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卫星导航、新能源、新材料、工业自动化等33个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了近1500多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多亿元,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高技术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好形势,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通过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与环保等领域重点建设了2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了243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带动社会投资142.4亿元,并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在行业排头兵企业建立了25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骨干队伍。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
  一是有力地引导和支撑了我国移动通信、软件、微电子、生物制药、卫星应用、新材料等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壮大。
  二是有力促进了TD-SCDMA、WAPI、基因药物、光伏技术、抗虫棉、大型复杂工业控制技术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培育了数百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高技术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为做强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有效地引导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投入,统计表明,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数量仅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34%左右,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发明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均占到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0%以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正在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五是有效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形成了北京、广州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深圳、大连等五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石家庄、长春、深圳等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同时,武汉与长春光电子产业、上海微电子产业、西安阎良航空产业、上海航天产业基地也得到快速发展。
  六是有效地推动了产学研的结合。统计表明,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7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共建了一批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践证明,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核心环节,对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群体,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已达1.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97%;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总额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分别达到5.3万亿元和2815亿美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以上。预计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6.3亿元和3500亿美元,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全球高技术产业面临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科技创新呈加速趋势,技术升级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全球高技术产业正进入更加依靠创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受到来自技术标准、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我国为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机遇和挑战,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决策,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开展高技术产业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包括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和完善生物、集成电路、软件、数字电视等产业政策,为高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把高技术产业化和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代表的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部署。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将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辐射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重大专项的支持力度,一是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20个左右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1000项以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循环经济、海洋等高技术产业化的九大领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以发展特色高技术产业为切入点,以促进具有区域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链和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择优实施一批对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一是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以及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启动建设12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完善提高50个已有国家工程中心的能力,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四是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技术产业化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是贯彻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更快发展,一定能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摘自在深圳第九届高交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授牌大会上的讲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