礼貌原则;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2-119-02  
摘 要: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单一的只注重陈述性知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学习不仅要积累丰富的基本知识,还要提高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就要善于构建语文学习的基本图式,把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关键词:语文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转化 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23-02    近年来,语文的新课程改革一直没有
在2006年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龙门加工中心等大型展品明显增多,在五轴联动、高速化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成为这次展会引人关注的亮点。本次展会共展出龙门加工中心和数控龙门镗
本文主要介绍了FANUC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通过使用编码器反馈来计算进程,并且应用模拟电压控制变频调速器构成快速送料的控制装置,以及通过编码器实现多角度定位。阐明了该装置
引言机床的润滑主要是为了充分、有效地润滑机床的导轨和丝杠,使机床更有效地工作,减少磨损。目前我国现有的数控机床大多采用手动润滑或定时润滑两种方式。手动润滑费时费事,而
自适应控制技术是控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在航天飞行器、巡航导弹、船舶自动驾驶中,用于控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例如重心、阻力、
水利工程建设有周期长、资源消耗庞大,废物产生多等诸多特点,从而影响范围广,并有一个长期的和不可逆的过程,为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大气和固体废物管理,以尽量减少对周
当今的金属加工液配方设计师要求原料处理方便且相对安全.具有多功能特点并且适中保持高品质。CORRGUARD^TM-95(2-氨基-2-甲基-1-丙醇及5%的水)就具有这些品质,是一种多年来成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