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央视春晚眼花缭乱的表演还历历在目,尤其是今年无人机、机器人、全息投影等一波黑科技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继去年央视春晚上29架大疆无人机亮相后,今年零度智控50架无人机出现在毛阿敏、张杰演唱的《满城烟花》节目中,演绎了一场“满城烟火”的科技美景。此外,北京时间2月6日,在被称为“美国春晚”的超级碗中场表演上,Lady Gaga登台献艺,她的背后竟然出现了300架无人机……
然而,现实中的无人机行业远没有舞台上的风光,比如如何安全地飞行就是个头疼的问题。2月3日,深圳机场附近发现不明升空物飞行,致部分航班受影响,而四川绵阳机场、浙江萧山机场最近出现了类似事件。网上还流出有人用无人机捆绑烟花在高压电线边上穿行的危险动作。感受不到风光的还有一些无人机企业。2016年11月9日,运动相机老品牌Gopro旗下Karma無人机上市仅16天就宣布将售出的2500台全部召回;2017年1月16日,众筹后一直跳票的Lily无人机宣布倒闭,而国内也传来了两家知名无人机厂商亿航与零度大幅裁员的消息。显然,不是所有无人机产品的前景都很美好。消费级无人机的航拍需求不是大众刚需,市场空间增量是有限的,市场比概念普及要慢一些,也就是说供需关系还不平衡,而且技术瓶颈也导致了行业基本功能配套的不完善,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使得品牌商进行规模缩减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看似平静的无人机市场早已暗潮涌动。公开报道显示,先是美国无人机老大3D Robotics彻底退出无人机硬件市场,就连GoPro进军无人机市场也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旗下Karma无人机上市不久就宣布将售出的2500台全部召回,理由是“少数用户反馈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掉电失速的状况”。近期,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排名第三的玩家Parrot也抵挡不住来自竞争对手的猛烈攻势,宣布进行大裁员。
参与者越来越多 竞争差异化凸现
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市场空间虽然不大,但入局的玩家众多,参与热情也异常高涨,这背后离不开资本的催化。红杉资本创始人Michael Moritz甚至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大势所趋,几十年后,无人机会像火车、汽车一样普遍。正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像臻迪、零度这样的无人机制造商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2016年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另一方面,无人机的前景也被巨头看好。从2016年初开始,巨头纷纷将触角伸向了无人机领域。
2016年5月25日晚,被雷军称为“蜻蜓”的小米无人机首秀直播,尴尬的是,“蜻蜓”在夜空中飞了不到两分钟就突然坠落。小米无人机走的是消费级路线,但从发布会就出现“炸机”事件,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和小米相比,腾讯无人机可谓姗姗来迟,其和零度联合发布的空影无人机以1999元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空影无人机的优势在于低价以及强大的微信分享端,社交出身的腾讯也给空影注入了强大的社交功能。 京东则高调宣布将用无人机配送广大农村的订单。2016年11月,京东获得四省无人机批文,在政策上获得了相当大的突破。而且,在双十一的后一天,京东就已经在山西完成了首单运输,这也是无人机第一次在双十一的实际运用。据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86.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届时,该市场出货量将达到576万台,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其中行业应用出货量占比33%,实际由消费级产品创造的出货量不足386万台。同样是IDC的数据,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大疆的航拍无人机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零度智控与Parrot紧随其后,但考虑到零度智控被曝裁员,Parrot也宣布退出消费级市场,其他小型无人机公司更是难以为继,即使持续扩张,这个市场也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大疆之外的厂商。
但只要市场有前景可循,就从不缺差异化的玩家。为了抢占这块“蛋糕”,企业们纷纷拿出创新的产品、高新的技术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全力以赴。2016年,便携式无人机大爆发,飞马(J。ME)、雪莱特-曼塔智能(S6)、高巨创新(TAKE)、腾讯(空影YING)、零零无限(Hover Camera)、臻迪科技(Power Egg)、大疆创新(Mavic pro)、零度智控(Dobby)等企业均推出了体积小巧、轻便的无人机。
于是,在续航时间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舍弃部分功能,换取体积和重量上的便携,主打自拍、兼职航拍的低空便携无人机成为开拓极客市场外,打开普通消费者市场大门的钥匙。便携式无人机的另一个优势是,价格比较亲民。当年小米以千元機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推动智能手机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而在此前,便宜实用的功能机是大众主流产品,应用丰富的智能手机则被视为非刚需消费。同样,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想要真正做大,也迫切需要价格低、功能强大的杀手级产品来引爆。
资本催熟的无人机市场就像高峰期的地铁,车厢就那么小,想上车的人却排成长队。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持续演进的当下,已有品牌商开始从平台软件反攻突围。比如深圳的普宙无人机,推出了开放飞行平台1 N模式,其折叠技术也被多个无人机厂商先后带入自家产品中。在普宙看来,大疆是目前无人机市场上无可置疑的老大,但市场的发展规律绝不允许一家企业始终独占鳌头。
写在最后
很多难以为继,但又不至于破产关门的无人机公司选择了转型,行业应用成为无人机行业继消费级之后的下一个增长点,比如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植保无人机。目前植保无人机领域基本被极飞科技和大疆农业瓜分。数据显示,中国农民人均管理的耕地面积仅为7亩。这一数值在日本为27亩,而在美国则高达1445亩。在全球植保航空作业渗透率这一项,中国2%的数据,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今后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植保无人机会有很大市场。但是比起消费级产品,行业应用无人机更考验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运营等多方面实力。
