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浅论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存在的原因、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民创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使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多年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仍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农民现状仍不容乐观。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的思想观念落后,严重阻碍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农民创业创富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现状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地区仍存在“一多一少、一大一小、一差”现象。
  1、外出打工的多。由于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剩余劳动力在本地不能有效利用,许多农民为了避免创业风险,往往选择外出打工,如我县一些乡村75%以上的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根本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影响了本地创业创富的发展。
  2、想创业的少。由于受传统观念、文化水平低等多种原因的限制,农村创家业的百姓不多。大部分农民受传统农耕思想束缚,守土恋家观念较重,满足于“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生产生活方式,经商意识淡薄,缺乏投资意识和大胆创业精神。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民小农意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传统思想还根深蒂固,传统文化形成的价值观念表现得特别突出,这已经成为农民创业的重要障碍。
  3、科技盲点大。欠发达地区农民由于受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与外界交流少,而外界对欠发达地区科技指导覆盖面也很小,相当一部分农民无从了解市场行情和专业技术知识,创业技能和本领无法练就。同时,一些有发展基础的人也感到科技知识缺乏,创业有心无力。
  4、创业规模小。欠发达地区农民因受文化水平、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创业仅仅限于农产方面,诸如养猪、养鸭、养鱼等小打小闹。除此之外,由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往往一场小小的灾难便可使农民创业者破产,致使一些创业者往往碰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缺乏持之以恒的创业信心。
  5、创业环境差。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创业创富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诸如资金、技术、交通等各方面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因此农民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筹资难、交通难、找市场难、获取政府支持难等。
  
  二、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存在的原因
  
  以上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根源在“五不”。
  1、思想观念不新。目前,在欠发达地区农民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小农生产意识,存在着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存在着小事不愿做,大事又不敢做、做不来的懒惰畏难意识,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农民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不高,在很多时候,虽然有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多数农民难以掌握创业所必需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技术,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所以不敢去实践。
  3、创业融资不易。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势必受技术、资金、信息以及管理经营能力的制约,而其中90%的农民认为资金问题是当前创业的最大困难。在有些地区,专门为农民创业发展进行投融资的中介机构几乎是空白,农民向农村信用社进行担保贷款,手续复杂、令人望而却步。
  4、城镇化进程不快。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创业。有的乡镇和小城镇发展滞后、起点低、规模小、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还不够突出,从而导致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配套服务能力弱,影响了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降低了农民在非农产业创业的机会。
  5、创业氛围不浓。从总体上看,欠发达地区创业氛围与温州、苏南等地相比差距较大。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他们不想创、不愿创、不敢创、不会创。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农民兄弟思想上的羁绊,也有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提倡全民创业创富的今天,如何激发农民兄弟的创业热情,政府如何引导农民兄弟创业创富,值得思考。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度,是社会改革的动力、经济发展的源泉。农民要想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就必须革除旧思想、旧观念,冲破思想禁锢,改变不良的生活习俗,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要在全民创业的浪潮中学会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用超前的眼光看待问题,抢抓机遇,敢想敢干,通过不懈奋斗拼搏,逐步实现事业的辉煌。
  2、弘扬创业文化,增强自主创业信心。自主创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想创业”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使农民树立创业意识;要通过总结各类创业典型,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学习他们的创业经验,从而增强创业的信心。从创业成功者的经验看,开拓进取、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十分重要。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省十大创业先锋卢国平,曾是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99年起,他通过转租鄱阳湖边常年受水害、乡亲们不愿耕种的耕地发展规模种养,到2003年,他栽种的水稻面积达到了5000亩。尝到了科学种田甜头的卢国平,现在已承包农田16000多亩,创办了南昌县首个农业示范园,成立了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年创纯收入180万元。由此可见,只要想干、肯干,就能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3、加强学习,增强技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拓宽门路,才能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农民要安下心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如自学、接受培训、实地考察锻炼等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从而活跃思维,获取致富信息,掌握创业技能,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从而获得事业成功、实现发家致富。
  4、构筑平台,放大吸纳投资的集聚力。当前,农民创业最缺的就是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各级政府一方面可将农民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小城镇软硬件环境,使小城镇成为农民创业的理想场所及创业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小额农户联户联保贷款,畅通融资渠道。要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民创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农村金融主导力量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在促进农民创业中必须找准自身市场定位。各级政府也要积极为兴办农民创业担保机构创造必要条件,有的地方可考虑建立农民创业融资的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全民创业的支持作用。○
  责任编辑 晏蔚青
其他文献
从个人和家庭特征、经济收入、制度政策三个方面选取变量,对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经营户的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台中市都市计划下的土地重划与土地征收、人口计划下的人口密度与人口流动、人口计划与劳动就业、人口计划与土地开发、住宅开发等关系。研究
运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2000~2015年渭河流域陕西段39个县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结合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时空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