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栅

来源 :城色city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满地的落叶总是让人不自觉地陷入某种沉沉的回忆。而这回忆的源头或许只是你曾经驻足过的某个古老街角,只是曾在街头巷尾相视而笑的陌路,只是旅行路上偶遇的心仪物件,只是……
  “走,带你去内联升量脚做双鞋。”
  “听过量体裁衣,还真没见识过量脚订鞋,靠谱吗……”
  秋风袭来,一个寒颤。站在人群熙攘的泉城古街一隅,此刻,我念及的却是老北京城南历经沧桑的繁华古街——大栅(shi)栏。


  大火未烧尽,春风吹又生
  1900年6月16日,一场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烧毁了大栅栏周边十几条街四千多家店铺。而今的大栅栏已看不出大火烧过的痕迹,穿行在其中的游人也未必了解那段历史。
  “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该街东起前门大街,西抵煤市街,全长近300米,街道狭窄,两侧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终日人流于此,热闹非凡。旧时曾有“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游”的美誉。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发生在它们中间的“城南旧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
  而当时火烧大栅栏儿,也并非义和团的一时兴起。正当大栅栏繁荣发展的时候,1897年,德国派军队强占了山东的胶州湾,义和团运动从山东迅速发展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当时大栅栏街路北有一家德国人开的“老德记大药房”,店主虽然已经把店名中的“洋”字改成“大”字了,但是店中还在继续出售洋药,这引起了义和团的极大愤怒。因此,他们围住了大栅栏老德记大药房,一个团民带着引火之物进入店内,不一会儿,大火从店内烧了起来。由于当时街面上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又都是木结构的,大火迅速向四周蔓延。
  复原民国初期风貌,大栅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大栅栏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而大栅栏的由来,则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据清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雍正七年批准的外城栅栏440座,乾隆18年批准的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内栏196座。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逐渐成为这条街的名称。
  过去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做“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大栅栏是古老北京中心地段的一条繁华商业街。如今,走过风雨沧桑的大栅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它不仅记录着老北京商业兴盛的城南旧事,更开启了北京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篇。


  遗世独立的百年老字号
  “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一句老北京民谚,道出了大栅栏自古而来的繁华劲儿,同时牵扯出老北京心底对前门那一抹浓重复杂的情致。
  如今我再循着浓重的京味儿来到这“城南旧事”的入口,在青条石的路面上、在翻新的“茶馆”和“老店”里,看着保留了明清老北京特色的砖瓦墙灰、备受期待浪漫怀旧的当当车,细数遗世独立的“百年老字号”。
  谦祥益
  北京著名的“八大祥”之一。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40年)。谦祥益以专营丝绸和丝绸制品为特色,商品分为丝绸面料、丝绸服装和丝绸工艺品三部分。丝绸面料中,真丝、绫、罗、绸、缎、纱、绢、绉、纺等,各种裤缎、裤锦、金边绸、龙缎、织锦缎、花素软缎等等品种齐全,形成系列且皆为精品,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全聚德
  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在百余年里,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瑞蚨祥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于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百余年来“瑞蚨祥”始终贯彻“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宗旨。主要经营丝绸、呢绒、棉布、皮货、中式服装及制作等。个性化制衣是“瑞蚨祥”传统特色,从选料到成衣制作始终是“一条龙”服务,在遵循传统制作技艺的镶、滚、拼、盘、贴、荡等的同时,又增加了手工刺绣等技艺,它选料精良、剪裁得体,滚边讲究,盘扣精美。


  张一元
  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一元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而著称。不但有京韵十足的茶座、茶艺表演,还经销茶文化书刊,向渴求了解茶道的顾客全面介绍茶的制作加工等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传播茶文化的窗口。
  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联升
  内联升鞋店始建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自朝靴起家,以制作销售千层底手工布鞋驰名中外。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够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继承了传统民间的工艺,精选纯棉、纯麻、纯毛礼服呢等天然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是名副其实的“工精料实”。
  京味里的海派驰名
  大栅栏曾是老北京三大商业区之一,巅峰时期商贾云集,老字号多达上百家,一度形成“谁向正阳门上坐,数清来去几多人”的景象,如今修缮后的新前门大栅栏不单是中华老字号振兴基业的宝地,更是民族名品牌奔向世界,世界名品牌进驻中国的“前门天街”。
  吴裕泰、周大生、爱慕、江南布衣、哈根达斯等时尚品牌在SOHO中国的倾力运作下,纷纷入驻“天街”。世界级商业品牌普拉达、阿迪达斯、卡地亚、路易威登、古奇、苹果等也对新前门表现出加盟的兴趣,前门的商业在根深蒂固的京韵托衬下愈加明媚。
  少了昔日的吆喝声,整条街更像是高端的消费步行街,景象日渐国际范儿,俨然已不仅仅是北京的前门,而是中国的前门,中华民族的前门。大栅栏丢掉了“宵禁”的规矩,却成就了老字号的传承。中华民族商业品牌精华与世界著名商业品牌文化在这里交融,世界最具文化与商业魅力的特色商业街区崭新亮相。
  尽管修缮后的大栅栏多了更现代的气息,但京味儿文化不会离我们远去,走在青条石铺就的大街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红墙绿瓦,有轨当当车,还有那些历史悠久的醒目招牌。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欲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正如《前门情思大碗茶》中所表达的情怀一样,老北京对于前门大栅栏的所有,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关注与期待,平民的“京”气神,依然回味悠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