然而,现实中的无人机行业远没有舞台上的风光,比如如何安全地飞行就是个头疼的问题。2月3日,深圳机场附近发现不明升空物飞行,致部分航班受影响,而四川绵阳机场、浙江萧山机场最近出现了类似事件。网上还流出有人用无人机捆绑烟花在高压电线边上穿行的危险动作。感受不到风光的还有一些无人机企业。2016年11月9日,运动相机老品牌Gopro旗下Karma無人机上市仅16天就宣布将售出的2500台全部召回;2017年1月16日,众筹后一直跳票的Lily无人机宣布倒闭,而国内也传来了两家知名无人机厂商亿航与零度大幅裁员的消息。显然,不是所有无人机产品的前景都很美好。消费级无人机的航拍需求不是大众刚需,市场空间增量是有限的,市场比概念普及要慢一些,也就是说供需关系还不平衡,而且技术瓶颈也导致了行业基本功能配套的不完善,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使得品牌商进行规模缩减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看似平静的无人机市场早已暗潮涌动。公开报道显示,先是美国无人机老大3D Robotics彻底退出无人机硬件市场,就连GoPro进军无人机市场也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旗下Karma无人机上市不久就宣布将售出的2500台全部召回,理由是“少数用户反馈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掉电失速的状况”。近期,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排名第三的玩家Parrot也抵挡不住来自竞争对手的猛烈攻势,宣布进行大裁员。
参与者越来越多 竞争差异化凸现
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市场空间虽然不大,但入局的玩家众多,参与热情也异常高涨,这背后离不开资本的催化。红杉资本创始人Michael Moritz甚至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大势所趋,几十年后,无人机会像火车、汽车一样普遍。正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像臻迪、零度这样的无人机制造商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2016年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另一方面,无人机的前景也被巨头看好。从2016年初开始,巨头纷纷将触角伸向了无人机领域。
2016年5月25日晚,被雷军称为“蜻蜓”的小米无人机首秀直播,尴尬的是,“蜻蜓”在夜空中飞了不到两分钟就突然坠落。小米无人机走的是消费级路线,但从发布会就出现“炸机”事件,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和小米相比,腾讯无人机可谓姗姗来迟,其和零度联合发布的空影无人机以1999元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空影无人机的优势在于低价以及强大的微信分享端,社交出身的腾讯也给空影注入了强大的社交功能。 京东则高调宣布将用无人机配送广大农村的订单。2016年11月,京东获得四省无人机批文,在政策上获得了相当大的突破。而且,在双十一的后一天,京东就已经在山西完成了首单运输,这也是无人机第一次在双十一的实际运用。据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86.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届时,该市场出货量将达到576万台,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其中行业应用出货量占比33%,实际由消费级产品创造的出货量不足386万台。同样是IDC的数据,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大疆的航拍无人机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零度智控与Parrot紧随其后,但考虑到零度智控被曝裁员,Parrot也宣布退出消费级市场,其他小型无人机公司更是难以为继,即使持续扩张,这个市场也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大疆之外的厂商。
但只要市场有前景可循,就从不缺差异化的玩家。为了抢占这块“蛋糕”,企业们纷纷拿出创新的产品、高新的技术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全力以赴。2016年,便携式无人机大爆发,飞马(J。ME)、雪莱特-曼塔智能(S6)、高巨创新(TAKE)、腾讯(空影YING)、零零无限(Hover Camera)、臻迪科技(Power Egg)、大疆创新(Mavic pro)、零度智控(Dobby)等企业均推出了体积小巧、轻便的无人机。
于是,在续航时间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舍弃部分功能,换取体积和重量上的便携,主打自拍、兼职航拍的低空便携无人机成为开拓极客市场外,打开普通消费者市场大门的钥匙。便携式无人机的另一个优势是,价格比较亲民。当年小米以千元機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推动智能手机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而在此前,便宜实用的功能机是大众主流产品,应用丰富的智能手机则被视为非刚需消费。同样,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想要真正做大,也迫切需要价格低、功能强大的杀手级产品来引爆。
资本催熟的无人机市场就像高峰期的地铁,车厢就那么小,想上车的人却排成长队。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持续演进的当下,已有品牌商开始从平台软件反攻突围。比如深圳的普宙无人机,推出了开放飞行平台1 N模式,其折叠技术也被多个无人机厂商先后带入自家产品中。在普宙看来,大疆是目前无人机市场上无可置疑的老大,但市场的发展规律绝不允许一家企业始终独占鳌头。
写在最后
很多难以为继,但又不至于破产关门的无人机公司选择了转型,行业应用成为无人机行业继消费级之后的下一个增长点,比如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植保无人机。目前植保无人机领域基本被极飞科技和大疆农业瓜分。数据显示,中国农民人均管理的耕地面积仅为7亩。这一数值在日本为27亩,而在美国则高达1445亩。在全球植保航空作业渗透率这一项,中国2%的数据,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今后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植保无人机会有很大市场。但是比起消费级产品,行业应用无人机更考验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运营等多方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