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灿烂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古诗是古典文化的精髓,其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成为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其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助其体会到古诗语言的韵味,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感知和体会。
  童年阶段是人类最好的记忆时期。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顺应儿童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二、感悟——尽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意会比繁锁的讲释要好得多。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形象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用娓娓动听的话语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美。教师可以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还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状。
  其次,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和各种教学媒体,将诗句描写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帮助学生读悟诗意。
  再次,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诗歌气氛,使人心驰神往。另外,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时空限制突破感强,诗意跳跃性大,给阅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想象,用“过电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
  
  三、体味——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通过体味,学生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学生,启迪了学生,从而达到了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悟,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手,更要动心,同时把作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感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去,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可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古诗文能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去营建21世纪的书香社会吧!
其他文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指导实际工作。近年来,灌云县伊山中学在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继扶同志的带领下,立足学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质量,伊山中学把教学质量看成是生命线、幸福线。学校围绕连云港市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在全体教师中积极推广“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成效。在县举行的相关评比中,伊山中学获
期刊
当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精品教师层出不穷,像魏书生,全国十佳班主任田丽霞等……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难发现,精品教师的突颖而出,何等艰难,究其原因无非是:    一、内涵不够深,完全没有或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成功的工作思路,工作仍在黑暗中摸索    解决途径之一:作为主管部门要为某个专业出色的教师与大市县甚至与省内外的相关专家牵线搭桥,这样“师傅领过门,修行靠个人”。  作为专业领域的教师,只
期刊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谈起“投资”,我们马上就会想起金钱,字典里对“投资”一词的解释是把资金投入企业。笔者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需要感情的投入,即情感投资,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充满真情。尤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不点儿,特殊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我们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这就是我对情感投资一词的粗略理解。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递信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及其对综合学科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和固有模式,对现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手段都造成了较大冲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具有自觉进行课程改革意识和理念的老师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教师对新课程所要求的新角色的适应问题就成为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持久展开的一个瓶颈。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新课程、新课标实施以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评
期刊
前天读到这样一则寓言:路边有一棵树,长得笔直笔直,枝叶很茂盛。一天,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它听到了虫子咬树干的声音,便对树说:“我要啄穿树皮,把里面的虫子捉出来。”树听后,不以为然,对这只鸟的好意不理不睬,并且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啄木鸟只好飞到别的树上找虫子去了。过了几年,这棵树虽然长得比原来粗壮了,但有些枝叶也枯黄了。终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这棵树拦腰折断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浮思联翩:
期刊
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最头痛的问题,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健康成长,左右着班级正确的发展方向。  本人通过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总结出了所谓的“后进生”特点:(1)不能遵守学校校纪校规和班级规章制度。(2)课上经常说话、做小动作,自己不想学习也不让他人学习,影响老师上课和其他同学听课。(3)课间大声喧哗跑闹,午休、晚睡影响同学休息。(4)作业不做,学习成绩差。(5)班上除了几个“哥们”之
期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自主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完全适应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原则。笔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这一模式,现将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基本流程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
期刊
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创新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必然趋势。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性教育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语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
期刊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期刊